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宿舍的“中秋诗”

百年的驿站 2024-09-14 14:47:26

不记得是1972年还是1973年了,某军管农场迎来了中秋之夜,却又阴雨连绵。不知是因为下雨还是因为节日,晚饭后,上面竟然既没有组织全连集中的大组政治学习,又没有要求以排为单位的分组讨论。于是,某知青宿舍内因疲惫不堪而早已躺在床上的四个男知青,在闲聊了一阵后,忽然有人提议:为庆祝中秋佳节,我们每人吟一句,联成一首“中秋诗”,如何?大家一致说好,于是提议者首先吟道:

“中秋佳节雨更长,”

第二个人想了一阵,不知是思念远方的亲人呢还是怎的,估计已是泪流满面,便续道:

“两眼悠悠泪汪汪。”

此句一出,立时引来几声唏嘘,于是第三个人吟道:

“圆月不知何处去,”

第四个人几乎是不暇思索,便脱口而出:

“人间喜乐在何方?”

于是足足有半个小时,再也没有人吭声;唯有室外,风雨如故。

那间知青宿舍中住的是两个南通知青与两个海门知青,其中一个姓方的南通知青还是我的好朋友。第二天,方某便将他们昨夜联句的情况告诉了我——我与他们不在一个排,只不过,与方某是经常联系的。

不知不觉地过了一年,还是那间知青宿舍,还是那4个室友,想想去年他们曾经联句拼成了一首《中秋诗》,可是,他们却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连一句也没能回忆出来。又过了若干日子,方某偶然将这情况告诉了我,我则告诉他:你们“合著”的那首诗,我已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了。

我之所以印象深刻,除了我本身特别喜爱唐诗宋词、觉得他们的这首诗倒也不错外,就是自己的一段经历:

1971年国庆节,连里宣布从1号到4号,放假四天,巧了,10月3日正是中秋节。可是上面却又规定:知青一律不得离开农场。9月30日晚上,全连集中政治学习,我坐在最后面,恰好,咱们排的正副排长也离我不远。我一边听连长作报告,一面不满地嘀嘀咕咕——因为我那在外地工作的姐姐也回家了,特别想回去与她团聚。可是正排长根本不为所动;副排长是个女知青,她突然插话说:“你只要在假期内准时回来,不影响5号的劳动,那又有什么关系?”

“哦,那好,我这就走。”她话音刚落,我就站起身,离开了会场。行李早就准备好了,往身上一背,就踏上了归程。时间是8点缺一刻,天空中还飘着蒙蒙细雨,我怕正排长阻拦,哪里还顾得了这些。倒也幸运,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吧,雨停了,那轮圆月在云层中时隐时现。可惜那时已乘不到车了,几个小时后,我又不小心踩上尖硬的石块,足底好疼——后来返回农场,有一两个月,挑担子时还受影响。偶然看到有两个人骑着自行车从我身边经过,我唤住他们,请求带我一段路,给他们钱。可是那两人下车后将我打量了一番,又骑上车走了——估计看我那副狼狈相,怕我是歹徒,不想惹麻烦吧。

风尘仆仆回到家时,已是早上4点缺一刻——农场离家大约90里路,正好走了8个小时。家人从梦中惊醒,见到我,真是又惊又喜又心疼。其实后来才知道,这根本算不了什么,有个插队的同学步行回家,花十六七个小时,走了200里路呢!不同的是,插队的同学什么时候想走,跟生产队打个招呼就行了。而农场纪律严,擅自回家,返场后得写检查,甚至还要受批斗呢。

尽管南通离农场不远,海门离农场更近。可是,那时候没有中秋假,每月10日、20日、30日各休息一天。1972年、1973年的中秋节,偏偏又不是休假的那一天。每逢佳节倍思亲,有些特别想家的,就难免“泪汪汪”了。

每次默念着几个知青伙伴们的那首诗,我都会暗自庆幸:哈哈!那个中秋节,我与亲人团聚了!

又过了数十年,在大家早已返城并退休之后,便有了上面这篇短文。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