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1岁的姜文,第一次当导演,就拍出了内地最好的青春片!

波波谈影剧 2024-02-25 21:31:17

如果一字排开姜文的六部导演长片作品,除了《让子弹飞》外还有一部经典之作。

那就是90年代刻画敏感题材的中国电影里头,唯一一部通过电检制度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当时才三十岁出头的姜文演而优则导,初执导演筒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一问世便一鸣惊人。

当年于各大国际影展上大放异彩,饰演马小军的夏雨更成为了国际影帝。

那年,姜文31岁,夏雨才16岁。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照耀辉映下,姜文正式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王朔在《动物凶猛》里说:当人被迫陷入和自己的志趣相冲突的庸碌无为的生活中,作为一种姿态或是一种象征,必然会借助于一种恶习,因为与之相比恹恹生病更显得消极。

原作中,王朔这一段极富文学性的表达,原是在描写主角“我”(《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马小军)被父母有意安排,迫使其与朋友们分隔开来,遂在百无聊赖之际逐渐迷恋上四处解锁、闯空门的“恶习”的心路历程。

更进一步来说,我认为这段话正是对故事最好的总结与注脚。

影片一开始,几个大字赫然显现:改编自王朔小说《动物凶猛》。

虽是改编之作但片中处处充满着姜文本身经历的色彩。

从主角马小军的取名(姜文原叫姜小军)、挑选主角,演员时的要求(与姜文年轻时)相似)、同为军干子弟的出身,相当于姜文亲身上阵扮演旁白,讲述道来自己(马小军)的青葱往事,都明示了本片深刻的自传性质。

借那一片神话的土壤来种下自身最诚实的思绪,本是身为导演的当家本领。

而初为导演的姜文不仅精通此道,他还在这上面进行转折,在最诚实的叙述里,留下了模糊不清的辨识。

本片一开始只是年少往事的质朴记录。

由于父母的无暇管教,主角马小军等一众少年们那些无处安放的精力和荷尔蒙,便如野生动物般发泄在各种肢体碰撞和情欲探索之中,土法地产生了内置的城市里。

相异,更加叛逆和喧张的青春。

然而当小军的初恋米兰出场时,小军/姜文的记忆便开始出现配合,众多与米兰相遇的细节、互动于是米兰本人的身份,皆获得意识的美化和易改。

而姜文则淡然掩饰这种不真诚的润饰。通过他不复洪亮的声音,惊叹想强烈地介入到回忆的记录里去。

模糊了真假的界线,任性地弥补或构成了童年的遗憾。

如此般的反复操弄,在我看来,并非是姜文故弄虚玄的作品,而是出于怀抱过去的温柔。

在一幅幅被篡改的影像包裹里,他可以好好地拥抱那个独自浮沉在夏日泳池里的孤独寂静的心灵,也能够慢慢地抚摸失落爱情与友情的结疤伤口,更能——保存那些笑过、痛过、怀念过的瞬间。

岁月流逝不复还,对于伤痛的几乎终会消散,时间会让人明白哪些东西是最珍贵的。

而对于成长后的小军/姜文来说,没有什么比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更珍贵。

影片背景虽然很敏感,但全片不谈政治,而是借少年在青春期和哥儿们与女孩间的故事来引出。

从这点来看,姜文是玩“隐晦”的高手。

单就整体剧情来看,影片几个主要角色间的互动并没有多特殊,只是哥儿们间自然而然会发生的趣事,有趣的是导演针对”人的记忆”这件事,思考上有别于其他人,强调现实往往不如记忆美好。

随着剧情推进,马小军青春的原貌一片片拼凑完成,而所谓“阳光灿烂的日子”,就仅是马小军对其青春的懊悔与不甘。

而这一点,也被姜文带进了《太阳照常升起》。

其实很常见,90年代无论是青春文学还是电影,总是避不开两大方面:阶级和青春。

巨观90年代的中国背景,马小军、刘忆苦这帮京城大院子弟得益于父辈的特殊身份,继承特权阶级并且终日无所事事,这群人受影响的程度,相比平凡人家少上许多。

亲眼见证时代变革的他们,与它们之间有着模糊不清的关系和距离,而所谓“阳光灿烂的日子”终究与平凡人家小孩无关,那是专属于大院子弟的,属于王朔们,属于马(姜)小军们。

(左二)姜文小时候

另一方面,微观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个体因渴望异性认同而集结成群体,雄性群体时时散发着有毒的男子气概,与随之衍生出各种雄性互动、较劲的应对方式和潜规则。

这群大院子弟翘课、自我吹嘘、聚众斗殴……

而马小军在米兰不如自己期待的那样行动时,便透过言语羞辱,甚至意图上想强行施暴——这正是种种“恶习”的具体展现。

面对人际、情感关系不知该如何是好的同时,又不愿显得庸碌无为,于是茫然的青春,成了难以宣泄的躁动,最后酿成悲剧。

“阶级”和“青春”是此作最重要的母题,两者密不可分。

阶级代表着那个时代,作为一种政治性的呈现,姜文打从他的首部剧情长片开始,便擅于将时代背景、政治情境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符号”叙事已是姜文电影的个人风格与作者印记,一个物件、一首禁歌和磁带、一部电影,甚至是一句对白,处处隐晦而不外显,藏得极深,也难怪当今华语世界的观众总为他的作品讨论、争辩个没完。

尽管“政治”没有明确地介入故事发展,而是以一种映衬的面貌出现在观众眼前。

它体现在收音机里的红歌、电视机播放的新闻、孩子们迎送的红旗、帮派们和解的莫斯科、捉迷藏和长大后重逢经过的毛像,它褪去了现实中永远激扬的色彩,成为角色们生活化的背景。

当小军人生里的叛逆、幼稚、伤感以及愉悦的,与以上那些政治化身并置时,万圣节时刻很难不被开头的广场所渲染,而狭隘人性、世俗。

从元素交叠所带来的反差买卖,姜文重新定义了当时局势的态度:

这是一种较不正经、个人的、恣意的态度。

它或许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它总不及小军把妹、打架、逃课的回忆来得重要。

片中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小军的存在极其的落落、放肆,异于那代人的共同印象,他代表了另一种自由的回忆,另一种更人性的视野。

体制内身份所赋予的特权,意外地给小军/姜文这种带来自由。

而他又用自由,讲回体制内的故事,给社会、心灵补回的那一块回忆。

再重回电影中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青春”该是什么样子的?

长大以后回味起来,记忆往往会烙上另一种。

而从姜文的经历(采访口述)看来,北京大院里的流连、年少狂放的撒野、春心的萌动、友谊的消散,甚至是当时时局的激昂高涨,皆被沐浴在永远灿烂的阳光下,予人烂漫、烫热的触感。

可以说,相比“阶级”,“青春”就更加复杂了。

因为这群孩子除了有恶习,还有纯真。

比如当马小军被于北蓓夺走初吻时,他的反应是难过嗔怒,丝毫没有与异性亲密互动后的沾沾自喜和满足心理;

当刘忆苦在雨夜中向马小军哭诉着自己与米兰的性事不知该如何进展时,坦露了内心真实的不知所措。

这群男孩吹牛吹得再怎么天花乱坠,可实际上是外强中干。

“外在”武装严实,“内在”则极其脆弱柔软。

米兰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初始的出场方式,只是几句话的谈论到她不会参与活动,或者以神秘化的方式出现的照片里。

姜文塑造米兰这个角色一开始就勾动了马小军的情欲以及轻狂的好奇心,同时观众随着男主角的窥视得到了另一种与马小军同样的欲望,一起享受着窥探的冒险。

也努力的想将女主角去神秘化般的拨开迷雾,见其实体。

年轻的十八、九岁的男孩子,他心里装的女人大概比皇帝的三宫六院还要多,他们对女人的想法比厕所还肮脏,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又向往最纯洁美好的爱情。

作家钱钟书说得实在贴切。当然这倒不是要替马小军的种种行径辩护,而是从这个角度来看《阳光灿烂的日子》,其可观之处或许并不仅是特权阶级的青春怀旧记事(毕竟论共情,那也只是少数人的青春)。

还有特定时代背景之下青年在性与爱情向往的爆裂力量拉扯下所致的个体的混乱与悲哀。

当然,姜文为青春里最美好的“爱情”画上了一个悲剧的句号。

恋爱本就不属于某种关系才得以成立,多种多元的情欲、关系、模式都一再的让人必须明白,于压抑且单一的规范下,同时失去的是人成长所必须获得的各种宝贵经验及操演机会。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这种异性恋的模式下,仿佛回到现实的马小军,决定夺回男性该掌管的权力,对于米兰试图开展最后的暴力情欲攻击,却只换得米兰冷言冷语的回应。

米兰裸露的身体,揭开了马小兰对于米兰探索的最后一道锁,却掩藏不住马小军对此情爱关系上的失败经验。

电影的结尾,米兰究竟有没有拍过泳装照成为一个谜,而马小军则站在20多年后的北京,对60年代发生的一切感到眩晕,好像那一切都是自己的幻想。

姜文的青春岁月,就是和马小军一样,在北京大院里,喝北冰洋汽水,啃义利牌面包,在房瓦上下飞檐走壁。

姜文在这部电影里完成了对于自己青春的纪念……

除此之外,在电影中时刻伴随着我们的,不仅有灿烂阳光,还有成年马小军(姜文)那低沉而充满磁性的自白,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些年少的过往和心思。

此片最为神奇的地方,便是姜文假借马小军在陈述主观记忆时,对于事件来龙去脉的反转,是谓一种对童年回忆的“翻供”。

而成年马小军与我们分享的所见、所思、所感是彼此交织、夹叙夹议,比起单纯与事实相反的谎言更显复杂。

尽管自白“翻供”的叙事分歧有着明确的时间点:8月23,罗马尼亚祖国解放日这天,众人在莫斯科餐厅替同月同日生日的马小军、刘忆苦庆生,米兰送了他们二人礼物……

但观众认知被打乱的部分并非局部,而是整体。

小说之于文字或是电影之影像叙事上语境的破坏与重构,在观众震惊的当下,各种讯息在第一时间是真假难辨。

“我不断发誓要老老实实讲故事,可是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各种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地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

姜文在片中开诚布公地表明自己接下来要讲的新版本,也不确定是真是假,但依然选择先继续讲下去。

马小军的主观记忆被情感操弄、影响,导演意图将观众阻隔在客观事实之外。

马小军到底是如何与米兰相识的?真的有于北蓓这人吗?

那段仿若四下无人时,米兰似是凭空出现,而后马小军扑上前意图强奸的戏码是否为真?

细究各种问题令人浑身鸡皮疙瘩,事件的真假暧昧不明,如同灿烂阳光的光晕,致使视线内的所有事物都糊在一起。记忆欺骗,幻想诚实,客观事实则不知下落。

唯一确定真实的,只有马小军的念想和欲望。

大家经典补完后,肯定会有数种解读产生,而这也正是观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时的最大乐趣。

如果说有人的青春即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注定有人要承受另一面的晦暗。

马小军青春里的爱情从被于北蓓戏弄萌芽,从偷偷撬开米兰家的门锁后深根;刘忆苦、刘忆甜、大蚂蚁和羊搞,这群哥们是其年少时的好玩伴,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和米兰天天见面,甚至约到家里聊天,同时也可以为了替伙伴出气到桥下斗殴。

然而,到了电影最后段,成年的马小军道出回忆里的于北蓓和米兰熟稔的从来就是刘忆苦,而非他自己,他以为自己是主角,但现实却是别人青春里的配角,只能活在灰暗的阴影里。

人有时候会忽略、遗忘甚至随着时间流逝而美化过往的回忆,失了色彩的青春总想为其上染料。

诚如电影的最后,马小军无助的游到泳池边,在水里看到伙伴们伸手援助,浮上水面,迎来的却是一阵无情的踩踏。

除了灿烂阳光和姜文的磁性口白之外,配乐《乡村骑士间奏曲》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第三宝。作为电影的灵魂配乐,《乡村骑士间奏曲》陪伴观众走过马小军青少年时期的各种珍贵片刻,独处幻想、暗生情愫、凝望骚动。

片中挟着的《乡村骑士间奏曲》乐音时而慢悠低沉,时而高亢昂扬。不同于《愤怒的公牛》以及《教父3》里该曲所呈现的史诗氛围,《阳光灿烂的日子》添上了更多对过往回忆的美好致敬与忧愁哀伤。

在原作《乡村骑士》里,《乡村骑士间奏曲》是在马车夫阿尔菲奥与主人公图里杜决斗前(后来图里杜落败被杀)所出现的间奏曲。不只是原作,包括《愤怒的公牛》《教父3》以及《阳光灿烂的日子》,几部作品皆蕴含着某种阳刚气质、男性形象(个体或群体皆是)的殒落,并且或多或少迎来了日薄西山的悲剧处境。

说曲子浪漫也好、煽情也罢,不可忽略的是,隐匿在这些外显情感之下的,《乡村骑士间奏曲》独有的衰弱败亡以及无奈悲情。

影片最后一幕,随着《乡村骑士间奏曲》扶摇直上,马小军也缓缓登上跳水台。高高坠下,水花四溅。在一次次拒绝相助的踢击后,泳池重回平静,水光粼粼。

泳池里的少年马小军载浮载沉,在人际意义上彻底溺亡。阳光灿烂归灿烂,可用“诅咒”来形容似乎也并不为过。

彩色的少年时光变为黑白的成人世界,城市剧变、时代更迭——过去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而未来的太阳依然会照常升起。

最后我想说,我们重新看《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我们是不是需要将这部电影放在历史具体脉络中来去重新深度感受。让观众学习用一种探寻更多的生活实践精神,具企图心的打开更多的对话情境,让电影亦不将只是一部电影而已,电影呈现的内容亦不只是一种单向传递,而是进行一种反覆的思考。

1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