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分为妈妈视角和儿子视角,本部分为妈妈视角,出处见左下角。
其实我看这篇报道的感觉是很可惜。很明显能看出赵老师的儿子资质很不错,很聪明有悟性,有机械工程天分和动手能力,是个特别好的苗子,但是赵老师没有意识到现在大城市的教育已经和当年她在小地方完全不一样了,完全撒手导致孩子一直没能建立起对学业的兴趣和自信。有人是好牌打烂、坏牌打好,赵老师是捏着好牌没打,错过了出牌的机会。当然,她意识到问题之后处理的方式是非常优秀的,可我还是好可惜啊……人都是第一次当妈妈的,能做到这样已经是99.9%的家长做不到的了。不管现在说得多么岁月静好,如果知道结果的情况下,时间倒流历史可以重来,你猜妈妈还会不会放羊式养孩子?我们接受的育儿教育是要向上托举孩子,而有些孩子需要的是接住。我老公总说我们要鸡自己不能光鸡娃,我想就是这个意思,不论是托举还是接住,都需要我们有力量
好多评论都充斥着对自己的异化,对孩子的异化。作为人是没有价值的,作为工具才有价值,这个工具一定要比其他人赚的钱更多,社会地位更高才有价值,才算活得正确。从来没有人想过,按照自己的喜好,过自己想过的一生,这才是人活着最大的幸福。把妈妈对儿子的心思写透了[微笑R]我跟儿子的相处也是一样一样的,儿子的成长需要陪伴要有耐心,顺势而为,尊重且相信他,选择成为一个快乐知足且有爱的人与选择成为学霸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挺喜欢这篇文章的,也不觉得可惜。我经常看到一些有钱人家或者高知家庭孩子不太擅长学习,于是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把孩子送去上国际学校,再出国镀金,这当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甚至是大家认可的一种“成功”。只是我觉得家庭已经有那么强的托举能力了,居然还要孩子去走一遍流水化的流程让别人“认可”自己的“成功”,这并不是我希望的家庭教育。我理想中的家庭就是家庭的托举可以让孩子尽量没有心理负担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孩子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尤其是可以放平自己的心态,不会因为的父母阶层产生落差,在这之上生活还能自立是最好的。
这可能和我的大家庭也有关,往上数到太爷爷奶奶那辈,我们家族出过当官的,有过书香门第(当然这些后来都没落了),出过参军长征的,出过国营车间厂长,出过大学教授,也有人做小职员,有人做自由职业,有人做翻译,有人做流水线工人等等,过年聚在一起大家从来也不会以对方的阶层来评价一个人,而是看对方过得好不好,工作开不开心,生活是否满意。感觉这才是大家追求的。血脉传承下来或许起起落落,能好好活着大家就很满意了。
这个妈妈已经算不错了,这种双教职工尤其是大学老师的“高知家庭”很多本身也是优绩主义的绝对信奉者,对成绩不好的孩子非常冷漠,她最开始没有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进行有效的指引,但起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独立的人,虽然社会普遍会给予孩子即使有很多心理问题但取得了更高学业成就的家长更多赞扬
赵冬梅老师看的真的太透了,像她这样的精英知识分子接纳了孩子的平凡,也愿意接受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去过一生,而不仅仅是只期望孩子承袭自己的荣光。也许她在研究历史时看过了太多的繁华如梦,转瞬间灰飞烟灭,已经看穿了理解了人在大环境下的一切行动背后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对于自己的孩子,她理清了她投下的寄托和一个人本身的样子。
从孩子一点点小我就告诉她,妈妈爱你是因为你是我生的,而别人家的孩子是别人生的,跟我没半毛钱关系。我又告诉她,你是老天爷给我最好的礼物没有之一。一路走来,这个孩子自主自立,从一年级开始书包自己收,作业自己对。我的理念就是,与其鸡娃不如鸡自己,娃不可控但自己可控。于是,当娃在学习的时候我也在学习,当娃在摸鱼的时候我还在学习。也不说她,但明显感觉她摸的很心虚,很快又继续开始学习。升初一,娃遇到了各种困难,我们陪着她分析,应对,反复调整。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有的时候是崩溃的,但我跟她爹反复强调,我们是成年人,保持情绪稳定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只有我们稳住了,娃才能稳住。有很多妈妈问过我如何教育孩子。我就一句话,养孩子如同小马过河,大家都是摸索着一步一步来。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你得先学着去读懂你的孩子,才谈得上引导你的孩子。
父母还是能托底的才可以这样。家里有车有房有资源,孩子生活在中产以上的社会网络里,父母有养老金,怕什么呢。放在农村,或者降低一两个维度,吃穿都愁,早就进入工地搬砖讨薪欠债打工体系了。
鸡娃卷娃托举孩子有太多榜样和途径可参考可模仿,而如何接住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很难的功课。这篇文章妈妈的云淡风轻背后,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心力才真的接住了孩子。很多人走在人生路上,不仅前路渺茫,还没有退路(父母没办法接住孩子),这才是人生的悲哀。
“一个人的理解力是和他受过的苦难成正比的。一帆风顺的人一般都缺乏对自己挫折的理解和对他人真切的同情。”深有同感。
我家宝宝同年出生人口已经降到1000万以下,好奇再过几年的的教育生态会不会好一点。听过很多父母的分享,感受到现在教育有多卷了,已经准备好再学一遍教材,准备好替他写作业了。
绝了,这才是人的活法,而不是鸡娃的活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一个鸡娃出来。人们要想达到金字塔的顶端,可以是天赋,也可以是努力,越是依靠天赋力量达到的这类人,越会看中天赋的重要,说白了,就是你没有极好的智商,就不要去往那里奔。天赋越高的人,才越能看出来你没天赋。而依靠努力的人则需要时间和意志力的堆积,这也不一般,打造一个看起来可以毫不费力的宫殿。这其中会有多少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不得而知。我落泪的一句话,“你想好了,要你想谋求文凭,你就横下一条心来,把苦吃下去,回去上学。但你说,咱不要这些了。你得保证:将来有一天,跟他们再坐在一个桌子上,你不能自卑。”[哭惹R][哭惹R][哭惹R]
感觉拐着弯在推脱责任,什么不鸡娃,她压根是没在学习上上心,小的时候交给长辈带,人没了才自己接手,说是教了礼仪,所以呢,学习上的好习惯有好好培养吗,孩子的兴趣有找好的老师给充足的资源满足吗?就算提倡自由式教育,作为家长至少把教材内容、考试难度和升学制度好好了解一下啊,再不然和老师学校多练习也不至于到这时候才知道有麻烦……他们何止是对孩子教育放养,完全是对整个学习人生傲慢又忽视
我会被文打动 #我独自在高塔种田# #全职读者视角# #教育# #亲子# #母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