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动物的“重生”之路:人类守护下的奇迹

有鱼的综合 2024-12-17 14:22:38
濒危动物现状堪忧灭绝速度惊人

当前,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超以往任何时期,这一严峻的现实正不断给人类敲响警钟。据联合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人类活动或将导致上百万的物种濒临灭绝,如今全球 800 万个物种中,约有 100 万个正因人类活动而面临灭绝威胁,物种灭绝的平均速度已经比千万年前高出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自工业化以来,人类改变了地球 75% 的土地和 66% 的海洋生态环境,湿地在 1700 年至 2000 年间的丧失率高达 85%,全球 1/3 以上的土地和 3/4 的淡水被用于农作物种植和牲畜饲养,这些都对其他物种构成了极大威胁。从 1900 年以来,大多数主要陆地栖息地的本土物种平均丰富程度至少下降了 20%;将近 33% 的造礁珊瑚和 1/3 以上的海洋哺乳动物面临灭绝风险;初步估计,10% 的昆虫物种也受到了威胁;自 16 世纪以来,至少有 680 种脊椎动物濒临灭绝。到 2016 年,超过 9% 的家养哺乳动物种类已经灭绝。

而人类的各类活动更是成为了当代物种消亡的主要推手。例如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正加剧局部地区濒危兽类的灭绝,研究发现总的物种多样性虽随人类活动的增加而增加,但食肉类占比、个体平均体重等却随人类活动的增加而急剧减少。同时,人类活动还会影响动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无论是狩猎、旅游、娱乐这些直接影响,还是公路、城市建设、伐木、农业等间接影响,都会干扰动物栖息地,迫使它们迁移到更远或更不适合的地方去寻找食物、栖息地或配偶,这无疑增加了全球动物受到的灭绝威胁。

此外,像新冠疫情这样的特殊情况也传导着次生灾害,部分濒危动物面临灭顶之灾。比如马达加斯加的本土狐猴,在岛上生活的 107 种狐猴中,约有 103 种受到威胁,其中 33 种处于严重濒危状态。还有一些濒危动物容易受到其他意外因素威胁,像哥斯达黎加的濒危动物中,被车撞死和触电而死的数量,甚至可能超过被非法猎杀的数量。总之,众多动物濒危乃至灭绝的现状堪忧,这也凸显出我们采取保护行动的紧迫性,刻不容缓。

那些被救活的濒危动物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别看它们憨态可掬、性情温顺,实际上它们属于熊类,在原生的生存环境中可是处于食物链顶端,没有天敌,发起怒来相当吓人,牙齿咬合力仅次于北极熊,奔跑速度也飞快,连老虎都不敢轻易招惹,而且它们原本也是吃肉的,只不过现在主要以竹子为食。

按理说,处在食物链顶层的动物数量一般不会太多,但大熊猫数量稀少到成为濒危物种,还有着其他特殊原因。一方面,大熊猫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到繁殖季节才会主动寻找配偶,而雌性大熊猫每年的繁殖期非常短,仅有两到三天。并且它们日常活动空间小,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这就导致雌雄大熊猫相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如果错过了繁殖期,就只能等下一年了。

另一方面,生育环节也是大问题。大熊猫一胎一般只生育一个幼崽,成活率还相当低。其他熊类幼崽刚生下来没多久就能满地跑,而且一窝生三四个很常见,可熊猫幼崽不仅一胎一个,刚生下来时跟一只老鼠差不多大,有些幼崽在刚出生不久,就会因各种意外情况,比如被压死,甚至在生产的时候就摔死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国一直在大力保护大熊猫。如今,全国各地有多个大熊猫保护中心,通过加强栖息地保护、繁殖、放归等手段,成功地让大熊猫的种群数量逐步回升,让这一国宝能更好地繁衍生息。

亚洲狮

亚洲狮曾经是分布在地中海至印度一带的 “王者”,我国古时候所说的 “波斯狮” 指的就是它,它们在历史上有过分布范围较为广泛的鼎盛时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亚洲狮的数量急剧下降,一度濒临灭绝,最少的时候仅剩下 13 头。

这背后的主要 “推手” 就是人类活动。早期,欧洲殖民者来到亚洲后,兴起了 “猎狮” 行为,当时的人们以 “猎取更大的雄狮” 为荣,将捕杀狮子当作勇气的象征,争先恐后地狩猎亚洲狮。而且,除了殖民者外,印度原住民也时常击杀亚洲狮。同时,亚洲狮的栖息地被破坏、猎物逐渐减少等情况也不断加剧,使得它们的生存状况愈发艰难。毕竟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亚洲狮本身繁殖能力就不强,一头狮子一胎平均生 2 只小狮子,根本经不住人们的大肆捕杀。

好在后来人们及时醒悟,意识到了保护亚洲狮的重要性。1907 年,全面禁止狩猎亚洲狮的规定开始实施,到了 1908 年,更是做出了一个大胆又关键的决定,就是将剩余的 13 头亚洲狮全部捕捉起来进行人工养殖,防止偷猎、意外死亡等因素继续危害它们。此后,1965 年,人们又将吉尔森林的核心地区设立为国家公园保护区,也就是如今著名的吉尔森林国家公园。随着保护区的建立以及后续一系列保护措施的落实,比如禁止盗猎、将原住民迁出公园以保障其内部生态环境等,使得保护区内野猪、鹿、瞪羚、羚羊等蹄类野生动物数量大幅增加,为亚洲狮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在人们的积极干预下,亚洲狮的种群数量开始逐步回升,如今已经从当初仅存的 13 头发展到了 600 多头。

华南虎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老虎亚种,又被称为 “中国老虎”,曾经遍布我国中南部,在华东、华中、西南的广阔地区,甚至陕南、陇东、豫西和晋南等个别地区的山林中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数量也曾颇为可观。

但令人惋惜的是,后来华南虎却一步步走向了濒危的境地,如今野生华南虎已经被认定为灭绝了。在上个世纪 50 - 60 年代,人们在灭狼之后,把目光转向了老虎,展开了大规模捕杀行动,当时华南虎甚至还被列为 “四害” 之一,各地组建专业打虎队伍,打虎英雄事迹还被党报宣传。经过这场 “浩劫”,华南虎野生种群急剧萎缩,到 1982 年统计时,野生华南虎大约只剩下 150 只到 200 只了。直至 1989 年,华南虎才终于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那时已经对其野生种群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幸运的是,还有部分华南虎被捕获到动物园、繁殖基地等地方得以留存下来。经过多年的努力,人工饲养的华南虎数量有所增加,目前已达 100 余只。但现在华南虎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野化训练,毕竟要想让华南虎真正恢复种群活力,重回大自然,野化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可这其中涉及到诸多难题,例如如何让长期圈养的华南虎重新适应野外的生存环境、恢复捕猎等本能,都是需要持续攻克的难关。

朱鹮

朱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有着 6000 多万年的进化史,曾广泛分布于俄罗斯东南部、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等地,被誉为 “东方宝石”。但进入 20 世纪后,由于战争、生态破坏、天敌威胁等诸多原因,朱鹮的数量急剧减少,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相继被宣布已灭种。

1981 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刘荫增在陕西省洋县的山坳里,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 7 只野生朱鹮个体,这也成为了朱鹮种群延续的最后一丝希望。从那之后,我国开启了对朱鹮这一极度濒危物种的漫长且艰辛的保护历程。洋县当地首先对朱鹮活动区域进行封山育林,扩大天然湿地和冬水田面积,为朱鹮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随后,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的科研人员经过不懈努力,先后攻克了饲养管理和人工繁育的多项难题,形成了成熟的朱鹮饲养繁育技术。

在长达 40 多年的精心保护下,朱鹮种群数量不断壮大,如今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超 1.1 万只,种群栖息地面积也达到了 1.6 万平方公里。不仅如此,我国还先后向日本和韩国提供朱鹮种鸟,帮助日韩两国经过十多年人工繁殖,相继重新建立起人工种群,目前日本有朱鹮 500 多只,韩国有 300 多只,让朱鹮这一美丽的物种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重现生机。

黑脚雪貂

黑脚雪貂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小型食肉性哺乳动物,曾经遍及整个北美大陆,从加拿大南部到墨西哥北部都有它们的栖息地,繁衍历史超过 200 万年。但由于环境恶化、瘟疫病毒、栖息地丧失等缘故,1979 年,黑脚雪貂被宣布灭绝。

幸运的是,在 1981 年,有人意外地在野外发现了一窝黑脚雪貂幼崽,动物保护者们立刻将这窝雪貂圈养起来,这才留住了这个物种最后的血脉。目前全世界大概有 500 - 600 只雪貂,其中 200 - 300 只处于人工保育状态,另外有 300 多只被重新引入野外。不过,现存的这些雪貂基本都是当年那一窝 7 只雪貂繁衍而来的后代,这就导致它们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近亲繁殖使得黑脚雪貂更容易患上各种遗传疾病,像肠道寄生虫、鼠疫等疾病的患病概率也大大增加,而且整个种群的遗传信息相差不大,一旦遇到某些不可抗力因素,比如温度、疾病、自然灾害等,就很有可能让所有的野生黑脚雪貂遭受灭顶之灾。

而在 2020 年 12 月 10 日,出现了新的转机,美国的科学家们利用 1988 年死亡的野生黑脚雪貂威拉的遗传物质,通过克隆技术成功克隆出了一只黑脚雪貂,取名为伊丽莎白・安。它的出现意义重大,其基因能够充实黑脚雪貂的基因库,带来 “杂种优势”,为黑脚雪貂种群的振兴带来了希望。科学家们还表示会继续对威拉进行克隆,期望生出更多的 “伊丽莎白・安”,进一步拯救濒临灭绝的黑脚雪貂。

拯救濒危动物的常用方式

建立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濒危动物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自然保护区是依法划出一定面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等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它能为濒危动物提供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相当于一个 “避风港”。

一方面,保护区保留了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众多濒危动物可以在这里安心地繁衍、觅食、栖息等。例如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多年努力,白头叶猴种群数量已由 2003 年的 598 只增加到目前的 1400 多只;还有广西邦亮东黑冠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跨境合作保护机制,东黑冠长臂猿已由发现之初的 19 只增长到目前的 136 只。

另一方面,保护区也是开展科研、教育的良好基地,科研人员可以在此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的基本规律、濒危物种的生态特性等,同时也能让大众更好地了解这些濒危动物以及保护它们的重要性。总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濒危动物恢复种群数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工繁育

人工繁育是拯救濒危动物的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于那些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困难的濒危动物,人工繁育可以进行科学干预。比如有的动物繁殖周期长、繁殖率低,或者存在发情难、受孕难等问题,就可以通过人工繁育来提高繁殖成功率。

像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救护繁育中心,科研人员攻克了朱鹮饲养管理和人工繁育的多项难题,形成了成熟的朱鹮饲养繁育技术,仅今年繁殖期就繁殖新生朱鹮首次突破 50 只,达到 55 只,较去年增长 14.6%。还有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人工繁育,使人工繁育鳄蜥总数超过 700 条,形成全球最大的鳄蜥人工繁育种群,并在 2019 年 5 月进行了世界首次鳄蜥野外放归。而且在人工繁育出足够数量、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个体后,再选择合适的时机将它们放归自然,补充野外种群数量,助力濒危动物重回大自然,逐步恢复生机。

运用先进技术

现代科技手段在濒危动物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克隆技术,美国的科学家们利用 1988 年死亡的野生黑脚雪貂威拉的遗传物质,通过克隆技术成功克隆出了一只黑脚雪貂 “伊丽莎白・安”,它的基因能够充实黑脚雪貂的基因库,带来 “杂种优势”,为黑脚雪貂种群的振兴带来了希望。

基因测序技术也功不可没,华大早在 2010 年就主导完成了大熊猫的基因组测序,后续又联合其他机构开展了诸多相关研究,为了解大熊猫种群演化历史、繁殖能力变化等提供了依据,助力大熊猫保护等级从 “濒危” 降为 “易危”。

另外,GPS 追踪、人工智能等技术同样助力颇多。英国的 Conservation AI 组织利用人工智能 / 深度学习结合成像技术,通过搭建平台,可以在几秒钟内分析录像,识别感兴趣的濒危物种,并通过电子邮件提醒有关单位注意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还能快速识别、建模和分析环境趋势。还有广西崇左白头叶猴的智慧监测项目,应用 AI 算法模型,成功识别出超过 1.7 万次白头叶猴的活动,减少了人力筛选负担,能更好地掌握白头叶猴的生存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先进技术从不同方面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濒危动物,解决它们繁殖、生存等方面遇到的难题,让濒危动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我们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什么

提高保护意识

保护濒危动物,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而提高保护意识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我们应当主动去了解濒危动物的现状,知晓它们正面临着怎样严峻的生存挑战。就像朱鹮,曾经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相继被宣布已灭种,若不是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仅存的 7 只野生个体,并开启漫长的保护历程,或许我们如今就再也看不到这种有着 6000 多万年进化史的 “东方宝石” 了。还有华南虎,曾经遍布我国中南部多地,可由于上个世纪人们的大规模捕杀等原因,如今野生华南虎已被认定为灭绝,只剩下人工饲养的个体。这些例子都充分显示出濒危动物处境的艰难,而我们只有了解这些,才能真正意识到保护它们的紧迫性。

同时,我们要深刻明白濒危动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动物们在食物链中都有着各自的位置,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比如大熊猫,它们虽然憨态可掬,看似只是可爱的存在,但它们以竹子为食,其生存状况也影响着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亚洲狮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它的兴衰更是关乎整个生态系统中众多猎物及其他相关生物的发展。一旦它们消失,整个生态链条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进而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到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注意减少对它们生存环境的破坏行为。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避免这些垃圾进入野生动物栖息地,造成污染甚至被动物误食;外出旅行时,不随意践踏、破坏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不干扰动物正常的生活和繁衍等。只有大家都将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融入到日常点滴里,才能为它们营造更好的生存空间,让它们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息。

支持保护行动

除了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积极支持各种保护行动也是我们能为濒危动物做的重要贡献。

参与志愿者活动是很好的方式之一。像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发起的 “寻找最后的穿山甲” 公益项目,志愿者们多年来在湖南、江西多个山林中走访调查,投放红外相机,张贴海报宣讲,为穿山甲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付出诸多努力,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它们。还有许多野生动物救助站、自然保护区等地方,也常年招募志愿者参与野生动物救助、生态调查与研究、宣传教育等工作,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项目加入,哪怕只是贡献一点小小的力量,汇聚起来也能对濒危动物保护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捐赠也是一种有力的支持手段。有的平台会和保护机构合作开展相关活动,例如 Yanolja 平台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推出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 活动,人们预订住宿时平台就会将部分款项捐赠给 WWF 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项目;还有像《疯狂动物园》这款手游,通过游戏内的直接捐赠、特殊活动筹款以及虚拟商品销售等方式,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我们可以积极参与这类活动,或者直接向正规的动物保护组织捐款捐物,助力它们更好地开展保护行动。

宣传同样不容忽视。我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线下交流等呼吁大家保护动物。

0 阅读: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