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历史之脉络,筑牢廉洁的底线。
谁能想到宣布一位副国级干部的落马,官方只用了一百六十五个字,其中还有一半是讲别人的,不过咱们都相信,一些大事往往是字数不多,却能够直击问题要害。
对于当年的京都来说,新华社爆料的消息犹如平地惊雷,给当时干部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撼动,真到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通报的主角是陈希同,大家都知道他是政治局委员,是老百姓在新闻报道才能看到人物,所以突然落马,震撼力度太大了。
至于王宝森是谁?陈希同是他的贵人,所以通常也是以陈政局马首是瞻,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就被官方一起通报了。
对王宝森感兴趣的,可以翻看之前发文。
下面就来看看,陈希同的简历,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吸取教训,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陈希同,生于1930年,病逝于2013年,安岳县人,肄业于北京大学,曾担任国务委员、政治局委员等要职,于1998年被北京高院判处十六年监禁,属于任上落马。
陈希同能够考上北大,能够官至国家级副职,这些都有一个灵活的头脑、能说会道的铁嘴相关,有着放到哪儿在哪儿发光。
在十年动荡时期,陈被视为“旧市委”的人,下放劳动。但他所受的冲击并不算太大,1971年的他变成了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两年之后又成为了县革委会的主任。
而在1979年,他又被当成被打压的干部被重新启用,一跃而坐上副市长宝座的。
最后便是如鱼得水,在52岁的时候,已进入中央一级干部的行列之中,令人羡慕。
之后就是各种履职,率团外出访问,陪同邓公视察,出席重大盛世,可谓是风光无限,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普通人的内心。
可是,1995年,其仕途之路到了尽头。
他的下属心腹在怀柔县自戕离世,就揭开了陈希同落马的序幕,很多事已经浮出水面,就看上面怎么去处理,办不办理呢。
问题很严重,已经是涉及到党纪国法了,从后来刑罚十六年来看,便不是小事情。
老王畏罪自杀了,陈希同采取的是以进为守的策略,面对江和胡,他声称要辞职,并说出理由,但是中央没有批准他离开。
老陈错误地判断,自己是“陈政局”,地位牢靠的很,没人会动他,就始终没有主动交待自己真的问题,始终没有切中肯綮。
其实,在江李胡等人与他的多次谈话中,就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但是陈一直不讲。
随着舆论的发酵,和办案人员的辛苦付出,中央最后同意了陈希同的辞呈,也许老陈也没有料到,最后会是这样的结局。
最后,就根据证据和法条,控辩双方律师庭前辩论,一切按部就班,成为既定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