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看了我今天的文字,关于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人格(原文见本文底部,无伴读音频),于是兴奋地给我电话,还抛出了一些问题。我进行了一些反问,而他觉得是拍案惊奇的意外惊喜,还希望我分享出来。好吧,恭敬不如从命。
第一个话题:
我们需要跳出舒适区吗?
这位朋友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是:既然改变自己如此之难,是不是应该搞个陪伴营,通过相互监督来改变自己,共同跳出舒适区呢?朋友们,你们觉得是不是应该这样呢?
而我的反问很让他惊讶:为什么要跳出舒适区呢?我的观点恰恰是:不需要挑战舒适区,而是要建立舒适区!
你应该会发现,这与主流思想完全不符,那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试想一下,挑战舒适区,不就是去为难自己与自己为敌吗,这还容易由内到外去为难别人而以人为敌。请问有多少人是成功的呢?
这根源在于:强制着去改变自己也改变别人,当里里外外全都是敌人,这必然导致意志力透支,这就像强迫新手跑马拉松,于是很容易就知行相悖而打回原形,而这恰恰正是这位朋友的痛点。
那么什么是新的舒适区呢?我会放到最后来揭开面纱。在揭晓答案之前,先来说说第二个话题——什么是元认知。
第二个话题:
什么是元认知——爱自己!
元认知就是决定其他一切认知的底层认知。对于个人来说,元认知就是如何找自己爱自己。请注意: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世界。那么什么又是找自己爱自己呢?
我们在此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角:
第一种是固定型人格。不承认自己是变化发展的,于是很容易把自己当做婴儿来喂养,所以不允许雨打风吹;
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也就是相信自己是成长变化的,把自己看做一直在长身体长智慧的少年,于是愿意承认自己会犯错,并把犯错与磨难当做自我成长的营养品。
这两种看待自己的不同认知,就是元认知。而这种元认知,会决定我们对外界的几乎所有感知。而这接下来就是我要说的第三个话题:是感知决定认知,还是认知决定感知?你说呢?
第三个话题:
感知决定认知,认知决定感知?
先说说固定型人格,是如何用感知来决定认知的。
因为一成不变的看自己,就只能假设自己不会犯错,才能避免自己看不起自己。于是这种深层次的心理根源,就会产生种种外在表现:
首先是排斥异议。因为设定自己不会错,于是听到别人的批评建议,就会觉得是否定自己,就会条件反射式的厌恶抗拒,这就是感知。
其次是拒绝创新。因为自己不能错,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拒绝创新和尝试,照抄别人的答案来求同,不相信世界还有另一种可能,于是先行扼杀了自己的内在创造力。
讲到这里,你会觉得这就是感知决定认知,但你真的确定吗?是的,我们往往把封闭式的自我保护当做爱自己,严重的还会催生弱者思维甚至受害者心理,觉得所有的问题都是外部的。而我们多数人,都是用这种爱自己的感性需要,来决定外界是敌是友的认知,这就是所谓的感知决定认知。
但真正存疑的是:到底什么才是爱自己呢?自我封闭甚至坐井观天地爱自己,就是爱自己吗?
何为爱自己,就是元认知,而这认知决定了感知。如果我们突破了旧的认知,会不会得到完全不同的感知呢?
所以下面需要说说成长性思维。
因为相信自己是在成长的,并且往往是在犯错中成长,自然就不会假定自己不会错。于是就会把别人的不同意见,也把生活中的磨难痛苦,都当做促进自我成长的营养品,因为由此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于是感受到的是欣喜而非厌恶。
但我还想说,这一开始仍然更多是认知,感知上的痛感还是存在的,所以这仅仅是第一步。真正重要的是,只要坚持这种认知,让自己获得了成长,在生活中走向顺境,换句话说得到了好处,而这种好处的体验就是感知。
我们还会意识到,是我们的新认知获得了这种新感知,并且这种新感知的愉悦度远远超过旧感知,就像爬山登顶的快感。
于是下次你再面对异议和痛苦时,你就不会再有那么多抗拒了,你会像一个登山者那样去追问——还有吗,让暴风雨来得再猛烈些吧,你会带着兴奋感和好奇心去迎接未知,这会形成你新的条件反射。
这就是认知先决定感知,然后感知来强化认知,到最后你分不清这是感知还是认知,因为感知认知已经融为一体,而你已经焕然一新!
好了,说到这里。终于回到最初的话题:什么是新的舒适区?爱自己,不就是新的舒适区吗!
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什么才是爱自己的元认知,并且在爱自己中真正找到愉悦感和成就感,这不就是感知与认知的融合,这不就是新的舒适区吗?
总结:
如何爱自己,是一切的解答!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回头看这位朋友最初提出的设想:创建一个陪伴营,用相互监督来相互成就。现在你会怎么来看这个方法论呢?
至少我对此是存疑的:因为如果没有建立爱自己的元认知,这就会变成学别人而不是做自己,相互监督就会变成相互为难。而这种相互为难又能坚持多久呢,这是不是多少有些反人性呢,请问这是不是你当初放弃的根本原因呢?
想想吧,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呢,这知行相悖的根源是什么呢?用阳明先生的话来说,根源在于知得不够真切!
而所谓知得不够真切,我认为就在于没有建立爱自己的元认知,于是学到的所有外部认知,都是抄别人的伪认知。
所以我经常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需要一味去找方法论,世界观会帮助你自然得到方法论。如果没有建立世界观,却去寻求方法论,就像相互监督也只是方法论,结果就会变成缘木求鱼的为难自己。
所以去重建爱自己的元认知吧,在真正爱自己中收获真的好处,这就是构建新的舒适区,你的改变就会来得自然而然。而这就是新的顺应人性尊重人性,这可能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之道。这人生啊,说到底了,不就是自求圆满取悦自己吗?改变,为何不从取悦自己去重新出发?而所有的关键问题,都取决于这个元认知:什么才是爱自己?你说呢?
附录:
成长型思维VS固定型人格
很多人都把自己成年后的遭遇,归结于原生家庭的问题,觉得自己无能为力都怪命。并且还把这种宿命论,自我安慰为顺其自然。
然而我想说,顺其自然和接纳无常,不是宿命论,而是与世界和解,是积极而非消极!
真正的宿命论,是把所有苦难都当做别人的原因,反正都没自己什么事儿,这某种意义是逃避自我的责任,宿命论是逃避者的最好借口!
而这种逃避自我责任的思维,形成了拒绝成长的固定型人格,也构成了自身的历史困境,于是老是原地打转和恶性循环。
而要真正打破命运魔咒,需要与固定型人格相对应的成长性思维。
什么又是成长型思维?
这在于对“何为我”的理解,也在于对“时间”的理解。
从哲学心理学来说,到底什么是我?能够旁观自己的那个人,恰恰才是真正的我。困在当局者迷中的我,恰恰不是真正的我。
如果我们能够旁观自己和时间,就会发现:我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我就在每一个当下,我此时的所思所想所行才是一切。
如此一看,你还会发现:过去受过的苦和踩过的坑,其实并没有那么痛。反而是来成就今天的我,并推动我走向明天。
我们总是在找自己,可是哪里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等着我去找呢,如此人生不早就见底了吗?
如果你愿意承担起自我责任,你终会发现:所谓的我,到底是那么固定不变的那个我,还是那个始终保持成长的我呢?这个选择往往决定结果,这一切都取决于是否愿意承担自我责任。
外面没有别人
是用成长型还是固定性思维来看自己,这由内到外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
如果我们愿意对自己负责,并用成长型思维看自己,那么我们会结交直言不讳的良师益友,也会拥抱观点不同的事业伙伴,真正在管理中学会无异议不决策。如此即便是那些心怀恶意的批评,也可能推动我们成长,这是老天借对手之手来帮助我们。
而如果我们是用固定型人格来看自己,把自己当做不需要长大的婴儿来喂养,这本质上已经是弱者甚至受害者思维,那么我们就会把所有不同观点都当做人身攻击。于是不看观点对错只问对方发心,但我们偏偏不是对方肚子里的蛔虫,还把注意力放在最不重要的事情上,却认为这就是善待自己。于是结果呢,只会加剧自身的固定不变和原地打转,这算不算虐待自己呢?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个孩子,我们是把Ta永远当做婴儿来喂养,还是和Ta一起共同成长?是用固定型人格还是成长型思维来看自己,这决定了雨后能不能见到彩虹。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