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问题,读懂中国政企数字化所面临的难题与契机

恨寒聊财经 2023-01-18 08:28:13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其他原因,给全世界带来了动荡和不确定性,而在这种不确定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确定因素,推动了由中国带头的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政企数字化已然成为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

但对于政企单位来说,在着手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前,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答,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

加速数字化转型,才能获得新动能

2020年,国务院首次将数据写入政府文件,明确了其第五类生产要素的地位。数据已经成为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传统经济增长要素之外,新的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变革的核心要素。换言之,在这场数字化浪潮当中,谁掌握了数据,谁就能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如今,中国政企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是自身动力,第二则是外部压力。

中国政企,特别是政府部门和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还处在萌芽和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借助数字化的手段,来提升和创新现有的运营模式、管理能力,从而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和企业发展新动能。

比如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前机场的230多个可用机位里,廊桥机位只占1/4,剩下的3/4都是需要旅客坐摆渡车才能登机的远机位,导致旅客体验并不好。

而在牵手华为云进行全量全要素的数字化转型之后,深圳机场的廊桥利用率就提升了10%。这10%就意味着每年能让260万人省去坐摆渡车的麻烦,大大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感。这种业务上的效率提升和创新,正是中国政企数字化转型的内驱动力。

另一方面,政企的外部压力则来自于政策号召、科技发展以及疫情影响等几个方面。在这个数字化的浪潮中,没有任何一家政企能够逃避,要么跟随数字化转型的大势扬帆远航,要么就逐步丧失竞争力最终成为“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

照搬互联网经验不可取,中国政企急需新学习对象

解决了“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国内政企遇到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数字化转型”。根据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显示,各类企业向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价值1.7万亿美元的行业,但70%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比如说2018年,浙江某大型传统制造企业启动中台项目,试图通过这种数据、技术和业务流程的全面统一建设,来完成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撑集团未来5年的发展。

在该集团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数据孤岛问题,同时也缺乏治理,甚至连最基本的用户账号统一都没有实现。这样的集团听起来是非常理想的实施中台的场景,但最终该项目于2019年底被叫停,负责项目的CIO引咎辞职,集团临时启动了一个“拆除中台”的项目作为收尾,而计划中的数字化转型并没有能够实现。

实际上,中台的灵感来源于芬兰的一家游戏公司Supercell,Supercell通过数字化的管理、运营方式在短时间内制作了多个爆款游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对这种成功进行简单粗暴的模仿并不可取,尤其是对于传统的政企单位来说,从制度到管理都和互联网企业有着天壤之别,照搬互联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式并不可取,但慢慢研究数字化转型方案又会错失先机,因此国内政企数字化转型迫切需要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云计算厂商。

数字化转型之路,中国政企正在看向HAT

要聊能够国内推动政企数字化转型的云计算厂商,我们首先要将目光聚焦在几个国内头部大厂上,一方面他们拥有更强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另一方面这也是他们追求业绩增长的必然需求。

赛迪顾问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达到653.6 亿元,同比增长42.3%,远超国际同期9.2%的增长水平,而政务云市场上也涌现出华为、阿里、腾讯等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厂商。

刚才我们说,照搬互联网模式进行数字化转型并不可取,中台项目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但阿里、腾讯等头部玩家,能够把自家的云计算业务推广开来,显然是有更多基于本土政企真实需求的思考。前者在疫情中靠办公软件钉钉打开了市场,连接数百万公务员、上亿学生进行办公学习;后者则依托QQ时代积累起来的音视频能力,通过企业微信拥有了直接触达数亿消费者的能力。

当然,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华为云。依靠在政企领域摸爬滚打30年的经验积累,To B基因贯穿了华为从产品研发到销售到运维再到支持的整条链路,这让华为云从骨子里就更善于做企业级产品。历经两三年迭代的华为云在2020年涨势明显,增速高达168%,成为中国前二、全球前五的“一朵云”。

随着云原生2.0的时代加速到来,全面云化和全栈智能已经成为实现政企数字化治理的基石。但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政企客户上云正在走进深水区,对提供云服务厂商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华为、阿里、腾讯组成的HAT阵容,最近也在积极调整应对策略,谁能够在政企市场上杀出重围,也将成为未来的最大看点。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