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实力与业务困境的反差
华为在 ICT 领域早已凭借卓越的技术能力闻名遐迩,其在半导体制造等前沿技术上的探索也备受瞩目,自动泊车等汽车相关技术更是火爆网络。然而,在汽车业务板块,却面临诸多棘手难题。尽管车机系统体验堪称行业翘楚,但在商业推广中却四处碰壁。
车企对华为车机与自驾、三电等捆绑销售模式心存疑虑,不愿买单。华为虽拥有庞大的销售渠道网络,全国 5000 多家实体验店以及海量智能手机用户流量入口,可实际销售分润少得可怜,一台问界仅能获得 10% 的合作费用。
巨大的投入与微薄的回报形成鲜明对比,华为汽车累计投入已达数百亿,研发团队超 5000 人,而经营活动现金流和净现金状况也不容乐观,2022 年底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滑 70%,净现金同比下滑 26.9%。这种商业模式的困境,让华为汽车在盈利之路上举步维艰,且在 “活下去” 的战略指引下,试错空间极为有限,2025 年盈利目标的达成也充满变数。
(二)合作模式的矛盾与局限
华为的汽车合作模式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矛盾。其 “帮助企业造好车” 的初衷虽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陷入尴尬境地。一方面,这种模式弱化了车企在传统汽车制造中的核心地位,触动了车企对于 “灵魂” 归属的敏感神经,导致大多数成熟车企对与华为深度合作望而却步,华为只能选择一些规模较小或实力相对较弱的车企作为合作伙伴,即便如此,合作过程中也不乏抱怨之声。
另一方面,华为自身的合作模式繁多且混乱,如问界、自界等不同概念下的合作方式各异,既做整车合作又涉足零部件供应,扮演着二级供应商等多重角色。这使得华为团队不得不分散精力,奔波于不同车企的不同业务环节,如在问界汽车压铸车间管理和极狐汽车激光雷达调试等事务上耗费大量精力,无法将核心资源聚焦于技术研发与产品整合的关键领域,严重制约了华为汽车业务的高效发展。
花果山比喻背后的战略启示(一)石猴困境与华为处境类比
以花果山的故事为喻,华为如同那只回归花果山的石猴。石猴虽身怀绝技、智慧超群,但初回猴群时面临着猴群的猜忌与混乱局面。华为带着强大的技术能力进入汽车行业,却遭遇车企的不信任以及行业内复杂的竞争格局。
花果山猴群因资源匮乏、私心作祟而陷入内斗,导致花果山破败不堪;华为汽车业务则因商业模式不清晰、合作矛盾突出,在汽车市场中面临重重困难,盈利艰难且发展受阻,强大的技术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市场份额和商业成功。
(二)仙人指路与华为战略转型
仙人对石猴的指点为华为提供了战略思路。石猴需放下自身的骄傲与独占欲,将本领分享给猴群,才能凝聚力量、重建花果山秩序。华为也意识到,不能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单打独斗,而应通过出让股权等方式,与车企建立更紧密、平等的合作关系。
让同行成为投资者与参与者,共享增长收益与成长价值,以此化解车企对 “灵魂” 问题的担忧,增强合作的稳定性与积极性。同时,促使研发团队归位,明确内部职责分工,避免精力分散在非核心事务上,从而专注于技术打磨与产品整合,推动汽车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就像花果山猴群在石猴分享本领后齐心练功习武,重获生机与希望。
合资公司的战略布局与意义(一)股权出让与合作深化
华为出让股权成立合资公司,这一举措堪称破局关键。表面上是股权的转移,实则是华为对汽车业务战略的深度调整。通过让出股份,华为将同行从潜在竞争对手转变为紧密的合作伙伴,使各方利益深度捆绑。
车企不再担心被华为边缘化或失去自主性,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合作中。华为也借此机会整合资源,共享研发成果与市场渠道,共同推动汽车产品的创新与升级,实现长期发展的共赢局面,犹如花果山猴群在石猴分享本领后团结一心,共同为花果山的未来努力。
(二)研发归位与业务聚焦
合资公司的成立让华为研发团队能够回归本位。以往分散在不同合作项目中的精力得以集中,专注于自身擅长的技术研发与产品整合工作。华为可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核心技术的攻克上,如智能驾驶系统的优化、新能源技术的创新等,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与合资车企明确分工,车企专注于整车制造与生产环节,华为则在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双方优势互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避免重复劳动与资源浪费,为打造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产品奠定坚实基础。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深远影响(一)产业格局重塑加速
华为与长安等车企成立合资公司的战略举措,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格局的重塑。未来几年,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形成三大汽车集团主导的局面,且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据整体的 90% 以上。华为合资模式的推进,会促使更多车企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定位,加速选择站队。
是加入华为系,借助其技术与品牌优势拓展市场;还是坚守非华为队伍,寻求其他差异化发展路径,这将成为各大车企必须深入思考的关键决策。这一决策过程将加速产业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推动汽车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二)商业战略理念革新
此事件深刻地启示了整个汽车行业关于商业战略的思考。它打破了传统的零和博弈观念,彰显了共和博弈的智慧。回顾历史,通用电气在电力电气产业的供应链整合、亚马逊在 AWS 云计算服务的第三方生态开放以及阿里在电商领域为买卖双方搭建连接平台,这些成功案例都表明,伟大的商业模式并非追求短期的局部利益,而是着眼于构建产业生态底座,制定行业标准,实现共利共赢。
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合资探索,也将引导更多车企摒弃狭隘的竞争思维,加强合作与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链的完善以及市场规模的扩大,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源泉。
文章来源:白呀白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