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的汉服节目《年锦》惊艳了多少人,几位表演者身上所穿的汉服展示出精美的中国传统纹样,代表了中华文明传统审美意趣。
而这几套汉服和舞台背景中不断变换的颜色锦绣华彩、绚丽夺目,整个舞台美轮美奂,让人惊叹。大红、明黄、赤黄、莲粉、素白、靛蓝……正是中国传统色彩中常见的颜色。
图源:网络
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文化,也包含了传统色彩体系,无论是服装服饰、器物装饰、绘画艺术、建筑等方面,都是传统旧时色彩表现的所在。
远在先秦之时,人们就建立了一个“五色”系统,即青、赤、黄、白、黑这五种“正色”,“间色”则是处于中间地位,两种正色的过渡和混合可以生成各种缤纷颜色,使得传统色彩体系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象。
古人们则给这些丰富多样的颜色起了很有文化味道的名称,也让中国传统色彩多了几分古意韵味。
《旧时色》一书的作者曲音是中国传统色研究者,通过对中国传统色彩中的十种颜色进行梳理和科普,并挑选出对应色彩的传统器物、服装、妆容、古画等进行展示赏析,将传统色彩的工艺技术、历史发展和前世今生的故事娓娓道来,为我们展现出一个绚丽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世界。
书中的十种颜色是白、赤、红、橙、黄、绿、青、紫、黑、金。古代的颜料是从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因此这些旧时颜色跟我们现在所说的颜色有着一些不同的定义和表现。
比如赤色,是一种浓郁而热烈的红色,远古时期的赤色则偏向于一种类似血液的赤褐色,被称作赤铁红或赤赭,正是来源于赭石,在原始时代的岩画上常常可以看到这种颜色。
在后来很多朝代的服装服饰上会使用一种浓烈而偏暗的正红色,如“红衣”会成为“绯衣”,“绯”跟“赤”的色相基本相同。
但旧时所称的“红”色,其实并不红,跟赤色不同,是偏向粉红的红色,包括了“退红”“莲红”“杏红”“浅绯”等。“退红”是指浅淡的红色,跟现在的粉红差不多。
古时候的许多服饰和器物都会用到红色,比如一些陶瓷工艺品、项链等,小孩子和仕女的服装也常会用这种颜色。
有歌词唱到“天青色等烟雨……”,那么青色究竟是什么颜色?原来旧时的青色可以指代蓝、绿或黑色,但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辨究竟是指代哪种了。
比如,“青眼有加”是黑色,“青袍”和“青花瓷”指蓝色。到了唐代以后,青色主要指向蓝色,这里面又分为深浅浓淡,所谓“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在古代,靛蓝染的工艺就十分复杂和讲究,但人们依然可以通过工艺技术创造出变化多样的“蓝”和花纹,如蛋青、天青、翠蓝、宝蓝等。
这次春节假期我去到贵州的黔东南侗寨旅游,正好看到他们特有的传统蜡染工艺,包括扎染、蓝染,就跟书里所说的一样,用植物来提炼颜料给布料染色。在染出来的布料上,色块和图案各具形态,没有一模一样的,很是特别。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审美,传统色彩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并没有因为时间而消亡,而是穿越千年时光,成为引领现今色彩风尚的一个标杆。
所以说,时尚就是一个轮回,而经典的华夏传统文化永不过时。旧时色里的学问,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