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秦始皇集全国之力构筑起来的长城,延绵数千里,历经数个朝代,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
但如果跟你说,其实这道长城对历朝历代的边防并没有太大作用,修建长城是件浪费钱财的事,你会不会觉得惊讶?
经济学博士王文剑在他的著作《透过经济看历史》一书中,就给我们算了一笔长城的经济账,并告诉我们这个事实。
对于中国历史,我们常常从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来进行回顾和分析,但也不应忘记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多历史问题,当我们看不明白时,从经济方面来进行分析,也许就能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本质所在。
作者在书中引入了一个经济学理论来解读历史——熵增理论,即把中华文明看作一个系统,不断底接受外部力量的冲击,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完成自身的更替和形塑,成为我们如今看到的华夏大地。中华文明的变化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克服“熵增”的过程。
两千多年来,中国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这些王朝在进行政治统治的同时,是如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的?
作为以农耕经济为根基的中原王朝,又是如何与北边的游牧民族共处的?长城在这其中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
中原与草原双方政权在历史上无数次的来往冲突、相爱相杀,其本质又是什么?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如何互相影响和吸纳发展,最终实现融合的?
这些问题的核心,其实都归结于一个方面:经济发展。
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王朝就不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侵扰,如何进行防御,处理草原民族的关系,解决双方矛盾,一直是每个王朝统治的重要议题和严峻挑战。
秦始皇采用了修筑长城来进行物理防御,但这座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防线,并不能有效抵御北方草原军团的入侵。强大的汉朝对于匈奴问题也依然无法妥善解决,只能软硬兼施,和亲、贸易、打仗,各种手段一起来。
后世的数个朝代,对这座长城的态度也摇摆不定,没有进行多少大规模的修筑,因为要花费的人力和钱财并不划算。草原军团的战马依然能跨越这道防线进入中原地带,中原王朝跟草原势力之间该打还是只能打下去。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北方游牧民族无法拥有稳定的粮食资源,为了生存,只能南侵。中原汉地的经济文化发达,农耕体系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生存保障,也成为游牧民族的诱惑。这种生发于生存本能的动力,是一道薄弱的长城无法阻止的。
正所谓打铁仍需自身硬,中原王朝能不能抵御游牧民族的侵袭,不在于长城修建得有多坚固,而在于自身有没有足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物资保障,以支撑足够的军事力量进行防御。这便涉及到朝廷对国家的经济管理和发展能力,通俗点来说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有钱好办事。
长城的存在,更多在于它的象征意义以及对中原统治者和民众的心理安慰作用。
书中从长城的修建问题切入,透过经济看历史,看中原王朝与草原政权的千年交锋,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各朝代从兴起到衰亡的根源所在,理解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发展与融合的核心动力和发展趋势,以及经济问题对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
作者的经济和历史专业学识功底深厚,行文流畅风趣,将历史问题和经济知识融汇贯通,进行通俗易懂的分析解读,读起来酣畅淋漓,对于一些封建王朝历史问题的梳理和分析,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读者对中国历史比较熟悉,读起来会更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