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答非所问的县令

贞可看历史 2024-06-03 04:34:06

在古代,有个富有的人,此人既无才学又不通晓官场的惯常用语,然而其官瘾却极大,于是便花钱买了个县令当当。上任之后,他前去拜见上司。

上司瞧了瞧他,问道:“贵县的风土状况怎样?”他回应道:“本县没有强烈的大风,也不存在刮黄土的情况。”

上司见他答非所问,甚是诧异。只得又问道:“黎庶如何?”他压根不明白“黎庶”所指何意,还以为上司问的是“梨树”,就自作聪明地回答:“梨树倒是有一些,可就是不结果实!”

上司顿时怒火中烧,大声呵斥道:“我何时问你梨树、杏树了,我问的是‘百姓’怎么样?”县令见上司发怒了,惊得一跳,赶忙回答:“白杏仅有两棵,红杏倒是不少!”

上司忍不住勃然大怒,将桌子猛地一拍,大声责骂道:“混账东西,我问的是你的小民!”县令又以为自己听懂了,急忙答道:“我的小名叫‘狗儿’!”上司气得暴跳如雷,指着县令破口大骂了许久,县令满脸通红地站在那里,无地自容。

回到县衙后,县令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要努力学习。于是,他开始了刻苦的学习之路。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他就早早起床,点亮油灯,坐在书桌前,认真地翻阅着各种典籍,仔细研读官场的礼仪规范和治理之道,遇到不懂的字词就一个一个地查字典,力求弄明白每一个知识点。他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将重要的内容工工整整地记录下来。

白天处理公务之余,他也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哪怕是吃饭的时候,他也会一边嚼着饭菜一边思考着书中的内容。

到了晚上,别人都已经休息了,他还在挑灯夜战,眼睛酸涩了就揉揉眼睛,脑袋昏沉了就拍拍脑门让自己清醒。

他还专门请了一位有学问的师爷,虚心地向师爷请教各种问题,师爷讲解时,他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点头,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有时候为了弄清楚一个道理,他会反复琢磨好几天,直到完全理解为止。

就这样,县令在努力学习中一天天进步着,逐渐褪去了曾经的无知与荒唐。

2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