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火箭“穿棉衣”十颗卫星“拼车”上天
“3,2,1,点火!”今天上午11时,由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五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海上发射船,在海阳东方航天港近海海域点火升空。此次发射,采用一箭十星的方式将微厘空间01组1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东方航天港2025年首次海上发射任务。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发射任务创造了多项新纪录。
“这是捷龙三号火箭首次在海阳近海海域实施低倾角轨道发射。”捷龙三号副总设计师刘伟介绍,选择此点位实施低倾角轨道发射任务,航落区安全性好,性价比高,能够节约海上航渡成本,缩短技术准备时间,提升任务的经济性。
要实现更高性价比,火箭需要更高有效运力。此次发射,10颗卫星一起“拼车”上天,火箭运载能力达到1600公斤。“这是东方航天港近海点位实施的历次任务中有效载荷质量最大的一次。”刘伟说,捷龙三号遥五运载火箭通过总体优化和实施固体发动机性能提升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运载能力。10颗任务卫星采用专用微小卫星平台,配置高性能GNSS数据采集、星间激光通信等载荷,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数据采集、星间激光组网试验等。
寒冬海上发射,还需要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针对冬季海上发射,研制团队为火箭“穿棉衣”“开暖气”。捷龙三号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高利军介绍:“本发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的整流罩上面有一个保温衣,就像咱们的羽绒服一样。同时,在整个发射环境中增加了热风机,能够保证本发火箭在整个过程当中都能保持适合的温度环境。”
任务实施前,科技人员全面梳理分析了各系统的低温适应性,采用冬季弹道风修正设计技术,有针对性加强了环境保障能力并完成验证,多措并举确保了产品全剖面的环境适应性。“此次任务验证了火箭对海上严寒和冬季高空风恶劣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为新一年开了个好头。”刘伟说。
随着捷龙三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航天港已累计保障15次海上发射任务,将89颗卫星送入太空,我国首个海上发射母港地位日益巩固,整体具备年总装总测50发运载火箭、50个火箭贮箱生产能力。
如今,东方航天港具备了“近海一周两发、远海两周一发”的高效保障能力。“预计今年我们会完成超10次发射任务,为山东海上航天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牵引力。”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滕瑶说。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聂东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