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照片--汪伪政权的傀儡海军有多强?

历史剪影 2024-08-12 17:48:51

1940年3月30 日,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卫“以重建海军不容有丝毫疑虑之余地”, 于4月1日设伪海军部,下设南京、威海卫、广州要港司令部和汉口基地部,从而构建起了伪海军体制。

汪伪政权的海军部“管理全国海军行政及海军军令事宜”,设部长一人,负责全军事宜;次长2人,辅助部长处理部务。内设总务、军衡、军务、军械、舰政、军学、军需等司,其中总务司主掌法规制定,军衡司主掌海军军官任免、褒赏和惩罚,军务司主掌军舰配置与调遣、军港建造,军械司主掌海军武器管理与维护事项,舰政司主掌舰体与舰机修造,军学司主掌海军学校,军需司主掌经费与供给事项。汪伪海军部还为日本主子设了顾问室,一切部务须经顾问室同意后才能实行。日本通过军事顾问制,实际上控制了汪伪海军最高决策权。

汪伪政府海军部

1940年视察海军学校的汪精卫

陪同汪精卫视察的海军部官员

汪精卫视察伪海军

汪伪海军的军舰主要包含再生舰与新造小型军舰两类,到抗战末期,汪伪海军除日本交还之大小舰艇数十艘不计外,由海部直托江南造船所新造小型炮艇亦有四十余艘,分配于华中、华南、华北沿海沿江地区。

“再生舰”是指原国民政府军舰搁浅或沉没后,日军将尚有一定价值的舰艇打捞,送到修船厂进行修复,并重新安装武器系统后再次服役的舰艇。吨位较大、战斗力较强的再生军舰(平海、宁海、逸仙等)编入日本海军舰队,而吨位较小、火力较差的再生舰艇多移交给了汪伪海军。如1940年5 月,日本向南京要港司令部移交了海兴舰(原国民政府 860 吨级永绩舰)。海兴舰是汪伪海军中火力最强的军舰之一,长期充作南京要港司令部的旗舰,同时兼顾伪中央海军学校与伪中央水兵训练所训练之用。

汪伪海军部认为南京要港司令部仅依靠几艘再生舰,难以胜任长江下游广大区域的巡防任务,于是开启了造船计划。但日军不愿为汪伪海军建造较大的炮舰,最终只批准了 D 型特种炮艇以下型号的造舰计划。

1940年4 月,汪伪海军建造的第一艘 D 级特种炮艇江平炮艇下水。从1940 年起,汪伪政权陆续建造 D 型特种炮艇共有江平、江安、江澄、江清、江宁、江康、江通、江达、江丰、江裕、江荣、江华等 12 艘,又建造“E级小型炮艇”江一号至江十八号等 18 艘。

1942年,汪伪拟建造 B 型炮舰1 艘,C 型炮舰3 艘,D 型炮舰4 艘,但是没有得到日本主子的批准,这个计划从此搁浅。因此到汪伪政权倒台之时,共拥有再生舰数十艘,新造舰艇 52 艘,相较于国民政府海军,确实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1940年汪精卫等参加日军交接军舰仪式

汪伪舰船

上舰实习的汪伪海军学校学员

汪伪海军在操作高射机枪

巡逻艇上的汪伪海军官兵

汪伪海军巡逻艇在南京幕府山江面上巡逻

着海军军服的汪精卫

1945年8月,国民政府海军部任命曾以鼎为上海海军总接收专员、余振兴为华北海军总接收专员、刘永诰为华南海军总接收专员、方莹为海军汉浔区接收专员、李世甲为海军台澎接收专员。国民政府海军对汪伪舰只中原属于日军掳掠的舰只,物归原主,如伪广东要港司令部的江兴与复兴原属香港当局;原属于国民政府的军舰,重新编入国民政府海军舰队。汪伪海军自造的舰艇也大都编入国民政府海军舰队,一些老旧不堪的舰艇则予以废置处理。

蒋介石一心发动内战,对汪伪海军汉奸处理宽大,多数未追究历史罪责。对于汪伪海军士兵被大量的留用。当时国民政府海军仅有舰艇 15 艘,且历年未经修理。在接收日伪海军和依靠英美援助的基础上,国民政府重建了一支新海军,至 1947 年,国民党海军舰艇 449 艘,官兵合计在 3 万左右,大部分由汪伪海军收编而来的国民党海军又充当了国民政府发动内战的工具。至于这些国民党海军的结局,不是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军消灭,就是主动起义脱离国民党政府,极少数漏网之鱼则是随同蒋家父子逃往了台湾。

14 阅读:535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