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死窑”有多残忍?老人满60岁送洞中活活饿死,遗体被江水冲走

追风小狗 2024-10-09 18:03:57

前言

在汉江两岸,隐藏着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秘密。那些看似平常的山洞,竟然曾经是老人们生命的终点站。为什么会有人把年迈的父母送进这些洞穴?

一个出人意料的发现

想象一下,你正乘船悠闲地游览汉江,欣赏两岸秀丽的风景。突然,你的目光被江岸陡峭的悬崖上一个个神秘的洞穴吸引住了。

这些洞穴,形状规整,显然是人工开凿的,但它们的位置如此之高,如此之险,不禁让人疑惑:这些洞穴是做什么用的?谁会在这种地方开凿洞穴呢?

带着好奇心,你仔细观察这些洞穴。它们大多呈方形或上圆下方的形状,洞口大小约1米见方,刚好能容一个人进出。

洞穴内部空间不大,深度大约1.5米左右,恰好够一个人蜷缩其中。有些洞穴的洞口还留有门槛和门闩的痕迹,仿佛曾经是要把什么关在里面似的。

啥是“寄死窑”?

说起寄死窑的由来,咱们得把时间轴拉回到战国时期。那会儿,各国打仗打得热火朝天,粮食供应跟不上,国王们可犯愁了。

有个小国的国王灵机一动:老年人干不了活,打不了仗,光吃饭,不如...你懂的。就这样,寄死窑这个骇人听闻的玩意儿诞生了。

最开始呢,这些洞穴其实是好意思。有个大臣为了保护自己年迈的父亲,在山上挖了个洞藏起来,还每天偷偷送饭。谁知道这一招被别人学去了,慢慢地就变了味。

你可能会问,人家好好的干嘛要把老人送进洞里等死啊?说白了,还不是因为那会儿日子太难过了。种地的工具落后,遇上个年景不好,全家都吃不饱,更别提养活干不了活的老人了。

再加上战乱频繁,逃难都来不及,哪还有心思照顾老人啊。

你别以为这事儿只有穷人家才干。有钱人家也这么做,只不过他们的寄死窑修得好些,里面空间大些,也许还会多送几天饭。但不管怎么说,结局都是一样的。

这么残忍的习俗是怎么持续下来的呢?一方面,当时的人们可能觉得,与其看着老人忍饥挨饿,不如干脆利落地送他们一程;另一方面,长期的战乱和贫困,也让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扭曲。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寄死窑这么不人道,为什么它能存在这么久?是不是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呢?

寄死窑的消亡

寄死窑这种骇人听闻的习俗,总算在唐朝时迎来了终结。传说是唐中宗李显被流放到湖北房县时,亲眼目睹了这种残酷的做法,心生不忍,下令禁止。

不过,也有人说是因为一个聪明的老人帮朝廷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让皇帝意识到老年人的价值。不管是哪个版本,反正从那以后,寄死窑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实啊,寄死窑的消失,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有莫大的关系。农具改进了,粮食产量上去了,人们的生活也好过了,自然就不用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了。

近些年,考古学家们可没闲着。他们在湖北、陕西等地的汉江流域,发现了不少寄死窑遗址。2011年,在湖北郧县的红草崖就发现了33座崖墓,据说那里的崖墓可能多达数百座呢!

看来,寄死窑的真相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它的存在确实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人性会不会发生扭曲?我们又该如何在生存与道德之间寻找平衡呢?

陋俗还应摒弃

近年来,考古学家们在汉江流域可忙坏了。他们在湖北、陕西等地发现了不少寄死窑遗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2011年在湖北郧县红草崖发现的33座崖墓。

原文刊载于十堰晚报2012年10月14日”关于“探秘汉江沿岸寄死窑”

还有人提出,这些洞穴可能有多种用途,比如储物间或避难所。这些不同的观点,让寄死窑的研究变得更加有趣。

说到寄死窑的文化价值,那可真不小。它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存状况和道德观念。虽然这段历史让人不忍卒读,但它确实是我们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原文刊载于大河报2009-09-21”关于“湖北发现遗弃老人洞穴 古人曾经“送爹妈去死””

可惜的是,这些珍贵的遗迹正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推进,不少寄死窑可能会永远沉入水底。这就好比我们的历史书被撕掉了几页,实在可惜。

回过头来看寄死窑这件事,不禁让人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新的思考。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老年人的生命竟然如此不值一提,这着实让人唏嘘。

原文刊载于中国网2011-02-14”关于““寄死窑”的文化谜团:弃老习俗与传说”

结语

寄死窑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正进步的社会,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更要守住道德的底线。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既富足又有人情味的社会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