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老地名趣事,张关镇是土寇驻守关卡而得名

黄北平 2024-12-21 15:54:56

渝长路渝北区进入长寿区境有个隘口叫张关,形成于明朝洪武元年,明清时期是渝东长江北岸入渝第一关,民国时期裁撤关口并于复兴场合并设关口乡。解放后仍保留乡级单位,2001年还升格为张关镇,2005年撤销后并入洛碛镇变成一个社区。张关是关口,为何起名张关民间却有两个版本。

张关山顶之巅关口,古时曾是重庆外围军事要塞,得名张关是因为古渝长线上设置的宽口,官道从两座山的中间峡谷穿过,官道两边的山体犹如怪兽张口,修建关口时就起名为张口关,后简称张关。这个说法感觉说不过去,毕竟路过很多回张关,进入场口没看见两座山,怪兽张口这说法从何谈起?

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洪武年间,驻守在此关口的是张姓将领,因此起名张关。关口驻守张姓将领而得名,想来这个说法相对较靠谱。张关有古寨叫张家寨,起名张家寨则是一位张姓人家修建,张姓人家本是地方大户,修建山寨起初是为防蒙古铁骑而建,不过张家寨隐秘性好未发现而躲过蒙古铁骑的洗劫。

蒙古铁骑稳定江山后张家寨则成为重庆府走长寿县小道的必经之地,此地又是皇权不下乡之地,张家寨话事人逐令收过路费。张家寨话事人原以收过路费为由敛财,没想到人家不走陆路而走水路,重庆府至长寿县的小道就此废弃。张家寨话事人张少能为收不到过路费抑郁而亡,儿子张坤继承张少能的遗产成为第二代话事人。

张家寨虽说不是很大,但家族连带家丁得有上百号人,自家也有上百亩田地,但土地贫瘠收获甚少,比起山下地主大家庭有较大的差距。张家在当地也算是有脸有面的豪族,勉强温饱显然不是张坤想要的体面生活,总想着做着来外快的事,起初也就是做点小偷小摸的事,温饱之余还有点闲钱,总算过上财富自由的生活。

元末明初战乱不断,加上天灾颗粒无收,张坤迫不得已走上打家劫舍的勾当。起初也就带领几个家丁在周边打劫,打劫来的财务按劳按功分配,家丁跟着张坤混还可以分财务,每到下山的时候更加的带劲。张坤打家劫舍事迹在当地已是臭名昭著,受到祸害的百姓都非常记恨,但也只能记恨毫无它法。

张坤在当地臭名昭著,游手好闲、贪吃懒做之徒对张坤却非常的崇拜而纷纷前来张家寨投靠,张坤的势力亦随之猛增,为此还成立个人武装。元朝末期,原陈友谅下属明玉珍带领义军入川,并在重庆成立大夏国。百姓以为新朝会带领大军前来围剿张坤之流,没想到明玉珍与张坤是蛇鼠一窝,借助张坤的势力跟刚推翻元朝的明朝对抗。

明玉珍预料到明军若陆路进攻重庆,张家寨作为川东陆路入渝第一关,军事地位非常重要,为此还给张坤封官,并让张坤固守张家寨,张坤以此为荣将张家寨更名为张关寨。张坤拥有自己的个人武装,张关又是个人领地,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土皇帝,自认为固诺金堂的张关在手,不要说明玉珍带军队来围剿,恐怕天兵天将都未必能攻破张关。

朱元璋成立明朝后固然不允许大夏国的存在,明军进攻重庆时不走川东陆路而是走川北陆路和长江水路,张坤也感到庆幸未跟明军遇上,要是跟明军硬扛被诛九族都有可能。张坤虽然躲过明军的攻击,但已是臭名昭著,巴县知县固然不能让其祸害百姓,最后还是被地方官府围剿,张坤团伙就此覆灭。张坤虽然臭名昭著,但也并非无所作为,起码留个张关给后人。

张关近代设乡,2001年还升格为镇,2005年撤乡并镇时并入洛碛镇。张关镇截止撤销时户籍人口仅为1万余人,张关设镇的硬性条件是张家洞旅游景区,为开发旅游业还跟白岩乡合伙起来,跟白岩乡合伙的原因则是白岩乡又云龟山。白岩乡与张关乡合伙没多久就被拆散,原张关乡辖地并入洛碛镇,原白岩乡则并入大盛镇,张关镇就此短暂的结束建镇史,现成为洛碛镇管辖下的一个社区。张关寨、张家洞好不好玩不知道,没去过,往后有时间再去。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