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通学桥求学到净水处净心

吉利社会 2024-12-24 04:48:25

12月18日上午,应高新区“两会”、孙庄街道老区开发促进会邀请,陪同红色资源资源研究专家陈强、海安文史研究专家王益来一起赴孙庄街道学习考察。文史研究爱好者,文笔飘逸的崔静华女士应邀参加了活动。

第一站首先来到通学桥村,在通学桥村史馆,参观了村史展览。从村名由来,历史沿革,到英烈史迹,大事一览,村两委历任领导等等,都有图文并茂的展陈,村史馆的讲解员给大家做了生动的讲解。

通学桥村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红色历史积淀的村庄。通学桥很早就办了学校,一条小河阻隔了孩子去学校读书的路,于是一位乡绅为孩子们在河上建了一座通往学校的桥,名曰“通学桥”,村名由是而来。这座桥因学校而建,名气甚至盖过了学校,后来这学校就叫做通学桥学校。这不是传说,这座学校以及这座桥,到民国时期依然在。学校办得很好,王老说当年如皋县长也把孩子送到通学桥学校来读书。

革命战争年代,通学桥学校成了我党最靠近敌人据点的红色学堂,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干部,学生也成为与敌斗争的坚强战士。一时间被敌人视为眼中钉,多次围剿,都被学校师生利用有利地形和灵活战术击退。只可惜这座有着历史文化底蕴和浓烈红色印记的学校在后来的教育布局调整中被撤并。

有一回,我骑了车子到这里寻访。可惜大门关闭。我从墙外的草堆上翻墙进入学校,仔细游览了一回,才算了却一番心意。

我们来到通学桥村史馆,村里的领导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一进大门,村史馆的正中间展示着一艘“一大红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激励着每一位参观者时刻牢记党的要求,人民的期望,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努力为老区建设、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通学桥村,我们还参观了村里的文化长廊,并在长廊前与村里的同志合影留念。红色教育与传统文化濡染相结合,游览其中,是一次文化的熏陶。

离开通学桥村,我们一行前往“党的自我革命主题教育园”,这是一个巧妙利用污水净化湿地公园建设起来的主题教育公园,将水的净化与心灵精神的净化融合起来,让参观者在参观的过程中,一面观看主题展板,一面观赏水净化的过程,从而激发防微杜渐、激浊扬清的主动性、自觉性。

水流潺潺,飞鸟啾啾,蒹葭苍苍,芦花飞扬,融情入景,澄碧身心。参观着,讨论着,观赏着,沉浸其中,实在是一次难忘的廉洁自律教育。

第三站来到岚水家庭农场,这是孙庄老促会的工作联系点。农场党支部书记徐进华向我们介绍了岚水农场在发展现代农业,传播农业技术,培育新型农民,以及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公益事业,为青少年提供社会实践和红色主题教育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尤其令大家兴趣盎然的是岚水农场创建的知青文化论坛和知青文化陈列馆。

当年有10个知青下插在这里,与当地农民结下深厚感情。后来知青回城,他们回到所在的城市,进了工厂,去了机关。但他们从来也没有忘记他们的第二故乡——当年下插过的村庄。怀念那个激情燃烧的对月,关心这里的发展变化,也愿意为老区发展乡村振兴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岚水农场把握契机,举办知青文化论坛,让知青们可以回来看看、坐坐、聊聊,论坛已经举办四届了。听完介绍,大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知青文化展览室。

展陈里一个由两根木棍加一条短绳连接在一起的农具引起大家的兴趣,这个叫做“橇子”的农具是当年麦稻脱粒时捆住稻把麦把抓手的工具,简易而适用,里面藏着农民无穷的智慧与经验。

活动将近尾声,大家意犹未尽。相约着以后再来参观学习。

高新区乡村振兴老区开发促进会常务理事长吴井山,副理事长马永勤,副秘书长刘华梅,孙庄街道工作部秘书长张怀富,孙庄街道党建办分管“两会”工作负责人周世桂及通学桥村和岚水农场的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考察活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