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高校被曝引进“水博”,韩国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网友:荒唐!

趁热聊点 2024-09-25 14:27:27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的孩子在大学里被一位东南亚博士上课时,这位老师的真实学历背景是怎样的?最近,山西某专科学校的一则招聘公告火了,但火的不是它的热情,而是争议和讽刺。

这所学校引进的10名人才中,包括艺术、体育、管理和教育学等领域。看似正常的招聘,在细看候选人毕业院校后,网友们炸锅了。其中7人毕业于东南亚的高校,1人来自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还有2人从韩国的大学毕业。特别是那位来自韩国全北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博士生,他成为了网友们热议的中心人物。

网友们调侃道:“东南亚博士已经够水了,汉语言文学还有留学的?真是荒唐”,确实,就算韩国全北大学的全球排名不错,但在汉语言文学领域,国内高校的优势不用多说,这是与生俱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所幼师专科学校要引进这些网友所谓的“水博”呢?答案可能并不复杂。面对专科升本科的压力,这些高校需要提高教师中的博士比例以满足专升本的要求。但真正优秀的博士生往往不会选择地方性专科院校作为职业起点。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引进一些教育部认可的海外高校毕业生。然而,网友们口中的“水博”真能堪当重用吗?看看他们被安排的岗位——“专技岗兼行政及辅导员工作”,显然这些人才并未被当作研究型人才来使用。

校方的回应显得有些无力,他们表示会向相关部门核实,统一回复。但这样的回答,显然无法平息公众的质疑。教育的初衷,是培养人才,而非制造学历。高校的初衷在于吸引人才,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师团队,提高教学和研究的水平。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克服一些实际的限制条件。或许网友们早已心知肚明,这些所谓的“水博”不是引进当作研究型人才,而是作为“本科生”来使用。我们不能否认海外有优秀的博士和真正具备国际视野及深厚专业知识的人才。

拥有全球视角和参与国际合作固然是关键,但关键在于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学校在引进人才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学科特色来设定合适的标准。此外,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估和激励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引进人才的目的,并确保在引进过程中,能够准确识别需求和匹配度。山西这所专科学校此次的风波不仅是一个案例,更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引进政策的一个深刻反思。

关键点是实现人才引进的真正目的,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在公众的期望和实际需要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携手推进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进步。未来应如何平衡“质”与“量”的关系?我们是否应该更加注重教育质量而非形式上的数字游戏?大家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区交流讨论!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