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卒话史
“三不知”出自《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文子曰‘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孔夫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实事求是,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现如今,我们常用“一问三不知”这句话,来形容一个人无知无能。它还有一层延伸意义,即装糊涂,假装不知道,有明哲保身意味。
提及“一问三不知”,在历史上还有个故事。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独霸天下,先后掀起了争霸大赛。当时的郑国堪称“春秋小霸主”,可这种局面自郑庄公去世之后,就发生 了变化。郑国从中兴迅速衰微。
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郑国自知眼下实力不济,所以不得不向其他邻国求援,他们把目光投降了齐国。齐国很仗义,没有坐视不管,因为他们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为了打赢这场联合战,齐国派出有名的大将陈成子率军南下。然而事有不巧,当援军走到淄水岸边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汹涌的河水阻挡了大军的去路,士卒们不愿意过河。
郑国使者很是焦急,如果得不到齐国的及时救助,那么晋国很快就要攻破城池了,于是他赶紧力劝陈成子,即便再难也务必快速行进,否则郑国必亡。
陈成子知道郑国已经危在旦夕,于是他命令士兵举起马鞭,抽打马背。最终,齐军安全渡过淄水。
当晋国看到齐国大军“从天而降”时,被吓得不清,很显然,如果以一国之力抵御两国兵力,几无胜算。齐国迅速下令撤兵,郑国之围被解。
眼看到嘴的肥肉就这样没了,晋国自然不甘心。于是他们想通过制造谣言,让齐国不战自退。
陈成子手下有个叫荀寅的人,有一次,他急匆匆跑到陈将军帐下汇报紧急军情。他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荀寅,即中行文子,又称中行寅、荀寅,是中行氏卿族的最后一人,晋国六卿之一,彼时,其投奔在齐。
所谓兵不厌诈,但听到属下这么说,陈成子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出于小心谨慎起见,陈成子要求荀寅说说这个消息的前因后果。
荀寅本来就是道听途说,回答起来自然支支吾吾,根本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军情来。
陈成子此时知道这背后一定是晋国在搞鬼,但他更气愤自己的手下不明事理,不分青红皂白。陈成子怒骂道,君主说过,穷寇不追,人多不怕。别说晋国要派千辆战车,就是再多我也不会后退,你这种行为就是灭自己人士气,我要告知君主。
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谋”指谋略;“始”指起因;“衷”通“中”,即经过;“终”指结果;“举”是全的意思;“入”是解知事物之意。
荀寅很后悔,他对自己的失言羞愧难当,认为君子在说话前应该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才能去讲事情,如果这三个方面都不知道,就很容易误导别人。
而《左传》中所说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成语“一问三不知”,即由荀寅的“三不知”演化而来。
“起因、经过、结果”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三不知”,其实在古代,除了“始、中、终”三个阶段,“三不知”还有其他意思。
明代冯梦龙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说道:“桂娘一定在里头,只作三不知,闯将进去,见他时再作道理。”这里用“三不知”表示匆匆忙忙、冒冒失失。
《金瓶梅》十三回里有“那西门庆三不知正进门,两个撞了个满怀。”可见,“三不知”还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
现在说来,“一问三不知”含有贬义的意味,形容一个人对一些事不了解、不上心,进而会认为这个人不靠谱,做事不细致不严谨。而最初的“三不知”很简单,就是指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不知道。
这个故事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一问三不知”的警示意义很明显,要想对某一事物有了解,就应树立全面系统的眼光,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能道听途说,要通过刻苦钻研、用心学习,提高对事物的认知把握力,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现在就两不知:这不知道,那也不知道!
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