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来自徐州的视频让人啼笑皆非:上午郑重其事地把成熟白菜种下,下午就迫不及待地把它们拔出来。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荒诞剧本,但在某个村庄,这场"白菜速生记"却真实上演了。
如果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艺术界最著名的谜题,那么这起"白菜事件"或许称得上是基层治理领域最具魔幻色彩的案例。想象一下,一群大爷大妈在寒风中忙着把白菜从卡车上搬下来,小心翼翼地把它们种进土里,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 然而不到半天,这些刚"安家"的白菜又被请出了土地,留下满地的残叶,像极了一场仓促收场的话剧。
这出白菜戏的真相其实很简单:村委会误解了国土占补平衡验收标准,以为土地上必须长着农作物才能过关。 于是他们想出了这个"种白菜"的妙计,试图在验收时给土地穿上一件"绿色外衣"。 这让人想起小时候,我们为了应付检查,总会在前一天晚上突击打扫卫生,第二天检查完,房间又会瞬间恢复原样。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简单的误会,但细想却令人深思。 为什么村委会会产生这样的理解偏差?为什么不去询问上级部门确认标准?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基层治理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政策理解的"差异化"、执行中的"形式主义"、沟通机制的"梗阻"。
这让我想起前几年某地为了应付环保检查,在马路上喷洒水雾制造"清新空气"的闹剧。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有的地方为了完成垃圾分类指标,让工作人员偷偷把已分类的垃圾重新倒出来再分一遍;有的单位为了应付节能减排检查,白天关掉空调装样子,等检查组一走立马重启。
这些看似滑稽的举动背后,反映的是一个严肃的命题:在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是否存在着过度"包装"政绩的倾向? 基层干部是否过分关注"面子工程"而忽视了"里子"?
回到这个白菜故事,虽然最终真相大白,是一场"误会",但这种"误会"本身就值得我们警醒。 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基层治理中的种种痛点:政策传达可能存在偏差,基层理解容易产生偏差,执行过程易走向极端。
这也提醒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业改革的过程中,既要制定清晰的政策标准,也要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 与其让基层单位绞尽脑汁地"演戏",不如建立更务实的考核机制,让政策落地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正如一棵白菜从种到收需要完整的生长周期,好的政策落地同样需要过程和耐心。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能够引发更多关于基层治理创新的思考,让政策执行少一些"表演",多一些真诚;少一些"速生",多一些"深耕"。
毕竟,我们期待的是一片真实繁荣的田野,而不是一出匆忙上演的独幕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