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推动央企市值管理,建筑央企有望重点受益!

锐叔论 2024-12-19 05:08:55

昨天整体市场表现低迷,亏钱效应明显,近期强势品种如大消费、AI应用等跌幅居前。但与此同时,大盘蓝筹和红利风格表现较为坚挺,其中的代表沪深300指数和高股息股板块指数双双逆势收涨。而在盘后,大盘蓝筹和红利风格再迎两大政策利好,一是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二是中国结算发布明年起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减半收取的通知。在昨天的早评中,锐叔已经分析了红利资产的相关机会,所以今天重点聊一下市值管理下的相应机会。

国资委《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市值管理工作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机制,国资委将加强对市值管理工作跟踪指导,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强化正向激励。(2)高度重视控股上市公司破净问题,将解决长期破净问题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指导长期破净上市公司制定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并监督执行。(3)要将股票回购增持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建立常态化股票回购增持机制。(4)制定合理可持续的利润分配政策,增强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优化现金分红节奏,提高现金分红比例等。

在上述几项主要内容中,“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将有助于引导众多央国企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将解决长期破净问题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意味着市值管理的重点对象是长期破净的央企上市公司;“要将股票回购增持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制定合理可持续的利润分配政策”,则指明了进行市值管理需要采取的措施。而基于(2)、(4)的要求,锐叔认为,建筑央企有望成为市值管理的重点。

从破净角度看,多家传统建筑央企常年破净。而且,截至11月26日,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指数成份股中,破净公司分别为49家和65家,其中破净央国企分别为43家和47家,而在SW建筑行业成份股中破净(以PB(MRQ)<1为标准统计)公司共31家,其中央企9家、地方国企9家、民营企业13家。9家破净央企中,有5家处于长期破净状态,且均为沪深300和中证500破净成份股。由此可见,建筑央企是破净股占比较高的板块。然而,基建央企板块建筑行业地位和业绩贡献与市值占比差异较大,9家破净央企总市值占SW建筑行业总市值比重为53.69%,但归母净利润总值占SW建筑行业比重高达85.22%。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建筑央企进行市值管理的重要性。

从分红角度看,近年来建筑央企分红率较为稳定,2023年为18%。股息率方面:2023年建筑央企为3.7%。趋势上看,2017-2023年建筑央企股息率提升2.0pct,近3年股息率实现明显提升,主要因利润稳定增长而估值整体趋势下行。综合以上两方面因素,建筑央企有望成为市值管理的重点,并有望因此受益而带来估值修复。

除此之外,建筑央企基本面还有望受益于化债政策和基建投资温和复苏预期。前者来看,今年以来我国化债相关政策力度不断加码,2024年11月,财政部发布10万亿元规模的化债政策,力度为近几年最大,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有望大幅减轻。此前受地方财政压力影响,部分地区基建项目进度放缓或停建,基建投资增速下行,建筑基建企业业绩增长和盈利及现金流指标承压,本次化债将推进存量项目建设实施和回款加速,基建板块业绩修复可期,同时为新建项目腾出资金资源。

后者来看,随着中央政策基调转向,将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同时再次提及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地方政府化债思路也逐步由“化债中发展”转向“发展中化债”,在政策的逐步落实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资意愿与能力双向修复,2025年基建投资有望温和复苏。另外,美国大选结果确定,中美关系或再面临压力,从战略角度,国内企业有望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布局,稳固和沿线国家的关系,同时海外市场为中国建筑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需求支撑点。

就市场而言,1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国资委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11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结合这两个时点之后,建筑央企都曾迎来了短线上明显的上涨行情,短线上也可适当关注一下建筑央企的机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