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那星光熠熠的舞台背后,藏着无数奋斗者的故事,而劳春燕的经历,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令人动容。
回想起 2013 年的央视,彼时的氛围仿佛都透着一丝紧张与期待。当劳春燕毅然接过敬一丹的接力棒,成为《焦点访谈》新一任主持人的时候,那压在她肩头的压力,宛如沉甸甸的巨石,旁人光是想想都觉得喘不过气来。这档节目在观众心中的地位,简直就如同巍峨耸立、难以企及的高峰,承载着几十年的口碑与信任,观众们早已习惯了在每晚固定的时间,守在电视机前,透过它去洞察社会万象、聚焦民生热点。
现年 51 岁的劳春燕,谈及往昔,眼神中透着历经沧桑后的坚毅与认真,缓缓说道:“每次开播前,我都要自己写稿。” 话语间,能真切感受到她对这份工作沉甸甸的责任感。从业多年,她太清楚《焦点访谈》的分量了,这可不单单是一档普通的电视节目,它更像是老百姓瞭望社会的一扇窗,是连接民生与时代脉搏的关键纽带。
为了融入观众,让大家毫无隔阂地接受自己,劳春燕没有丝毫犹豫,选择了最质朴、最接地气的方式 —— 操着一口亲民的语气,将那些复杂的新闻事件、深刻的社会议题,用老百姓最容易听懂的话语娓娓道来。舞台上的她,没有华丽炫目的包装,也从未刻意去模仿前任主持人的风格,完完全全就是那个最本真、最纯粹的劳春燕。当看到节目收视率稳稳当当,没有出现丝毫波动时,劳春燕一直紧绷着的那根弦,才终于松了下来,长舒一口气。然而,镁光灯背后的她,生活却有着别样的艰辛:与丈夫常年天各一方,和年幼的儿子聚少离多。
回首往昔,《中国法治报道》《东方时空》《新闻 1 + 1》…… 这些带着浓厚时代印记的节目,都曾留下过劳春燕那忙碌而坚定的身影。从繁华的上海到首都北京,从地方台一步一个脚印迈向央视的大舞台,她凭借的是过硬的专业实力,一路过关斩将,用实力书写着自己的荣耀篇章。可谁又能知晓,在这看似风光无限的成功背后,藏着 16 年漫长的两地分居岁月,藏着孩子尚在襁褓中,她便狠心与之分离的心酸无奈。如今的劳春燕,已然傲立在央视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前列,她那份从容自信,绝非凭空而降,而是无数个独自在北京打拼的日夜,一点点磨砺、沉淀出来的。那些在简陋出租屋里熬过的寒冬酷暑,那些想家想得眼眶泛红却强忍着不敢言说的时刻,都如同点点繁星,汇聚成了如今她身上耀眼的职业光芒。
故事的源头,得追溯到 1972 年,在浙江绍兴,那个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充满诗意的水乡古镇,一个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的女孩呱呱坠地。彼时,谁都未曾料到,这个成天缠着爸爸陪她玩耍的小丫头,日后竟会成长为央视的金牌主持人。说起劳春燕的新闻梦,就不得不提到她的父亲,那位在当地电视台奔波忙碌的新闻记者。在小劳春燕的记忆里,父亲总是行色匆匆,肩上扛着摄像机,手里紧握着笔记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捕捉着每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瞬间。年幼的她,时常嘟着小嘴,满心委屈地抱怨:“爸爸都没时间陪我。”
生活的转折总是来得那般突然,让人毫无防备。有一天,小春燕像往常一样,好奇地翻开父亲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新闻稿如同蚂蚁般排列其中,就在不经意间,一句让她瞬间泪目的话映入眼帘:“今天是女儿的生日,我又缺席了,我很自责,希望女儿能在以后原谅我。” 那一刻,小春燕的内心仿佛被一道电流击中,父亲在她心中的形象瞬间变得无比高大,新闻工作者这个职业,也仿佛被赋予了全新的神圣意义。
可追梦之路,又哪有一帆风顺的呢?为了能离梦想更近一步,劳春燕一头扎进书海,近乎疯狂地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学业成绩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直到某个深夜,父亲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看到女儿房间那盏依旧亮着的台灯,心中五味杂陈。他轻轻推开房门,坐到女儿身旁,语重心长地说:“虽然读书很重要,但你现在的年龄,学业也同样重要,考不上好的大学,你怎么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说完,父亲从包里掏出几本精心挑选的书籍,放在女儿桌上,耐心地教导她如何在梦想与学业之间找到平衡。
这份深沉而又细腻的父爱,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劳春燕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以全省第四、绍兴市文科状元的傲人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复旦的校园里,她更是如鱼得水,丝毫不敢懈怠,提前三年修完学分,还顺利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为了积累实践经验,她主动向复旦大学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台投递简历,应聘主持人一职。毕业后,面对外界抛来的众多高薪诱惑,她没有丝毫动摇,毅然决然地选择从上海电视台最基层干起。第一次采访时的窘迫与失利,至今仍历历在目,也让她深刻领悟了父亲常说的那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的真谛。
1984 年,劳春燕凭借着不懈的努力,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机,被破格提拔,开始主持《今日报道》。那一刻,曾经那个埋怨父亲不陪自己玩的小女孩,终于成长为像父亲一样的新闻工作者。而那本写满父爱的笔记本,也成了她逐梦路上最温暖、最有力的精神支柱。
时光匆匆,来到 2004 年。彼时的劳春燕,已然 32 岁,却因父母频繁的催婚而愁眉不展。父亲那句无奈又略带调侃的 “干嘛把女儿培养得这么优秀,现在不仅很多人不敢追她,而且她的眼光也高”,道出了多少高知女性在婚恋市场上的尴尬处境。就在全家人都为她的婚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命运却悄然为她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她与裘正义相遇了,这位比她大 8 岁的男士,同样有着非凡的履历,不仅是浙江省的文科状元,还是她的复旦师兄,一路深造读到了博士。当时的他,已然在《新民晚报》担任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在新闻界赫赫有名。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人,初次见面却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一见如故。平日里总是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裘正义,给了活泼好动的劳春燕一份前所未有的安稳感。他的内敛木讷与她的灵动俏皮,恰似天作之合,相互映衬,相互补充。
婚后的日子,甜蜜得如同偶像剧里的桥段。即便工作忙碌得脚不沾地,劳春燕也总会在下班后,系上围裙,钻进厨房,为丈夫精心烹制一顿美味佳肴。夜晚,无论多晚,两人总会手牵手漫步在街头巷尾,分享着一天的见闻,从生活琐事到工作点滴,从读书心得到电影感悟,无话不谈。裘正义虽不懂那些花里胡哨的浪漫招式,但在妻子生日那天,他却鼓足勇气走进厨房,笨手笨脚地想要为妻子煮一碗西红柿鸡蛋面。结果,面煮成了一锅 “浆糊”,看着那不成样子的 “作品”,劳春燕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她调皮地将蛋糕盖在丈夫脸上,那一刻,温馨与欢乐弥漫在整个房间,成了他们日后最珍视的回忆。
然而,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2006 年,央视《中国法治报道》栏目公开招聘主持人,这对劳春燕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不容错过的绝佳机会。可这也意味着,她要离开熟悉的家乡,离开温暖的家人,奔赴遥远的北京。当全家人都投来反对的目光时,裘正义却坚定地站在了妻子身后,他轻轻握住劳春燕的手,目光温柔而坚定地说:“我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她的心情我最能理解,我无条件地支持她。” 那一刻,劳春燕的眼眶湿润了,心中既满是感动,又夹杂着对丈夫的深深自责。
为了让妻子安心北上,这个从未下过厨的男人,默默地拿起了菜谱,开始学着做饭。就这样,他们开启了长达 16 年的两地分居生活。初到北京的劳春燕,租住在狭小的房子里,生活条件与家里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可每次与家人通话,她总是强装镇定,笑着说:“我在北京很好。”
裘正义心疼妻子,常常利用假期,千里迢迢跑到北京看望她,每次都会带上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有时,他们一两个月才能见上一面,相聚的时间短暂得如同白驹过隙,只有短短一两天。可即便如此,他们的感情却如同陈酿的美酒,在岁月的沉淀下,愈发醇厚。在这段婚姻里,彼此的理解与支持,就像坚固的基石,让他们携手走过了分居的艰难岁月。他们深知,对方心中都怀揣着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正是这份惺惺相惜,让他们的爱情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