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的扮演者王铁成:一生只演一个角色,为了智障儿子清苦一生

蔡妹子 2024-11-08 15:59:07

《总理的扮演者王铁成:一生只演一个角色,为了智障儿子清苦一生》

世人皆知王铁成是著名的"总理扮演者",一生只演绎了这一个角色,却将其演绎得惊天地、泣鬼神。1978年,在北京一场重要的文艺汇演上,当王铁成扮演的周总理出现在舞台上时,台下观众无不潸然泪下。就连当时在场的叶剑英元帅都感慨道:"这不是演的,这就是总理啊!"然而,鲜少有人知道,在这位"双料影帝"光鲜的背后,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人生历程。一个满门富贵的旗人之子,为何会过上清苦的生活?一个功成名就的艺术家,为何会放弃更多的演艺机会?一个本该享受人生巅峰的男人,又为何会选择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照顾一个智障儿子身上?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从富贵少年到无名演员

1926年,王铁成出生在北京东城区一个显赫的满清旗人家族。他的母亲出身于满洲正黄旗,是典型的旗人贵族。父亲则是天津的知名商人,在当时的华北地区拥有多家布庄和粮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王铁成的家境可谓优渥。

他的童年时期正值民国年间,家中不仅有专门的厨子、车夫,还请了私塾先生教授他诗词歌赋。这种优越的生活环境为他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1935年,9岁的王铁成进入北京育英小学就读,这所学校是当时北京最好的私立学校之一,学费昂贵,一般家庭难以负担。

1945年,19岁的王铁成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开始接触表演艺术。在校期间,他曾参与多个话剧社团的演出活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铁成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开始了他的职业演员生涯。

然而,在他40岁之前的演艺生涯并不顺遂。从1949年到1966年的这段时期,王铁成只在一些话剧和电影中担任过配角,甚至多是无名群众演员。这期间,他曾在《林海雪原》中饰演一个端茶倒水的勤务兵,在《红色娘子军》中扮演过一个背着枪的解放军战士,这些角色往往连台词都没有。

1966年春天,经过同事介绍,王铁成认识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化妆师阎述诗的女儿阎莉莉。阎莉莉当时在北京第二医院担任护士。两人相识后很快坠入爱河,几个月后就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后的生活并不富裕,夫妻二人的工资加起来每月仅有七十多元。他们租住在北京东城区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平房里,生活质朵,但却其乐融融。

婚后的王铁成仍然在剧院担任群众演员。每天早出晚归,为了增加收入,他还经常接一些临时的舞台布景工作。1968年到1975年期间,他曾在《战火中的青春》《英雄儿女》等多部影片中担任群众演员,但始终未能得到重要角色。这段时期的王铁成,虽然出身显赫,但过着与普通工人无异的生活。他每天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往返于家和剧院之间,日复一日地打磨着自己的表演技艺。

二、戏里戏外演活总理

1975年底,北京电影制片厂开始筹拍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周恩来》。在选角过程中,导演多次往返于全国各地,寻访合适的演员,却始终未能找到理想的人选。一次偶然机会,导演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看到正在排练的王铁成,当时已年近五十的他虽然只是一个群众演员,但那份沉稳的气质却引起了导演的注意。

接到试镜通知后,王铁成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准备工作。他每天往返于北京图书馆,查阅大量关于周总理的历史资料。为了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他还专门拜访了多位曾与周总理共事过的老同志,详细记录下总理的日常言行举止。

1976年春天的试镜中,王铁成一改以往的群众演员形象。他不仅将总理的外貌特征和举止神韵刻画得惟妙惟肖,更重要的是将总理那种儒雅中透着坚毅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试镜现场的工作人员无不为之动容,有几位老同志甚至当场落泪。

电影开拍后,王铁成更是以惊人的敬业精神投入到角色中。为了还原总理在不同时期的形象,他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化妆,常常一化就是四五个小时。在拍摄期间,他坚持穿着总理生前经常穿的中山装,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不例外。

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场戏是总理在病榻上处理国事的镜头。为了真实还原总理在病重期间的状态,王铁成主动提出要禁食三天。这一决定虽然遭到剧组的反对,但他仍坚持己见。最终,这场戏的拍摄效果超出预期,观众从他憔悴的面容中看到了总理鞠躬尽瘁的精神。

1978年,《周恩来》首映式在北京举行。影片播出后,全场观众无不动容。当时的文化部领导评价道:"这不是在演戏,这是在用生命在塑造总理。"同年,王铁成凭借这一角色获得了第二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次年,他又获得了第四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在获奖后的一次采访中,有记者问他是如何演好总理这个角色的。王铁成说:"这不是演技的问题,而是一种责任。每次穿上这身中山装,我就提醒自己,我不是在演戏,我是在重现一段历史。"

这之后,王铁成多次在不同场合扮演总理形象。每一次出演,他都会重新深入研究相关历史资料,力求将总理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形象都能准确呈现。在一次重要的文艺晚会上,他的表演让在场的多位老同志落泪,大家纷纷表示:"这就是总理站在我们面前。"就连叶剑英元帅也感慨地说:"这不是演的,这就是总理啊!"

三、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

《周恩来》的成功为王铁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声誉,也开启了他艺术生涯的黄金时期。1979年至1985年间,他先后参演了《开国大典》《建国伟业》《解放》等多部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在这些作品中,他始终饰演周总理一角。每一次出演,他都力求突破,展现出总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风采。

1980年,在拍摄《开国大典》期间,王铁成与扮演毛主席的古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常常就角色创作进行探讨,互相切磋。在一场重现开国大典彩排的戏份中,两人即兴发挥的对手戏,被导演称赞为"历史的再现"。这场戏后来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片段。

1982年春天,文化部组织了一场重要的文艺汇演。演出前,王铁成坚持要穿上周总理生前最后一次出席公开场合时所穿的那件中山装。为此,他专门找到了当年的裁缝,按照原样制作。演出当晚,当他出现在舞台上时,台下坐着的多位老同志都站了起来,以示敬意。

在这段时期,王铁成还深入参与了多部作品的创作过程。1983年,在筹备《解放》时,他提出要增加一场总理深夜处理公务的戏份。为了准确还原这一场景,他特地向总理的老警卫员请教,了解总理夜间工作的细节。这个建议最终被采纳,成为影片的一个重要场景。

1984年,王铁成应邀参加了一次重要的历史题材创作研讨会。会上,他提出了自己对表演艺术的独特见解:"历史人物的扮演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要通过细节的积累,达到形神兼备。"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并被收录进《中国电影理论文集》。

在合作过的演员中,不少人都称赞王铁成的敬业精神。扮演邓颖超的演员回忆说,在拍摄《建国伟业》时,王铁成每天都会提前两个小时到达片场,反复练习总理的步态和手势。即使是最简单的走路镜头,他也会一遍遍地揣摩,直到完全符合历史原型。

1985年,王铁成在一次重要场合谈到了自己对表演艺术的理解。他说:"演员不仅要在台上演好角色,更要在台下保持对角色应有的敬意。"这句话后来被多家艺术院校作为教学箴言。

在这一时期,很多剧组都邀请王铁成参演其他角色,其中不乏一些重要的主角。但他始终婉拒了这些邀约,坚持只演绎总理这一个角色。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对演员才能的限制。但王铁成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总理形象的刻画中。

这段时期,王铁成还多次被邀请到各大艺术院校进行表演指导。在与年轻演员交流时,他经常强调:"表演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要通过对人物的深入了解,达到由内而外的真实呈现。"他的这些教学经验,后来被整理成册,成为了表演专业的重要参考资料。

四、为智障儿子放弃演艺事业

1986年,正当王铁成的演艺事业达到巅峰之际,他的生活却迎来了重大转折。这一年,他的儿子王小明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智力障碍。医生诊断报告显示,王小明的智力水平仅相当于三四岁儿童,需要终身照料。这个消息对当时已经60岁的王铁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从此,王铁成开始逐渐减少演出活动。1987年初,他婉拒了《建国大业》续集的邀约,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放弃扮演总理的机会。同年,他还推掉了多个重要的舞台演出,将更多时间用来照顾儿子。

为了给儿子治病,王铁成带着王小明辗转于北京各大医院。从协和医院到北京儿童医院,从中医院到康复中心,但收效甚微。1988年,他听说上海有一位专治智力障碍的名医,立即请假带着儿子南下求医。在上海期间,父子俩住在一间简陋的地下室里,为了节省开支,王铁成甚至自己做饭。

1989年,王铁成正式向剧院提出了退休申请。当时,很多同事都劝他继续工作,认为以他的年龄和声望完全可以再干几年。但他坚持自己的决定,表示要专心照顾儿子。退休后,他将自己在北京西城区的三居室卖掉,换成了两套一居室,一套用来照顾儿子,另一套出租补贴家用。

为了训练儿子的生活技能,王铁成制定了严格的作息计划。每天清晨五点起床,先带儿子去公园晨练,然后一步步教他穿衣、吃饭、洗漱。他还特意找来儿童启蒙教材,从最基础的识字开始教起。在他的坚持下,王小明逐渐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

1990年代初,有记者探访王铁成的居所,发现这位曾经的"双料影帝"居住在一间不足40平米的老房子里。房间里最显眼的不是他获得的众多奖杯,而是贴满墙的儿童识字卡片。采访中,王铁成说:"这些年没演戏,但照顾儿子也是一种表演,要演好一个父亲的角色。"

1993年,王铁成的妻子因病去世,这让他的生活更加艰难。但他仍然坚持每天陪伴儿子,从未间断。邻居们经常看到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牵着儿子的手在小区里散步,耐心地教他认路。为了增加收入,他开始在家教授表演课程,但每次授课时间都不超过两小时,因为他需要照看儿子。

1995年,北京电视台准备拍摄一部关于周总理的纪录片,特地邀请王铁成担任顾问。但他只答应在家里接受采访,因为不能离开需要照顾的儿子。采访当天,记者看到,已经69岁的王铁成虽然两鬓斑白,但谈起总理时依然神采奕奕。而在一旁的王小明,则在专注地摆弄着父亲为他准备的积木。

进入21世纪后,王铁成的生活愈发清贫。他将自己的退休金几乎全部用在了儿子的医疗和康复训练上。但他从未向外界诉苦,依然坚持自己照顾儿子的一日三餐,从不假手他人。2002年,一位老同事去看望他,发现他的衣服都打着补丁,而儿子却穿着新买的衣服。

五、最后的荣光

2005年春天,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07周年的文艺晚会。组委会特地邀请已经79岁的王铁成出席。这是他退休后首次在重要场合公开露面。当他出现在会场时,全场观众都站起来致敬。许多老同志看到他的那一刻,不禁热泪盈眶。

2006年,中央电视台开展了一项"新中国电影六十年"的大型纪录片拍摄工作。摄制组专门到王铁成家中采访。在镜头前,这位老艺术家谈起了自己扮演总理的往事。他说:"总理的形象永远印在我的骨子里,这辈子都忘不掉。"采访结束后,摄制组成员看到,他又立即回到厨房,为已经三十多岁的智障儿子准备晚饭。

2007年底,文化部组织了一次老艺术家座谈会,特意安排人接送王铁成参加。会上,他与多位老同事重逢。当大家谈起往事时,他说起自己保存着一件特别的物品——那是他在《周恩来》中穿过的中山装,虽然已经褪色,但被他精心保存着。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组委会邀请他参加开幕式文艺演出的筹备工作。虽然无法亲自参与演出,但他为总理形象的呈现提供了很多宝贵建议。特别是在礼仪细节方面,他的意见得到了导演组的高度重视。

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电影资料馆举办了一场特别展览。展览中专门设立了"银幕上的周总理"展区,其中大量展出了王铁成饰演总理的珍贵照片和视频资料。参观者们在这些历史影像前驻足良久,缅怀那段峥嵘岁月。

2010年,一家出版社准备出版王铁成的口述史。编辑多次登门采访,记录下他一生的艺术历程。在谈到为何能把总理演得如此传神时,这位耄耋老人说:"那些年,我是吃着粗粮、睡着板床,一点一点把总理的形象琢磨出来的。"

2012年,王铁成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群年轻演员自发筹款,为他购置了一套轮椅。这些演员都是受过他指导的学生。他们说:"老师为艺术付出了一生,现在轮到我们回报他了。"但王铁成坚持将这份心意转赠给了社区的残疾人服务中心。

2013年冬天,已经87岁的王铁成因病住院。在医院期间,他最牵挂的仍是智障的儿子。社区干部得知情况后,特意安排工作人员照顾他的儿子。住院期间,许多老艺术家前来探望。他们看到,病榻上的王铁成虽然身体虚弱,但谈起表演艺术时依然神采奕奕。

2014年初春,王铁成在北京协和医院安详离世。追思会上,人们播放了他在《周恩来》中的经典片段。银幕上,他饰演的总理形象庄重典雅,神态举止之间,仿佛总理又一次活在了人们面前。许多参加追思会的老同志都说:"这一生,他不仅是演活了总理,更是活成了总理。"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