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女子十二乐坊”爆火,放弃中国去日本发展,结果如何?

品味红梦史说 2024-11-20 04:20:26

女子十二乐坊,曾经一个最能代表我国民乐的团队,在国内爆火后,其又以日本市场为跳板,迅速进入了国际市场,引来整个世界的关注。

为何突然间又销声匿迹了呢?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开头即王炸

说起女子十二乐坊,就不得不到一个人——王晓京。

王晓京乃当时著名的经纪人,曾发现并培养了多个当红明星,崔健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王晓京

当时,正值我国的千禧年,日韩潮流刮进来了中国市场。

作为一个在音乐领域深耕了多年的老人,他很想在一个领域为中国的民族音乐做一些事情。

总不能数十年后,让下一代的孩子都忘记我国的民乐吧!

于是,他便开始了紧锣密鼓地准备工作,在他的预想里,民乐不能仅仅指的是古筝、琵琶和二胡等乐器,最好是能来一个大融合。

让古典乐器在新时代里长出新鲜的花朵,释放出美妙的芬芳。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绝不能依靠一个人的力量,他觉得团队的演奏或许更适合。

在2001年的夏天,在北京有了这么一场音乐招募会,招募的对象必须为形象好、气质佳的青春女性,且必须要掌握一门民族乐器。

那些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院校的高材生们纷纷参加了招募会。

中国人对“12”这个数字有一种执念,一年有十二个月,按照十二生肖排列,十二年为一个周期,因此,在成员数量上,王晓京就参照了传统文化体系。

十二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很快被选拔出来,她们或者擅长古琴、或者擅长古筝、或者擅长琵琶。

但是作为一个团队,光拥有这些还不够,她们之间素不相识,必须要尽快熟悉起来,以培养团队的默契度。

于是,十二个女孩被安排进了一个公寓,他们整日里吃在一起,睡在一起,排练在一起。

为了选准定位,王晓京请教了业内的多个专业人士。

经过四个多月的辛苦准备,女子十二乐坊登上舞台,由于这十二女孩不仅气质迥乎不同,就连演奏的乐器也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吉他和钢琴,顿时令人耳目一新。

最令人惊奇的还是他们演奏的乐曲,没想到古典乐器能奏出如此潮流的音乐。

两种具有不同美感的食物,在许多人的概念里,好像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

却在此刻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结合到了一起,竟然还具有此等的美感。

女子十二乐坊这个名字短时间传遍了大江南北,王晓京也抓紧时间推出了第一张专辑——《秦·兵马俑》。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张专辑明显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然而,王晓京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渴望将这个乐队推向全世界。

日本身为东亚文化圈的一分子,同时又与欧美之间联系紧密,是一个不错的中转站。

若能以此为跳板,必然能带成功实现最终的目标,即获得欧美音乐界最高奖——格莱美奖。

此时,女子十二乐坊已经是一支成熟的乐队,足以能够应对来自于市场的一些风波,进入日本市场后,王晓京迅速策划了一张专辑。

这张专辑一天之内竟然销售了一万多张,不到两个月,销售数量飙升到了一百万张。

专辑大卖,各路演出邀约不断,人乍然遇到这种情况难免会心生骄傲。

人啊!总想活得比周边的人强一些,这十二个女子不过是具有音乐才华的普通女孩,她们也是人,也想分出个一二三四五。

如凤凰传奇乐队那样,每次演出都五五分成的团队,怕是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对。

这些女孩子常常为了彼此报酬的多少、咖位的高低而产生分歧。

这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王晓京作为资深的经纪人,当然预见了这一层,这些矛盾在他的调解下可以化解掉。

但是,还有另外一些矛盾无法调解,一些女孩子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得不暂时退出团队。

此刻,她们已经进军欧美市场,自由女神像下已经传出她们的乐声。

可是进一步发展却遇到了难题!

要想短时间内找一个队员,加入乐队,并与整个乐队产生默契,是一桩极其艰难的事情。

首先,寻找者要特别了解这个乐队,知道离开的人带走了那部分内容是什么,而再加入的内容,如何才能与原来的演出形成完美的配合呢?

王晓京正在一一化解这些难题,可是这些难题果真那么容易化解吗?

物极必衰的悲剧

每一个当红团体总是会遇到过气的时候,这似乎是娱乐圈屡见不鲜的现象。

这其中偶尔会出现几个常青树,这个人在道德和学识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才可以。

我们所熟知的周杰伦和刘德华,论才华有才华,论人品有人品,这是能支撑他们走到今天的原因,而女子十二乐坊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被包装的团队。

王晓京当初花干净了自己的积蓄,目的是为了发扬光大民乐,可是随着时间的演进,他也渐渐地忘记了最初出发的目的。

箭羽在射出之前,须拉开弓弦如满月,十二乐坊的箭羽一直在外,早就应该回炉学习一番,否则她们靠什么去支撑她们继续前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种情况下,势必无法继续与新生代进行对抗。

不过,彼时的女子十二乐坊,还未完全失去优势,当时她们仍旧有逆风翻盘的机会。

王晓京亲眼见证过一个娱乐明星的兴起与衰落,从这个团队成立之初,他就想到了这一点儿。

为什么不以乐队队员的名字来命名呢?

就是要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不断地更新换代,以求适应时代的步伐,而不是被时代所淘汰。

人算终究不如天算,是因为人虽然可以计算到每一步可能发生什么,可是在实际应对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连自己都会是变量,如何让这些变量成为能够控制定量呢?

太难太难啦!这些都是需要一一克服的事情,可惜王晓京已经没有精力啦!

他生病了,经过医院诊断,他即将不久于人世。可是自己所组建的乐队还没有完成目标,当前仍旧一些重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之前他一直认为人定胜天,人只要把握住自己这个核心,就能持续不断解决来自于外界的问题,现在他完全不相信这套理论啦!

作为这支乐队的核心人物,他在时尚且能够暂时压制住这些矛盾,一旦他离去,就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只是他再也没有精力去应对这些,2015年,他离开了这个人世间。

女子十二乐坊的原成员也纷纷离开队伍,开始自谋更好的出路,可是对于她们所在的公司而言,她们还有存在的价值。

所谓的价值,就是她们这个名号还值几两银子,不妨以此名号,再重新组建一支。

重新组建和的女子十二乐坊,与之前相比,仍旧是十二个女子,仍旧是拿着不同的中国古典乐器,仍旧是合奏。

可是当她们出现在央妈音乐频道时,所引起的反响反倒不如十几年前。

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同样是演出,所引起的反响会如此巨大呢?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其实,这些女孩子演奏的本身或许没有问题,而是因为市场的口味与之前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

千禧年之初,市场没有出现类似的演出方式。而今天的观众,经过了十几年的音乐熏陶,见到过太多的演出形式和演出内容。

她们试图通过怀旧风来吸引观众,只是一个一时的计策,若要想长时间抓住观众的口味,必须要创新演出的内容和形式。

至于如何创新,这个得交给专业的人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春秋战国时期,有孔夫子听《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也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说。

到了魏晋时期,嵇康的一曲《广陵散》不知惊到多少世人,

到了唐宋时期,诗词皆可以和乐演奏,这些乐曲虽然消失了,但是歌词还在,我们是否可以凭借这些诗词,从中摸索到一条回归之路呢?

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等民间的唱腔与唱法,如何将老一辈的表达方式与新生代相结合,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使命。

毕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能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要体现在文化方面。

参考信息来源:

1.中国新闻网:《“女子十二乐坊之父”王晓京去世,享年58岁》,2015-05-25

2.维普:《“女子十二乐坊”及其音乐的海外传播回望与再思考》——《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