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有人在题海战术中苦苦挣扎,有人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有人在网络世界里寻找认同。年轻的林嘉文,却在最好的年纪离开了人世。他留下的遗言,更是让人五味杂陈:“我这一生看透了两件事……”一个十八岁的少年,用“一生”来形容自己的过往,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绝望与无奈?
林嘉文
天才的诞生:书香门第与历史情结1998年,林嘉文出生于古城西安,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城市,似乎也赋予了他对历史的独特情结。他的家庭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外公外婆也从事教育行业。
这样的家庭环境,无疑为林嘉文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家里书好多,什么类型的都有,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科。
林嘉文家里的书
林嘉文从小便浸润在这样的书香氛围中,阅读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林嘉文读书比同龄人快很多。 或者:林嘉文读书特别快。他并非一目十行,而是善于抓取书中的核心内容,并进行深度思考。
对于其他书籍,他或许只是蜻蜓点水,但对于历史书籍,他却展现出异于常人的热情和专注。家中的历史书籍被他翻阅了一遍又一遍,短短几年时间,他已经将这些书籍的内容烂熟于心。看《百家讲坛》后,林嘉文更喜欢历史了。
林嘉文看过的书
林嘉文迷上了这个节目,因为他很喜欢专家学者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独到见解。通过阅读和观看节目,林嘉文对历史的理解日渐深刻,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
思想的碰撞与表达的渴望大量的阅读和思考,让林嘉文对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引发了他对人生和哲学的思考。
这些思考却让他感到孤独。他的同龄人大多还在关注学习和娱乐,无法理解他对于历史和哲学的热情。
爸妈和老师见识广博,但和林嘉文关注的点不一样。林嘉文很希望能和别人聊聊天,希望被人理解,可事与愿违。
林嘉文
内心的孤独和压抑,让林嘉文萌生了将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的想法。作为一个高中生,他的时间大多被学习占据,写作只能在课余时间进行。他老师慧眼识珠,鼓励他课余时间写作。这让他更有信心了。
三年磨一剑,林嘉文完成了三十多万字的历史巨著《忧乐为天下》和《当道家统治中国》。他掏腰包印了这些书,不是为了出名赚钱,而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他的想法。
他渴望与人交流,渴望得到理解和认同。
高中时期的林嘉文
名利的冲击与内心的挣扎两本书的出版让林嘉文突然火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让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天才少年”。林嘉文最近太火了,采访和节目邀约不断。这种变化并非他所期望的。
他原本只想安静地写作,分享自己的思想,却意外地被推到了聚光灯下。林嘉文一下子出名了,压力也随之而来。他还年轻,不太适应这么多人关注他。
林嘉文写的书
外界的评价,无论是赞扬还是质疑,都让他感到无所适从。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同龄人的不同,这种不同让他感到更加孤独和迷茫。学校也开始利用林嘉文的“天才”身份进行宣传,为他举办各种座谈会,让他现身说法。
这无疑加剧了林嘉文的心理负担。他不得不频繁地出现在公众场合,扮演着“天才少年”的角色。
这种被“消费”的感觉,让他感到厌倦和无奈。
种种压力之下,林嘉文的心理健康开始出现问题。他得了抑郁症,需要吃药来控制情绪。他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甚至用自残的方式来排解内心的痛苦。曾经热爱历史、热爱思考的少年,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
林嘉文
临近2016年的高考,离考试只剩不到三个月,林嘉文突然决定做一件让人大吃一惊的事儿。
今天风平浪静的,他突然跟妈说想吃饺子。母亲欣然同意,为他准备了这顿特殊的晚餐。席间,林嘉文一反常态地与父母聊起了家常,这与他以往只谈历史的习惯截然不同。
父母没看出什么不对,还觉得他变好了。吃完晚饭,林嘉文回房写了遗书,放在电脑里。这封遗书,详细地记录了他选择自杀的原因,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来源网络
我感觉未来没啥盼头,自己能走到哪,能做到啥,心里都门清儿了。话语平淡,却透着说不出的心酸。林嘉文从家里的阳台跳了下去,生命就此终结。
十八岁的他,英年早逝,令人惋惜。林嘉文在遗书里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看破红尘的感悟。他认为自己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所有可能性,人生对他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这种“看透”,更像是一种“看破”,一种对未来的绝望和放弃。
新闻资讯
他只看重成功和结果,忘了享受过程和从中学习。他或许看到了自己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也看到了自己可能遇到的瓶颈和限制。
这种“一眼望穿”的能力,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而言,或许并非幸运,而是一种负担。他无法像普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因为他已经“看透”了未来的一切。
林嘉文的故事,是一个警示。过度关注“天才”的光环,而忽视他们内心的需求和感受,可能会带来难以挽回的结局,我们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更友善、更接纳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活出精彩人生。林嘉文并非个例。
现在年轻人压力山大,学习、家庭、社会,哪方面都不轻松。他们想被人懂,想被人接纳,想活出个明白。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经常让他们感到迷茫和焦虑。
来源网络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消逝,我们应该想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社会环境的压力,还是个体心理的脆弱?是教育方式的偏差,还是价值观的迷失?
林嘉文的故事提醒我们,教育不应该仅仅关注分数和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价值观塑造。
父母应该多理解、支持孩子,帮他们变得自信、坚强。我们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更温暖、更公平、人人平等的世界。
主要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西安中学确认:17岁史学天才林嘉文跳楼身亡
天才殒落——18岁史学奇才自杀调查---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