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强刺激,消费扛大旗?国家定调,重新定义“刚需”

每日房说 2024-12-05 23:07:28

真的有人把钱取出来消费了?

近期央行金融数据出炉,前十月住户存款增加11.28万亿元,对比九月的数据,相当于10月份,住户存款足足减少了5700亿。

存款一直涨不是什么好事,但突然大幅下降也确实不太正常,特别是最近几年,大家消费降级、报复性存钱的情绪高涨,因此储蓄变化的情况不容忽视,那这笔钱到底跑到了哪?

事实上,深挖5700亿背后的居民消费行为变化,可以发现两个大方向。一个是股市,今年10月新开股票账户685万户,为历史单月第三水平,前两次发生在2015年股市高峰。

与此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暴增,也就是大家存进证券公司的钱,增加1.08万亿元,同比多增5732亿元。

另一个是楼市,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1100亿元,同比小幅多增393亿元,虽然较2020-2021年同期仍有较大差距,但相比2022-2023年同期显著改善。

而且伴随着楼市活跃度回升,百强房企销售业绩环比增长73%。

很多人会发现,在成交有起势之后,楼市还在输出火力,央妈财爸更是轮番出手续命。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也很好理解:

第一,切记,本轮救市国家的目标是“止跌回稳”,所以在楼市没有完全止跌之前,对房地产,国家不可能放手不管。

从517到929再到现在,楼市政策不停在出,社保个税年限、限购范围、房贷比例、减税、大户型、改善房等,明面上砍掉了繁荣期附加在楼市的一个个枷锁,实际是为了维持交易活跃度。这是实现止跌回稳的关键。

可以看到,通过一系列重磅政策的推动,10月70城房价终于不再全面下跌了,楼市结束了跌跌不休的局面,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客观来讲,并没有达到全局性的改变。

具体来看,二手房价格上涨的城市仅8个(北京涨1%,杭州涨0.8%,深圳涨0.7%,重庆涨0.5%,成都涨0.4%,上海涨0.2%,厦门、武汉涨0.1%),除去持平的2城外(沈阳、福州),其它60城依旧在下跌。

也就是说,稳住的只是一线和少数二线城市,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情况并没有好转,而且11月的成交指数仍维持高位震荡,也在说明楼市需要不断出台政策来维持热度不下降,一句话——药不能停。

第二,过去两年,新出生人口均跌破1000万,还出现了总人口下降的情况。在人口整体负增长的趋势下,虽然受产业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异影响,人口加速向大城市聚集,但购房者刚需上车和改善换房的需求更集中,压力也更大。

所以房地产政策持续发力,也是实打实的给购房者减负。特别是最近的减税政策,砍掉了一次性缴纳,且不可贷款的购房成本,当下就能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然而政策普惠,却无法改变更利于改善购房的事实。

你想啊,以前是90平米,契税为1%,以上契税则为1.5%,减税后门槛升级到了140平,相比起逼仄的小户型,140平米面积尺度感更大更好,属于比较完美的存在,也会更受市场欢迎。

只能说这一次国家重新定义了“刚需”。这个逻辑和催生差不多,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娃,效率极低,还不如鼓励已经有孩子的家庭生二孩、三孩效率高。同样,鼓励没房的人去买房,还不如鼓励已经有房的家庭去置换,反而更加靠谱。

房说君有话说,其实一股脑出台这么多刺激楼市成交的政策,仍然有人质疑力度不够,这里大家可能不理解,我们的救市政策一直讲究循序渐进,而非大招用尽。对比过去,现在的政策是对购房者最友好的时刻了,国家拉楼市的决心异常坚定,还会不遗余力地强化预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方面我们要为2025年的外贸冲击做好充分准备,大力发展内需消费,另一方面,目前国内能拉动消费预期的投资市场就两个,股市和楼市。

大A这些年的根子太烂了,很是考验个人的投资心态,面对震荡整理阶段,短时间内很难降低风险。

所以也只有楼市是提振内需的重要抓手,而且房地产业还间接会带动建材、装修、家具等多个行业,从而影响消费势能,这也跟以旧换新的消费战略呼应上了。所以已经不能简单的看待问题了,尽管楼市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在当下却是最合理的选择。

理解了操盘手的宏观思维,才能看清楚救楼市的前提目的,而且这也只是第一步。这不,为了促进消费,国家给打工人新增了假期,调节初次分配,增加收入,总之,加大老百姓的福利兜底,让大家有钱花,有时间花,而且不用太有后顾之忧。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楼市隐隐侠)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