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学历史,总是幻想能穿越回去和这些历史名人对话,那天我被闪电击中了,我遇到了他,周公。
我的梦开始了。
我和周公进行了以下对话:
成长与早期经历我:周公,我们都知道您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在这样一个王室家庭中成长,您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怎样的呢?
周公:我自幼生长在王室,身边有父母的关爱和兄长们的陪伴。父王姬昌德才兼备,他的言行举止对我们兄弟几人影响深远,教导我们要心怀天下、敬天保民。所以,童年和少年时期,我更多的是在学习治国理政之道、仁义道德之理,为日后能辅佐父兄、报效国家做准备。
我:在您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或者事件对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周公:在我年少时,常随父王和兄长们参加各种祭祀、朝会等活动,目睹了商纣王统治下百姓的疾苦和社会的动荡,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如果不施行德政,将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坚定了我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决心。
兴周伐纣我:我们知道,后来您协助武王伐纣灭殷,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周公:在武王决定伐纣之前,我时常劝武王外伐戎夷,内抚国民,勤修国政,以承继发扬文王未完成的遗业。我以 “敬重道德,顺应天命” 的观念,为武王伐纣奠定道统基础。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我作为正使辅佐武王起兵,在孟津观兵以及牧野之战等重要战役中,都积极出谋划策,协助武王指挥作战,鼓舞士气。
我:牧野之战是决定商周命运的关键一战,据说纣王发兵七十万来抵挡,而当时周军数量远远少于商军,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周公: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纣王虽有七十万大军,但他暴虐无道,商军士卒都不愿意为他效命,纷纷倒戈。我们周军则是正义之师,将士们士气高昂,在武王的带领下,奋勇杀敌。最终,纣王逃到鹿台自焚而亡,我们取得了胜利,革殷之命,兴周之祀。
摄政践祚与平叛我:武王灭殷后不久就去世了,当时成王年幼,您肩负起了摄政的重任,这在当时应该是面临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吧?
周公:是的,武王崩逝,成王尚在襁褓之中,天下尚未完全平定,诸侯也未完全归附,局势非常不稳定。为了稳定政局,我不得不总揽百官之事,代成王摄政。但当时也有一些人对我产生了怀疑和误解,管叔、蔡叔等人甚至散布流言,说我有不臣之心。
我:面对这些流言和叛乱,您是如何应对的呢?
周公:为了保住武王伐纣的成果,维护周王朝的统治,我决定率军东征。我作《大诰》誓辞,动员出征将士的士气。在东征过程中,我们与齐国合兵,授予太公望专征的权利,共同讨伐叛军。最终,诛杀了管叔,流放了蔡叔,平定了淮夷、殷遗民的叛乱。
营建洛邑与分陕而治我:平定叛乱后,您又开始营建洛邑,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周公:洛邑地处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武王在世时就有营建洛邑的想法,想要以此来管辖新征服的殷商东部土地。平定叛乱后,为了更好地监管东方的殷商遗民和稳定东部地区,我决定遵循武王遗命,营建洛邑。
我:听说您还与召公奭分陕而治,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治理方式呢?
周公:是的,为了稳定东部新平定的殷商故地,监管殷民,我与召公奭决定在陕原树立界石,将周朝划分为东西两大行政区。从陕原向东,由我管理;从陕原向西,由召公管理。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根据东西部的不同情况进行治理,稳定周朝的统治。
制礼作乐我:周公,您制礼作乐的功绩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您为什么会想到要制礼作乐呢?
周公:国家初立,百废待兴,仅靠武力难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我认为需要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和音乐规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教化百姓,明确社会等级秩序,使国家能够和谐稳定地发展。
我:您能具体说一说这套礼乐制度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吗?
周公:首先在王位继承上,我确立了长子继承制度,避免了因王位继承问题引发的纷争。在社会等级方面,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的统治体系,将周天子视为太宗,宗亲为小宗,诸侯在其国为大宗,同姓公卿为小宗等,层层递进,形成相对严格的梯队统治制度。此外,还规定了各种礼仪规范,如祭祀、朝会、宴饮等场合的礼仪,以及与之相配的音乐。
还政成王我:您摄政七年,最后还政于成王,这在历史上是一段佳话。您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还政呢?
周公:成王逐渐成年,具备了治理国家的能力,我摄政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成王稳定政局,培养他的治国才能。所以当他成年后,我就把朝政大权还给了他,让他能够亲自主持国政。
我:听说还政后您曾遭到成王的猜忌,还逃到了楚地避难,这是怎么回事呢?
周公:当时国内有一些谗言,说我摄政时有不臣之心,导致成王对我产生了猜忌。我担心被追究问罪,只好逃到楚地。后来成王翻检府库策文,看到了我当年愿以自己身体代替他受疾的祝文,才知道我对他的一片忠心,悔恨不已,又把我从楚地迎了回来。
对时代、自身及之前历史的看法我:周公,您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您对当时的时代有怎样的看法呢?
周公: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商王朝的腐朽统治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而周王朝的兴起,是顺应天命、顺应民心的。但新王朝建立后,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才能让国家走向繁荣稳定。
我:回顾您的一生,您认为自己最大的成绩是什么?有没有觉得有什么遗憾或者失败的地方呢?
周公:我一生最大的成绩,我想应该是制礼作乐和确立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为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的政治、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要说遗憾和失败的地方,可能在处理一些兄弟之间的关系上,我没有做到更好,让管叔、蔡叔等人产生了误解,最终引发了叛乱,这是我不愿看到的。
我:您对在您之前的历史,比如夏商时期的历史,有什么看法呢?周公:夏商时期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最终都因为统治者的失德而走向灭亡。这也给我们周王朝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明白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只有施行德政,敬天保民,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国家才能长治久安1。
历史影响与后世评价我:周公,您的思想和功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您觉得您给后世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周公:我希望我所制定的礼乐制度和 “敬德保民” 的思想,能够让后世的统治者明白,治理国家要以民为本,以道德为准则,这样国家才能繁荣昌盛,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我:后世对您的评价非常高,被称为 “元圣”、儒学先驱等,您对这些评价有什么想说的吗?
周公:这些评价是后人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我深感荣幸。但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希望我的所作所为能够对后世有所启发和帮助。
我:老先生,稍等,一下,我冒昧的再问一个问题,《周公解梦》是您写的吗?
周公:呵呵,不是的,《周公解梦》并非我所写。这本书里的周公指的是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但实际上是后人借我之名编撰的。
后记: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他一生功绩卓著,对周朝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政治上,周公摄政当国,平定 “三监之乱”。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毅然挑起治国重担,却遭管叔、蔡叔等兄弟猜忌叛乱。他果断出兵,稳定局势,避免新生的周朝陷入分裂覆灭危机,为周朝延续奠定基石。其后,他大行分封,以同姓诸侯拱卫王室,加强周天子对广袤疆土的掌控,构建起相对稳固的统治秩序。
在制度建设方面,周公制礼作乐。礼,规范着君臣、父子、夫妻等不同阶层的行为准则与名分,使社会尊卑有序,减少冲突;乐,则与礼相辅相成,用和谐的音律营造庄重肃穆氛围,陶冶人心,从精神层面强化等级观念。这套礼乐制度成为周朝统治的灵魂,让华夏文明自此有了独特的文化内核,影响深远,贯穿后世数千年封建王朝。
于人才选拔上,周公秉持 “敬德保民” 理念,唯贤是举,广纳天下英才。他重视民意,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倡导统治者关怀百姓疾苦,为周朝赢得民心所向。周公的一生,以非凡智慧、果敢气魄与赤诚忠心,铸就周朝辉煌开篇,其思想、制度泽被后世,堪称华夏文明史上的璀璨巨星,为历代政治家所敬仰、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