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悸、怔忡、失眠、神情恍惚

青囊译录 2024-10-23 06:40:49

一代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曾说“辨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初闻此言并无特别感觉,甚至不能理解其中之意,随着临床实践增加逐渐明白,胡老不仅在辨证方面有独到之处,循证用药才是精髓。

胡老所倡导的是以“八纲气血”为核心的“六经-八纲-方证”辨证体系,这个辨证体系是以患病人体的症状反应所呈现出的“一般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从病位(表、里、半表半里)和病情(阴、阳、寒、热、虚、实)两方面对其进行高度概括,形成了“六经”,这个六经并不是六种疾病,而是六类证型,中医治的是证,而不是病,在此基础上胡老提出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实质,是“在患病机体一般地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只要了解了胡老所提出的辨证体系,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是以先辨六经八纲为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的辨方证。在胡老的讲座中就多次示范了辨六经-八纲-方证的举例,特别是在“辨证施治概要”中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明确地提出了辨证施治一整套的方法体系,即“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通过前面的辨六经分析出病位病性后,再根据寒热虚实以及气血津液往下辨,就得出了辨证施治中的“证”,接下来的就是治法和方药,“辨到什么为止呢?就是这个方药恰好相适应为止”。张仲景《伤寒论》辨证体系,是由大范围逐渐缩小,最后是方的适应证,简单言之就是方证。这个很重要,所以方证是辨证的最后一个尖端。”

在胡老的学术体系中,六经八纲辨证是辨证的基础,方证辨证是在此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只有辨准了方证,临床才会产生卓越的疗效。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是证与方的完美结合,所以——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这里就一个病案来说明方证相应的重要性,患者李某,女42岁,主诉最近心悸易惊,失眠,记忆力严重下降,经常丢三落四的。观其脉证舌淡,脉细。偶有盗汗出现。心血虚,心神失养之候。首先想到的是酸枣仁汤,但又觉得其虚热之象并不明显,并不是最佳用方。这里的惊悸怎么解呢?

后想到《仁斋直指方论》有“养心汤”,养心汤为安神剂。具有补益气血、养心安神的功效,主治气血不足,心神不宁证。症见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失眠健忘,舌淡脉细。

养心汤组成:炙黄芪15克、茯苓15克、茯神15克、姜半夏15克、当归9克、川芎12克,远志9克、肉桂9克、柏子仁9克、炒枣仁9克、五味子9克、党参9克,炙甘草12克,生姜五片,大枣3枚。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服用。

脉证相符患者连续服用10剂而愈。

这里值得注意的一个辨证点,假如患者还有盗汗,躁烦等情况,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按照胡老经方辨证体系,在养心汤基础上加减,笔者认为是可以做到方证对应的,有盗汗、躁烦证出现说明血虚更甚,加入滋阴的生地黄,镇惊安神,收敛固涩的龙骨,敛阴潜阳的牡蛎。效果会更加稳定。

由症状逆推证候,再由证候找到相对应的方药,经方家眼中只有一条:“见证用方”。

4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