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首届智能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圆满落幕

信方校园 2024-12-03 01:51:44

11月23—25日,第一届智能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安徽合肥举行。论坛旨在落实创新发展战略、探索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发展方向和新趋势。论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指导,安徽大学、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自主无人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主无人系统专委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委会、安全人工智能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中科星驰自动驾驶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安徽大学校长孙长银任大会总主席。

大会设主旨报告和分论坛,邀请了10多位院士和60多位高校、科研院所校长、院长、学术精英参会,涵盖物联网、智能系统、大模型技术、具身机器人等多个前沿热点领域。论坛期间,召开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类脑智能与类脑信息处理”重点项目群年度研究进展交流会和安徽大学自主无人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年会。

大咖云集 顶端相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柴天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谭建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姚富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原校长王金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中国工程院院士江碧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乔红,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段广仁,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顾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郑庆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戴建生,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刘德荣,欧洲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高会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秦玉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张兆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原副主任何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原副主任潘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三处原处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王成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二处处长吴国政,中原工学院校长夏元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吴枫,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罗钟铉,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艳宁,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康宇,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黑新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部长、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查正军,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自动化系教授刘云浩,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研究生院院长、自动化系教授周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朱文武,清华大学教授宋士吉,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阳春华,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周东华,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韩红桂,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兰旭光,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院院长洪日昌,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处副处长肖斌,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梁斌,安徽中科星驰自动驾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正兵等出席论坛期间的相关学术交流活动。

开幕式由安徽大学副校长陈城主持。孙长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二处处长吴国政、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王成红分别致辞。

变革机遇 安大争先

孙长银指出,智能科学与技术内涵丰富,在人工智能引领的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期,共同探讨智能科学与技术前沿理论和产业应用,用智慧和创新主动迎接挑战,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安徽大学近年来加快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人工智能、自动化、计算机、电气等学科已经形成集群优势,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一系列前瞻性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安徽大学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努力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加积极的探索。

科技强国 高质发展

吴国政说,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强国战略已深深根植于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之中。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智能科学与技术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社会进步与产业升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近来相继发布了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元宇宙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和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前沿探索等重大研究计划和专项项目,后续将继续通过项目资助等多种方式助力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理论研究,持续推动我国智能科技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融合创新 引领未来

王成红向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智能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离不开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思维,更离不开开放合作的国际视野,期待此次会议能够成为一个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高端平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引领技术的发展。

学科交互 智能进化

主旨报告环节,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戴建生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机器人结构中的进化形态学与机构职能》的报告。他认为,机构的进化形态学方法将生物多态进化以及生物科学领域引入,从生物学变胞进化现象到变胞机构,演化出机构进化与结构智能,是具身智能中与算法智能相辅相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具身智能变胞机器人采用这种变结构变拓扑变自由度智能结构,将结构智能与算法智能融合,创造出完美的具身智能进化机器人。

欧洲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高会军作题为《面向类器官再生的显微操作智能系统》的报告,介绍人工智能驱动的类器官再生技术与系统。对类器官再生机理复杂、状态感知维度低、细胞操控精度不足等难点问题,建立人工智能驱动的类器官再生系统,推动类器官在病理研究、药物研发、个体化诊疗等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应用。

万物互联 数字先行

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刘云浩作了题为《万物相联万物生》的报告。他认为物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从“设想”到“现实”的重要转变,在煤矿、海洋、山林和城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标志其开始对 “现实”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物联网不断提升的智能化、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刻的感知能力,引领全球迈向万物互联数字先行的智能时代。

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聪以《大模型时代的人工智能技术进展和产业应用》为题,聚焦多模态大模型、大模型生态等技术,介绍了星火大模型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探讨大模型时代如何更好地助力教育领域高质量发展。

智慧碰撞 精彩纷呈

会议热点话题精彩纷呈。大连理工大学罗钟铉副校长主持校长/院长论坛,围绕前沿技术与学科建设发展,共同探讨学科交叉协同创新。中原工学院夏元清教授作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报告,清华大学党安荣教授作关于数字孪生赋能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的报告,西安理工大学黑新宏教授作关于智能类学科专业规划与建设的报告,合肥工业大学洪日昌教授作关于数据空间发展战略的报告。具身智能前沿论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蒋树强研究员主持,山东科技大学周东华教授作了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实时故障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兰旭光教授作了世界模型构建与因果推理的报告,华东理工大学唐漾教授作关于低成本场景智能感知与理解的报告,大连理工大学樊鑫教授作关于面向水下机器人的视觉感知计算的报告。智能学科交叉论坛上北京工业大学韩红桂教授作关于电子固废资源化智能拆解方法与技术的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傅洛伊副教授从大数据如何变废为宝的角度阐述了从物联网到数联网,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齐研究员作了原生类脑脉冲通用智能大模型的报告,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阚美娜研究员作关于开放环境下的具身视觉导盲的报告。

本次会议汇聚国内外智能科技领域的顶尖专家,共话智能科技的最新进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青年学者和学生提供一个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有力推动高校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发展。

会议同期举办了安徽大学具身智能研究院揭牌和智能学部成立仪式。

来源 | 安徽大学 融媒体中心

编辑 | 何保丰

审核 | 钱宝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