梁山上唯一没有朋友的好汉:没人和他玩,就算生病到死都无人问津

品味红梦史说 2025-01-19 03:53:47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前言

初看《水浒》,为英雄豪迈气概赞叹不已,再读《水浒》,却隐隐约约感受一丝悲凉之意。

而青面兽杨志,这个命运多舛的汉子,他的一生,就算在如日中天的梁山泊,也未能摆脱“悲凉”二字。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会聚天南海北江湖人士,“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是人生豪迈的彰显,而同仇敌忾则是“忠义”二字的体现。

但回顾杨志在梁山泊的生涯,一直都没有几个贴心朋友,落得个病死也无人问津的悲惨结局,这究竟是为何?

1

杨志落草为寇,并非出于内心所想,更多的是对时势的无奈,也正是一次次戏剧化的经历,让这位血性汉子,逐渐成为“血性与奴性共存”的共轭英雄。

《水浒传》首次提及杨志,则是在第十回《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虽然未曾提及杨志姓名,但“之间山坡上转出一个大汉来”就已经为下回出场埋下了伏笔。

然而最为出名的则是《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智多星吴用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但杨志也非等闲之辈,不仅精明,而且相当警惕。

于是在他的建议下,押送生辰纲的队伍并未像之前那样清一色的官兵打扮,而是佯装成商队。

可最终为何在这场“智斗”中败下阵来?

不得不感慨杨志道高三尺,但奈何吴用等人魔高三丈。

杨志身为主要负责人,出了岔子自然首当其冲,但归根结底,杨志在这场“智斗”中输的并不心服口服,背后的梁中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表面上看起来,杨志是押送队伍的一把手,可奈何队伍里有梁中书派来检视自己的老都管。

此人是在狡猾,杨志军纪严明,他却趁机钻空子收买人心,和杨志明目张胆地作对,甚至说出倒反天罡之话:

“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

丢了生辰纲的杨志,人生当中最后一点被翻盘的希望彻底破灭,落草为寇却是他最为唾弃的选择,这究竟是为何?

主要还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的身份。

况且杨志武艺高强,只要能在官场中遇到伯乐,自己这匹千里马怎会不干出一番轰动的大事。

即便和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酣战,前者三十多个回合,后者五十多个回合,杨志依然不处于下风。

心气虽然高,但他却有高的资本。

年轻之时他应试过武举,并且出任殿司副使官,这可是保护当朝皇上的官职,常常活跃在皇帝面前,只要稳稳当当混下去,一定能出人头地。

2

当杨志在押送队伍中被蒙汗药蒙倒,至此他的仕途彻底葬送,升官之梦沦为幻想。

差事告破,杨志走到悬崖边上,但最终却没有选择一了百了,直至此时,光宗耀祖的想法仍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书中写出了杨志的内心独白:

“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这样看来,杨志的命运似乎与林冲颇为相似,可实际上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林冲为当朝官员所害,落草为寇是无奈之举。

更重要的一点是,“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号听起来响亮,但并没有什么实权,可杨志要是能一直稳稳当当的干下去,却充满无限可能。

即便后来上了二龙山,他也无法像林冲那样淡然,仍旧心有余悸,他不愿意“玷污”祖上的清白,不甘心落草为寇的宿命,这种想法会始终埋藏于他的心底。

梁山泊的众多好汉选择来梁山,是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也好,还是被吴用等人机关算尽也罢,至少来到梁山后官场之心逐渐隐退,沉浸在逍遥快活的生活之中。

杨志则不同,梁山泊所言之“替天行道”,杨志无法产生共鸣,多年的经历让他无法产生下层百姓那种铤而走险的决心和揭竿而起的勇气。

对他来讲,在梁山泊只是暂时的选择,并非最终的归宿,一旦有了做官的机会,他的“官瘾”又会油然升起。

杨志的这种想法,很容易就会被察觉,并且在征讨方腊一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3

当时的杨志身患重病,但仍然坚持在战场上,最终病死在军中。

有人认为这是杨志真正融入梁山泊集体的表现,是他和诸位弟兄心连心的彰显,如果有这种想法,笔者不会反对,但也不会苟同。

杨志为何如此拼命?不妨先来看看征讨方腊的背景。

当时在宋江的带领下,梁山泊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此前都是落草为寇的绿林,但摇身一变却成了朝廷的“正规军”,对于杨志而言,自己多年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

然而我们上面也说到过,当初在悬崖边上支撑杨志活下去的重要动力,便是“光宗耀祖”的使命。

到了此时,杨志的这种信念更为强烈,他也等到了兑现诺言的机会。

此时方腊起义浩浩荡荡,短时间内接连攻占睦、歙二州,陷衢州,横扫新城、桐庐、富阳各县,直指杭州,而朝廷便把征讨交给了梁山泊。

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之计,为何这样讲?

梁山泊兵强马壮,战斗力强悍,自然是征讨方腊的不二之选。对阵方腊,不论输赢,朝廷都不会元气大伤,且听我细细分析。

倘若输了,那梁山泊的兵马也够方腊喝一壶的,短时间内难以兴风作浪,而宋军便可以趁虚而入,将方腊起义军一网打尽。

若是赢了,也会让梁山泊实力锐减,日后不会再对朝廷产生重大威胁。

杨志不管朝廷作何想法,但他却清楚这是自己为数不多的机会,若能从战事中脱颖而出,封官加爵指日可待,这也是“奴性”的重要彰显。

既然如此,宋江作为梁山泊的领袖,其奴性的底蕴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带领梁山一百零八人走上了招安之路,集体做了朝廷的奴才,朝廷指哪打哪,东征西讨,让大多数人都丢掉了性命。

最为可悲的是,即便最忠实的弟弟——李逵,最终也在宋江的欺骗下一起“殉葬”。

那为何杨志仍无法和宋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连心”?

同样都有“奴性”,可二人心中所想却大相径庭。

宋江想为朝廷效力,一方面是想让自己留名青史,另一方面则是想让连山坡的兄弟们走上所谓的“正道”。

但对于出生名门的杨志来讲,他只不过将自己视做梁山泊的过客,所谓“忠君报国”他并不在乎,只要能有功绩来恢复家族往日的荣耀,他在所不惜。

结语

杨志的人格塑造颇为复杂,既有血性的彰显,也有奴性的体现,这类形象并非施耐庵塑造出的个例,在我国古典小说戏剧作品中广泛存在。

从更深层次来讲,这倒更像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的结合,墨家精神的核心乃“侠以武犯禁”,而儒家思想却提倡“温良恭俭让”。

两种思想相互碰撞,让古代作品中的很多英雄好汉,既有冲动的一面,也有服从性的一面。

有道是“冲动者,乃血性之外化;服从者,乃奴性之形成”。

在那个年代,不论是血腥还是奴性,都不能简单定义其为对或错,读者偏向哪种,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水浒传|论杨志:从英雄莫问出处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澎湃新闻 07-28 17:41

[1]邹尤.浅析《水浒传》中杨志的性格[J].雪莲,2015,(7X):48.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