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检查考核的频率和复杂度也在不断攀升。这本是为了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但现实中,过频过繁的检查考核却成为了一种负担,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更消耗了行政资源,甚至消磨了基层干部的意志。
我们常说,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则是这“最后一公里”的铺路石。他们承担着大量具体而繁重的工作任务,需要的是支持和理解,而不是无休止的检查和考核。然而,现实中,一些基层干部为了应对频繁的检查考核,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纸面上“做文章”,这无疑是对他们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消耗。
检查考核本身是一种监督机制,旨在发现问题、推动工作。但当它变得过频过繁时,就容易演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甚至滋生出官僚主义。这样的检查考核不仅无法真实反映工作情况,反而会让基层干部陷入疲于奔命的境地,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华社的评论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核心:检查考核过频过繁是党中央重点整治的问题。确实,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上级部门。上级部门应该明确,检查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而不是成为工作的负担。
为此,上级部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精简检查考核的流程和内容,避免重复检查和过度考核。其次,要注重检查考核的实际效果,而不是仅仅看重纸面上的材料。再次,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和支持,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和有利于创新的工作环境。
同时,基层干部自身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形式主义所困。他们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检查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作为态度。
别让“几天一检”拖累基层,应该通过优化检查考核机制,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不仅是对基层干部的关爱和支持,更是对整个社会发展负责的表现。
还不是天天检查
不干的永远没事
几天一检?我们乡里是一天几捡。
正事都没干全靠编,精力都用来打扫卫生迎检
实现理想比描绘理想实际上要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