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奸人害死时,为何十万岳家军却无动于衷?真实原因让人气愤

红尘的历史说 2024-11-14 04:51:20

宋朝绍兴十一年的深秋,大理寺的牢房内传出阵阵冤屈之声。一代名将岳飞,就此含冤而死。让人不解的是,这位曾率领岳家军在颍昌之战以500人大胜金兵十万的威武将军,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一、帝王心术:赵构的忌惮之心

绍兴四年(1134年)的一个清晨,宋高宗赵构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突然,一封来自前线的军报引起了他的注意——岳飞率军在颍昌大败金兵,斩首万余,收复六座城池。赵构放下军报,面露喜色,当即下令重赏岳飞。

可就在这一年冬天,赵构的态度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朝议论岳飞战功时,赵构一反常态,竟未对岳飞给予嘉奖。有大臣提出疑问,赵构只是淡然道:"功劳自有朝廷记载,不必过分张扬。"

这种态度转变并非偶然。绍兴五年,岳飞连战连捷,威名日盛。每当金人提及岳飞,无不谈虎色变。此时的岳家军,已然成为南宋最强悍的军队。正当岳飞准备一鼓作气北伐时,朝中却传出一道诏令,命岳飞暂缓进军。

绍兴六年春,一场密会在德寿宫举行。赵构召见了宰相秦桧,谈话内容无人得知,但从那以后,朝廷对岳飞的态度更加疏离。当年四月,岳飞奏请进兵中原,竟迟迟未获回应。

事实上,早在岳飞北伐之初,赵构就已经开始为岳飞的军事成就而忧心。公元1140年,岳飞在郾城大捷的消息传来,朝野欢腾,可赵构却对身边的心腹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功高震主,古来皆然。"

更让赵构难以释怀的是,岳飞曾多次提出要解救被金人掳走的徽钦二帝。绍兴七年春,岳飞在一封奏折中写道:"臣愿率军北伐,解救二圣归来。"这份奏折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

当时的赵构正是靠徽钦二帝被俘,才得以南渡称帝。若岳飞真能救回二帝,赵构的统治地位必将动摇。一位宫中老臣曾回忆,那段时间赵构经常独坐凝思,夜不能寐。

为了防止岳飞势力进一步壮大,赵构开始在朝中培植制衡力量。绍兴八年,他连续提拔了数位主和派官员。其中最受器重的就是秦桧,短短两年间,秦桧便从普通谏官升至宰相之位。

与此同时,赵构还采取了一系列削弱岳飞权力的措施。先是调走岳飞帐下大将王贵、牛皋等人,继而又分散安置岳家军各部。每当岳飞请战,赵构必定以"和议为重"推脱。

绍兴十一年,当金使完颜昌前来议和时,赵构终于找到了除掉岳飞的契机。他暗中授意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下狱。当大理寺官员李若朴为岳飞喊冤时,赵构甚至亲自下令,命李若朴即刻离职。

二、暗中布局:军权被刻意瓦解

绍兴九年(1139年)初春,岳飞帐下大将张显收到一纸调令,命他即刻带领麾下五千精兵驻守建康。这位曾在郾城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悍将,就这样被调离了主力战场。一个月后,岳飞的另一员大将王贵也收到类似调令,被派往淮西驻防。

这并非偶然。从绍兴八年下半年开始,朝廷接连发布多道调令,将岳家军的将领们分散各地。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仅半年时间,就有十余位岳飞亲信将领被调离原职。

更令人玩味的是军饷发放的变化。绍兴九年三月,朝廷改变了军饷发放制度。原本由岳飞统一调配的军饷,改为分区域直接发放给各部将领。表面上看是为了提高效率,实则暗藏玄机。一位当时的御史在奏折中写道:"军饷分发,名为便利,实则离心。"

绍兴九年夏,朝廷又下令重组岳家军的指挥体系。原本岳飞直接统领的中军主力被一分为三:前军、中军、后军分别归属不同将领指挥。这一决定直接打破了岳家军原有的指挥链条。

军队调度权的削弱也在同时进行。从绍兴九年起,岳飞调动超过千人的部队,必须事先上报朝廷审批。这项规定大大限制了岳家军的机动性。有一次,金兵突袭襄阳,岳飞派遣援军时就因等待朝廷批复,延误了战机。

军需物资的供应也被逐步收紧。绍兴十年初,枢密院下令重新清查军需仓库。随后,岳家军的箭矢、盔甲等重要军需物资补给量锐减。一份当时的军需清单显示,仅弓箭供应量就比往年减少了三成。

更隐秘的是军中暗探的安插。绍兴十年四月,秦桧向赵构推荐了一批"军中巡查",这些人以检查军纪为名,潜入岳家军各部,暗中监视将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位参谋后来在家书中透露:"军中多生面孔,举止非军人本色。"

到了绍兴十年冬,岳家军的军权已被大幅削弱。原本统一的指挥系统被打散,各部将领各自为政。一些军中要职也被朝廷安插的亲信占据。据《宋史·岳飞传》记载,此时的岳家军实际上已成"形散神离"之势。

就在岳飞被捕前两个月,朝廷还下了一道密令,命令各地驻军严防岳家军将士串联。军中斥候来往受限,各部之间的联系被进一步切断。这也是为什么当岳飞被囚禁在大理寺时,分散各地的岳家军将士难以及时得知消息。

秦桧的心腹万俟卨在一份密报中得意地写道:"兵权已散,大事可图。"这句话,道出了朝廷瓦解岳家军的真实目的。

三、内部矛盾:岳家军并非铁板一块

绍兴六年(1136年)秋天,岳家军大营内爆发了一场激烈争执。朝廷正规军统领李显和义军首领王俊因军饷分配问题发生冲突,双方差点动起刀兵。岳飞闻讯赶来,才平息了这场风波。这一事件暴露出岳家军内部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

表面上,岳家军是一支统一的军队,但实际上却由三股势力组成:朝廷正规军、地方义军以及各路投诚将领。根据《宋史·兵志》记载,岳家军中朝廷正规军约占四成,地方义军约占三成,其余则是来自各地的投诚部队。

这种复杂的成分结构带来了诸多问题。朝廷正规军往往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正统",对其他部队多有轻视。一位当时的军中文书官在日记中写道:"正军自恃官家子弟,不与义军同列。"

地方义军则因战功赫赫,不愿受正规军辖制。绍兴七年春,义军将领张宪就曾当面顶撞正规军统领,称:"我等虽是义军,但杀敌立功不输尔等!"这种矛盾在分配军功、粮饷时尤为突出。

更复杂的是地方势力的干预。岳家军驻扎各地时,常受到地方官员的牵制。绍兴八年,岳飞部下大将王贵在江淮地区征兵时,就与当地藩镇发生激烈冲突。地方官员借口"保护百姓",暗中阻挠征兵。

军中将领之间的派系之争也日渐明显。随着岳飞势力扩大,不同背景的将领各自拉帮结派。据《建炎实录》记载,岳家军中至少形成了三个主要派系:以王贵为首的老部下、以张宪为代表的义军派,以及新投奔的边将群体。

这种派系之争被朝廷充分利用。秦桧派人专门拜访各派将领,许以高官厚禄,暗中挑拨离间。绍兴十年初,就有几位义军将领被说动,对岳飞的命令阳奉阴违。

军饷分配更是派系斗争的导火索。绍兴九年冬,朝廷下令调整军饷发放标准,正规军待遇明显优于义军。这一政策立即引发军中哗变,有义军士兵公开抗议:"同样卖命,为何厚此薄彼?"

各地方势力的干预也加剧了内部分裂。一些地方官员暗中笼络岳家军将领,企图将其收为己用。绍兴十年春,淮西一带的地方势力就拉拢了几位岳家军校尉,使其逐渐脱离岳飞掌控。

到了岳飞被捕前夕,岳家军的内部矛盾已经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一份密奏中写道:"军中派系纷争,莫衷一是。"正是这种内部的分化,让这支强大的军队在关键时刻难以形成合力。

当年冬天,当岳飞被押往大理寺时,军中将领各怀心思,有的保持沉默,有的明哲保身,更有甚者落井下石。一位老将悲叹:"同袍之情,今安在哉?"

四、军令如山:精忠报国成枷锁

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大理寺外寒风凛冽。一队岳家军士兵站在牢房外,他们手持兵器,却迟迟不敢行动。这些曾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勇士,此刻却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阻挡——那就是岳飞多年来灌输的"精忠报国"理念。

早在建军之初,岳飞就立下了严格的军规。每名新兵入伍时,都要在"精忠报国"的军旗下宣誓效忠朝廷。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常对将士说:"军人以服从为天,以忠诚为本。"这句话在岳家军中广为流传。

岳飞的这种理念体现在军队的日常训练中。绍兴五年,一位新兵在操练时问:"为何要如此刻苦?"教官立即展示背上"精忠报国"四字,回答说:"习武为国,不为私利。"这种教育让岳家军将士形成了极强的服从意识。

在军纪方面,岳飞更是以身作则。绍兴七年,岳飞之子岳云带兵剿匪时违反军令,岳飞二话不说将其下狱。这一事件在军中引起轰动,更加强化了军令如山的观念。

军中设有专门的教育官,定期向士兵讲解忠君报国的道理。一份军中课本上写道:"君命即天命,违逆君命,如同背天理。"这种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将士。

当"莫须有"案发生时,这种根深蒂固的服从意识反而成了岳家军的桎梏。绍兴十一年九月,朝廷以"谋反"罪名逮捕岳飞。许多将士虽然明知这是诬告,却因军中"服从朝廷"的铁律,不敢轻举妄动。

一位岳家军老兵在家书中写道:"元帅教我等忠君报国,今日如何是好?"这种矛盾心态在军中普遍存在。他们既担心岳飞的安危,又不敢违背多年来的军令。

更让将士们举步维艰的是,朝廷打着"清查谋反"的旗号,要求各部队保持严整,不得擅自行动。任何异动都可能被扣上"同谋作乱"的罪名。一份密旨警告说:"凡有异动者,立斩不赦。"

秦桧深谙此道,特意利用岳家军的这种特点。他在审讯岳飞时,就以"清查叛乱"为名,命令岳家军各部就地驻防,不得擅动。这一命令打着"奉旨行事"的旗号,让将士们不敢违抗。

有将领提议营救岳飞,但很快被其他人劝阻。一位老将说:"元帅平日教诲,军人以服从为先。今日若擅自行动,岂非违背元帅教诲?"这种思维定势让岳家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到了岳飞案件审理后期,朝廷更是以"清查叛党"为名,在军中大肆搜查。任何表示异议的将士都会被扣上"同谋"的帽子。一份审案记录显示,仅在一个月内,就有数十名将士因"言论不当"被捕。

最终,当岳飞被押赴刑场时,他生前教导的"忠君报国"反而成了岳家军的无形镣铐,让这支威震天下的劲旅,在危急时刻竟无力施救。一位当时的文人叹道:"精忠二字,困英雄矣。"

五、真相难明:消息封锁与误导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的一个清晨,襄阳城外的岳家军大营内,一位传令兵匆匆跑进中军帐:"报告将军,京城来信说岳帅已被释放,即将回营!"这个消息很快在军中传开,将士们欢欣鼓舞。然而三天后,另一位信使却带来相反的消息:"岳帅已认罪,正在大牢候审。"

这种互相矛盾的消息并非偶然。据《宋史·岳飞传》记载,自岳飞入狱后,朝廷便严令各地"严禁传播流言"。一份当时的官方文告中写道:"凡传播岳飞案相关消息者,一律以扰乱军心论处。"

秦桧深谙舆论控制之道。他在京城设立专门的"通报司",负责统一发布消息。这个机构每日向各地发送"廷报",内容却经过精心筛选和加工。一位当时的官员在日记中写道:"廷报所言,与实情大相径庭。"

为了切断岳家军各部之间的联系,朝廷还采取了严厉的通信管制。绍兴十一年十一月,一道密令下发各地:"凡军中书信往来,须经当地官府检查。"这使得岳家军将士之间的通信变得极为困难。

更狡猾的是,秦桧派人在军中散布各种谣言。有的说岳飞已经认罪,有的说岳飞准备投降金国,还有的说岳飞私藏军饷。一位老兵的回忆录中写道:"一日之内,可闻数种说法,真假难辨。"

各地岳家军驻地都被秦桧的亲信严密监视。任何试图打听岳飞案情的将士,都会被立即盯上。绍兴十一年冬,仅在淮西一带,就有数十名岳家军将士因"妄议朝政"被捕。

朝廷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证据"。比如伪造岳飞的亲笔信,声称他确实有谋反之心;又如伪造金国使者的密函,说岳飞暗中与金国勾结。这些"证据"被有计划地在军中传播。

为了让谎言更具说服力,秦桧还安排一些"证人"现身说法。一些被收买的小吏声称亲眼看见岳飞收受金国财物,有的甚至说听见岳飞商议谋反计划。这些"证词"被编入官方通报,在军中传阅。

各地方官府也参与了这场信息封锁。他们以"安定军心"为名,严禁当地百姓与岳家军将士接触。有商人携带京城消息入营,立即被以"扰乱军心"的罪名逮捕。

到了岳飞案件后期,信息管制达到了顶峰。朝廷派出大量密探,混入军营探查军情。一位将领在密信中说:"营中处处耳目,动辄得咎。"

在这种严密的信息封锁下,各地岳家军将士对岳飞案的真相一无所知。有的部队甚至直到岳飞遇害后很久,才得知这个噩耗。一份晚清发现的家书中写道:"元帅遇害之事,吾等三月后方知,追悔莫及。"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