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谢老病逝,妻子王定国找到中央:我什么级别,住什么房子!

百年战争录吖 2024-12-24 18:01:0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谢觉哉病逝后的第七天,王定国提着旧皮箱,推开了中南海大门。

只说了一句话:“我什么级别,住什么房子?”没有过多解释,也没有眼泪。

这一问,显露了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决绝和坚定,而背后的故事,又该从何说起?

初遇——长征路上的河边相识

1935年,长征的路上,风沙呼啸,河水寒冷。

王定国跪在河边,正在洗几件破烂不堪的军衣,她的手指已经冻得僵硬,但她依旧用力搓洗,动作利落而干脆。

这时,一个留着大胡子的男子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两件衣服,犹豫地看着王定国,最终鼓起勇气开口:“同志,能帮我把这两件衣服缝成一件吗?”

王定国抬起头,眼前这个男人瘦骨嶙峋,面带尴尬地挠了挠头。

她笑了笑,没有多问,只接过了衣服。

这个大胡子男人是谢觉哉,他也不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女战士,会成为陪伴他一生的人。

两人并肩坐在河边,王定国手指灵巧地缝着衣服,谢觉哉则讲起了行军的故事。

每一个字都夹杂着风尘,每一句话都带着坚韧。

缝好了衣服,王定国将衣服递过去,没有多话。谢觉哉接过衣服,低声说了声“谢谢”,转身离开。

他们那次的见面,没有更多交集。

谢觉哉没想到,再见到这个笑容坚毅的姑娘,会是在兰州的一个小村落里。

那是几个月后的事了。

1935年秋,长征结束了,谢觉哉在兰州偶遇了王定国,那一刻,他们彼此认出了对方。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再次相逢。

缘定——相知在风雪中

1935年12月,兰州的冬天,寒风刺骨,白雪皑皑。

谢觉哉带着一支小分队驻扎在一个小村庄里,食物短缺,衣物单薄,驻扎条件十分艰苦。

谢觉哉和战士们忙碌了一整天,刚刚安顿下来,准备围坐在一起吃些粗糙的红薯,就听到门外有人喊:“谢老,来看是谁来了!”

谢觉哉快步走出门,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立在寒风中,厚厚的棉衣裹得她像个雪球,脸颊被冻得通红。

那是王定国,她笑得灿烂,眼睛里透着不屈和欢乐。

谢觉哉的眼睛一亮,心中涌起一阵暖流,快步迎了上去:“王定国,你怎么来了?”

“我被调到剧团来了,来给你们这些英雄们慰问演出。”王定国调皮地笑着,谢觉哉心里一暖,这个姑娘从第一次见面时起,便一直给人以坚韧和勇敢的印象。

两人回到屋里,王定国坐在火堆旁,一边搓着冻僵的双手,一边和谢觉哉聊起了长征的往事。

那段日子艰苦而又难忘,走过的每一条河,爬过的每一座山,都是他们彼此坚守和支持的见证。

王定国说起一路上剧团的艰辛,每天在队伍前面奔走,演出鼓舞士气,晚上又得为战士们缝补破损的衣物。

谢觉哉看着她,心中充满了敬意,这个年轻的姑娘,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得多。

他们聊得很深,谈到了对革命的信仰,也谈到了未来的希望。

王定国认真地说:“我们能活下来,就是一种幸运。

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的梦想,得由我们来实现。”谢觉哉听得心里激动,这样的信念和坚持,正是他一直所追求的。

1936年1月,谢觉哉向组织申请,希望与王定国结为伴侣。

那时的爱情没有鲜花和浪漫的誓言,只有风雪中相依为命的决心。

王定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的请求,她知道,和这个男人在一起,不仅是爱情,也是革命的继续。

1936年春天,他们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举行了婚礼,没有宾客,没有奢华,只有简单的祝福和彼此坚定的眼神。

尽管寒冷,但他们的心中却燃烧着炽热的火焰,谢觉哉和王定国成了相濡以沫的革命伴侣。

相濡以沫——建国后的岁月

1949年,新中国成立,谢觉哉担任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他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

新中国的法治体系几乎是一片空白,谢觉哉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文件,制定新的法律制度,参与各种讨论和会议,工作强度大得难以想象。

办公桌上的台灯常常亮到凌晨,他伏案工作的背影在灯光中显得格外孤独而坚毅。

王定国知道谢觉哉的工作繁忙,便默默承担起所有家务,让他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工作中。

每天早早起床,为丈夫准备好早餐,然后自己再去忙碌。

晚上,谢觉哉常常加班到很晚,王定国总是坐在客厅里,等他回来。

她从不催促,也不埋怨,只有在他回来时,递上一杯热茶,轻声问:“今天工作顺利吗?”

1950年的一个冬夜,窗外北风呼啸,谢觉哉还在办公室里埋头批阅文件。

王定国坐在屋里,心里有些不安,便决定去看看他。

她披上厚厚的棉衣,提着刚煮好的热汤,穿过寒冷的夜色,走到了谢觉哉的办公室。

看到王定国进来,谢觉哉有些惊讶,他放下手中的笔,笑着对她说:“怎么来了?这么晚。”王定国看着他疲惫的脸庞,柔声说:“我给你带了点热汤,你忙得太久,该休息一下。”

1954年,全国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谢觉哉作为代表,提出了许多关于法治建设的建议,这些建议为新中国的法律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会后,他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每天加班加点。

王定国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她知道这个男人的心中,装的是整个国家和人民,她只能尽自己的力量为他做好后勤工作。

1959年夏天,谢觉哉在办公室里突然感到右半边身子麻木,手中的笔也掉在地上。

他试图站起来,但身体却完全不听使唤。王定国听到消息,心急如焚地赶到医院,看着丈夫躺在病床上,她心中充满了无助和心疼。

医生诊断是中风,需要长期的静养和康复治疗。

王定国从那天起就一直陪在谢觉哉身边,她帮助他做康复训练,扶着他一步一步在房间里走,帮他活动麻木的肢体。

每一次谢觉哉迈出艰难的一步,她都在旁边微笑着鼓励:“很好,再来一步,我们慢慢来。”她知道,这个男人心中有太多的责任和理想,她不允许他放弃。

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谢觉哉从来没有停止过关心国家的事务。

他坚持让王定国把重要的文件拿到床边,尽管身体虚弱,他仍然要了解国家的动向和政策的落实情况。

王定国看着他,她理解他心中的那份执着,这也是她爱上他的原因。

1960年,谢觉哉的身体稍有好转,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工作岗位。

王定国虽然心中不舍,但她知道,谢觉哉的心愿就是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每天早上为他准备好早餐,叮嘱他不要太累,晚上等他回来时,总会给他准备好热水泡脚,帮他缓解一天的疲劳。

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在每一个细节中都透着温暖和爱。

王定国始终是谢觉哉最坚强的后盾,而谢觉哉也是王定国心中最重要的依靠。

两个人一起经历了风雨,也见证了新中国从一片废墟走向繁荣的过程。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因为他们的相互扶持而变得弥足珍贵。

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他们都没有退缩,而是用他们的坚韧和深情,一次又一次地走过了人生的风雨路。

永别后的坚持——王定国的选择

1971年,谢觉哉的病情加重。

他在病床上,虚弱地看着王定国,轻声说道:“国家交给你们了。”说完,他闭上了眼睛。

王定国没有哭,她知道,丈夫已经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

谢觉哉去世后的第七天,王定国拿着谢觉哉的遗物,推开了中南海的大门。

她找到组织领导,只问了一句话:“我什么级别,住什么房子”?

声音平静,没有波澜。

这一举动,让很多人意外。按理说,她完全可以因为谢觉哉的身份而获得更好的待遇,但她没有。

她只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住房,依旧朴素,依旧低调。

人们问她为什么不多争取一点,她只是淡淡一笑:“觉哉走了,我也就是一个普通的革命者。”

王定国后来一直活跃在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她把自己的余生献给了人民。

很多人敬佩她的坚韧和朴实,也因为她的精神,看到了那个时代革命者的风骨。

谢觉哉和王定国的故事,也成了一段佳话,流传在许多人的心中。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7
评论列表
  • 2025-01-07 22:48

    老一辈的人是真正的革命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