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手机摄影(72)你会手机摄影后期制作吗?图文解析后期修图技巧

闲人摄影有技巧 2024-12-31 17:20:54

摄影后期制作(也称:后期修图),是指在完成前期拍摄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图片工具(如:电脑PS工具,图片APP等)对图片进行再处理调整的过程。是摄影创作中一个重要且很有必要的组成部分。

秋野小影(手机摄影)

摄影后期制作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对前期拍摄片子在色彩和饱和度,明暗对比,降噪与锐化等方面进行精细的校正与提升。让主体更加清晰明锐,色彩更加自然真实,光影更加细腻丰富,画面更加纯净通透。

秋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从摄影创作层面上说,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是互相关联的。前期拍摄是基础,后期制作是对前期拍摄的弥补与提升。有经验的拍摄人,许多时候在前期拍摄时,就考虑到如何通过后期制作来进行完善的可能了。(这篇文章分享的摄影后期制作,是从摄影创作层面上进行的。摄影后期的创意制作不属于文章分享范围)

四月(手机摄影)

手机摄影后期制作,可以通过电脑PS工具进行。也可以通过相关的手机图片处理APP,或是手机相册自带的“编辑”工具进行。对于许多因为智能手机而喜欢上手机摄影的爱好者来说,手机相册自带的“编辑”工具,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场景手机拍摄图片的后期制作了。

入夜时分(手机摄影)

要掌握好(手机)摄影后期制作技巧,就有必要了解一些图片后期制作中常用的工具(暂且这样称之)特点。如:高光/阴影,色阶(白色色阶/黑色色阶,色彩饱和度、降噪和锐化等等。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图文解析通过手机相册自带的“编辑-基础-增强”工具(以某米K40为例),进行手机摄影后期制作的主要操作步骤与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示意图021:打开手机相册图片,选择编辑菜单进入:基础--增强

1,手机摄影后期制作的前期调整。改善画面高光部位和阴影部位的明暗度与质感的工具:阴影/高光,白色色阶/黑色色阶。

示意图001:后期制作的前期阶段,几款常用工具

1-1,“高光/阴影”工具的特点与后期制作目的。“高光”,指的是画面最亮的部分,也就是受光照强度较高的部位。“阴影”,指的画面最暗的部分,也就是光线被场景物遮挡,在背面形成的暗黑部分。 如下面图例

示意图006-1:高光/阴影示意图

“高光/阴影”工具调整的主要目的:降低高光部位的明亮度,让细节与质感呈现。增加阴影部位的暗黑度,形成较好的明暗对比效果。

玉兰花(手机摄影)

“高光/阴影”工具特点:调整目标以明亮高光(或是暗黑)为中心点,局部性较强。如下面图例中的右图。

示意图006:高光工具调整示意图

示意图006:高光调整示意图

在上面图例(示意图006)中,太阳为画面中的高光部位。“高光”数值的增加或是减少,只是改变了高光部位(太阳)与周围的明亮度。阴影部分几乎没有因为高光部位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春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高光”工具的适用场景:非常适合有针对性的对画面中的高光部位(如:明亮的花草和其它场景物)进行调整。通过减少“高光”数值,降低高光部位的明亮度,将高光部位的细节和质感尽可能的呈现出来。

示意图023:减少“高光”数值,将高光部位细节与质感呈现出来

示意图007:阴影工具调整示意图

示意图007:阴影调整示意图

示意图007中,灯柱和楼房背光处为阴影部位。“阴影”工具数值的改变,只是增加或是降低了阴影部位与周围的暗黑度。高光部分也是没有因为阴影部位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四月(手机摄影)

“阴影”工具的实用场景:通过减少“阴影”数值,增加阴影部位的暗黑度,突出明暗对比效果。如:手机暗黑背景的拍摄等。

示意图007-1:减少“阴影”数值,增加阴影部位的暗黑度

1-2,“白色色阶/黑色色阶”工具的特点与后期制作目的。可以通俗的理解为,“白色色阶”是画面中含有白色元素部分,呈现较为明亮的区域。“黑色色阶”则是画面含有黑色元素部分,呈现为较为暗黑的区域。如下面的图例

示意图027:白色色阶/黑色色阶的区域示意图

“白色色阶/黑色色阶”工具特点:调整目标是以画面明亮(或是暗黑)区域为主的。范围较为广泛。调整力度较小,效果柔和细腻。这一点与“高光/阴影”工具有所不同。如下面的图例:

示意图022:高光,以点为主,效果生硬。白色色阶,以面为主,效果柔和

示意图008:白色色阶的调整效果

示意图008,白色色阶的效果

示意图009:黑色色阶的调整效果

示意图009,黑色色阶的效果

“白色色阶/黑色色阶”工具的适用场景:是非常适合与“高光/阴影”工具相互结合、互补使用的。在先期的“高光/阴影”调整的基础上,再发挥“白色色阶/黑色色阶”的细腻柔和的特点,将画面主体的明亮部位的细节与质感进一步的呈现出来。增强明暗对比效果,提升画面观赏性。

示意图025:两种工具相互结合使用的效果示意图

(题外话:在电脑PS工具上进行后期制作时,前期调整的第一步,也是以PS工具中的“阴影/高光”进行的,然后再以“色阶”进行细化调整的。手机后期制作的前期调整步骤,也是这样进行的)

示意图024:后期制作,前期调整顺序示意图

2,手机摄影后期制作的中期调整。精细调整画面色彩的工具:色彩饱和度。这是影响画面色彩呈现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示意图002:饱和度工具

色彩饱和度工具的特点:饱和度越高,色彩就越鲜艳,画面会显得生动;饱和度越低,色彩就越接近灰色,画面则显得较为平淡。如下面图例

示意图011:增加与减少饱和度,画面观感不同

色彩饱和度的调整要点:避免过度的色彩饱和度。适当的饱和度,可以让画面色彩鲜艳生动。而过度的饱和度,则会引起色彩溢出而变得混浊。影响了主体的质感体现,降低画面整体的通透感与观赏性。(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示意图026:避免饱和度过度

需要留意的是:不同的拍摄场景画面,后期对饱和度的调整力度也会有所不同。如:拍摄大场景的风光摄影时,后期制作可以适当提高饱和度,让画面更加显得鲜艳生动。

山里的冬天(手机摄影)

而在拍摄一些中、小场景画面时(如:花卉摄影,微距摄影等)。后期制作对饱和度的调整,则需要严格把握:“宁可略欠,也不可过度”。这是因为,过度的饱和度(即使是稍微过度),都有可能对主体的细节与层次,质感和色彩的呈现造成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逆光(或是侧光)下的手机花卉摄影和微距摄影。

夏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3,手机摄影后期制作的后期调整。提升主体清晰锐利,美化画面视觉效果的工具:降噪,清晰度,锐化。

示意图003

3-1,“降噪”工具的适用场景。画面中的噪点,通常是拍摄(局部)场景因为光照不足,曝光欠缺等原因,导致照片上出现粗糙的颗粒而造成画质不细腻的现象。降噪的调整,便是通过“降噪”工具的使用,弱化与减少画面中的噪点,让画面显得清晰的过程。

示意图012:降噪过程示意图

明度降噪,指的是弱化和减少画面中的明亮区域的噪点。即弱化一些不带有色彩、类似黑白颗粒的噪点。色彩降噪,指的是减少和弱化画面中的噪点,改善画面的画质和色彩的呈现。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降噪,是后期调整阶段不可缺少的环节。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摄影图片的后期制作。在前、中期的后期制作基础上,进行对画面的“降噪”处理,可以有效提高作品的画质和观赏性。

夏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秋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需要注意的是:降噪处理不可过度。过度降噪处理,容易导致主体细节与质感的丢失和色彩的失真。

夏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3-2,“清晰度”工具的适用场景。清晰度指的是画面影像上各细部纹理与边界的清晰程度。

示意图013:清晰度工具效果示意图

“清晰度”工具,常用在手机的花卉摄影,微距摄影等的后期制作中。适当的使用“清晰度”工具,可以有效提升与丰富画面主体的细节和质感的清晰呈现。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3-3,“锐化”工具的适用场景。锐化的目的,是让画面景物的边缘看起来更加清晰和锐利。

示意图014:锐化工具效果示意图

锐化,也是后期调整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适用于大多数的摄影图片的后期制作。通常情况下,“锐化”工具的使用,是后期调整中最后一步的操作。完成了“锐化”,也意味着完成了后期制作的全部过程。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锐化处理不可过度。过度锐化效果,容易让场景物的边缘,过于锐利突起而显得失真。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冬野小影(手机微距摄影)

4,手机相册“编辑”菜单中最为基础,却是不常用到的调整工具:曝光,亮度,对比度。(这里仅对我个人而言点)

示意图004

这是与我个人前期拍摄的习惯相关的。不论是以往单反相机摄影,还是现今手机摄影。我个人都喜欢在前期拍摄时就尽量掌握好曝光组合。这也是我在手机摄影中一直强调的主动介入测光取值的原因。同时,40多年的摄影与后期制作(胶片时期的黑白暗房制作和数码时期的PS工具使用),也让我潜意识的有了在前期拍摄时,就考虑到如何通过后期制作来进行完善的习惯。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前期拍摄中把握好对画面高光(阴影)区域的曝光,后期制作也就会变得轻松且容易多了。

示意图020:前期拍摄的基础(原图),让后期制作变得简单起来了

相对于“曝光,亮度”工具,“对比度”工具在手机后期制作中用到的可能性还会多一些。

对比度,指的是画面中明亮部分和暗黑部分在亮度上的差异程度。“对比度”工具使用也很简单,通过增加(或是减少)“对比度”数值,来达到提高(或是降低)明暗对比效果。需要留意的是:在增加“对比度”数值时,尽量避免画面的高光部位,因亮度的提升而失去细节和质感。

示意图019:留意,增加对比度时,避免高光部位失去细节

摄影的后期制作,是摄影创作中的组成部分。前期拍摄是基础,后期调整为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后期的调整不可过度。也不要依赖一些自带娱乐属性的滤镜或是特效的“神奇”效果。那个不属于摄影(创作)。

风轻云淡(手机摄影)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