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进《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五五说文化 2024-03-10 00:59:33

百岁老人的传奇人生

今年的1月27日,百岁老人杨苡奶奶永远的离开了,这位与五四运动同龄的老人,曾经打动过我们的文字《呼啸山庄》《永远不会落的太阳》等等出自她的笔下,杨苡翻译的首部作品是《呼啸山庄》此前它一直被译为《咆哮山庄》但杨苡总觉得缺点味道在风雨交加的一天雨点打在玻璃上,狂风呼啸而过宛如书中的主人公在窗外哭泣,杨苡灵感乍现提笔写下“呼啸山庄”这一绝妙的译名。而这个译本几十年来反复再版为无数国人打开了世界文学的大门。

杨苡说,她最喜欢的翻译风格,就是遵循原文的语言特色,传达原文作者的写作风格。她说:“‘信’就是要尊重作者的文字,你不能改来改去,‘达’就是让别人看懂,我翻译《呼啸山庄》的时候,正好有同事来,我说你听我念,你听懂没有。”足以看出杨苡先生对翻译的孜孜追求。

我们在这本《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看到了杨苡先生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她在用这本口述自传的方式记录着生命旅途。她的一生历经百年,经历了很多人、很多事,好在杨苡先生记忆非常好,能忆起很多的事儿。

杨苡在出生在天津,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对于父亲的形象也是靠着家里人闲谈中拼凑的。她的母亲是姨太太的身份,当时要供家里男孩读书而被卖给杨家做妾,刚进杨家时才15岁,父亲教母亲读书写字,母亲生了三个孩子,哥哥、姐姐、杨苡,大户人家庶出地位相对低,父亲的去世是杨家败落的转折点,加上三叔私贩盐的钱因船翻打水漂,受母亲的影响,在母亲看来只有上学才能有出息,当时读的教会学校,也正如此,哥哥出国留学,姐姐也读了研究生。杨苡从小就表现出了艺术天分,喜欢绘画、刺绣等。

她与巴金之间关系也是让人羡慕的。她的哥哥喜欢胡适,姐姐崇拜冰心,而杨苡则崇拜巴金。杨苡看过许多巴金的书,《家》《雾》《雨》《电》,不光是小说,巴金编译的《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蒲鲁东的人生哲学》也看。在十七岁那年正赶上一二·九学生运动时期,她身体的一批批中学生投身到救亡运动中,而她却不能做,只能旁观很是苦闷,亦把他当做兄长一样,哥哥出国留学,他也代替了哥哥,她给巴金写了第一封信,倾诉心里的苦闷,巴金很快就给她回了信,不时地鼓励这个苦闷的小女孩,告诉她未来总是美丽的。随后这位伟大的作家与这个小女孩通上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信。1938年7月,杨苡离开天津去昆明的西南联大读书。不久,日寇进占天津租界,母亲就把杨苡的存信给“处理”了。这其中包括从1936年到1938年期间,巴金写给她的十多封信。八年的抗战让杨苡的生活颠沛流离,不停变化的生活让她又丢失了几封巴金的来信,这让杨苡痛心不已。

在书中还讲到在西南联大的故事,喜欢联大的自由、宽松的氛围,我们记忆深刻的往往都是一些小事,在那里杨苡回忆着与各个名家的联结,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了杨苡先生的经历以及她的个性,所受教育和教养。

这本口述自传我们看到了在她经历过的形形色色的人的身影,以及这些人身上所发生的事,她曾说过:“人生值得一过。” 百年风雨,闲暇之余,我们不妨看看此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