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塌房,主犯在逃?!

桐城一派 2024-11-03 21:45:10

文/桐城一派

猝不及防,姜萍塌房。

这个猝不及防,并不是说姜萍的。姜萍塌不塌房,其实大家早就知道了。我说的猝不及防,是以为这个事情会成为一个烂尾楼,再也不会公布了。没想到在大家都渐渐淡忘,在大家猛吃庆奶的“弹药瓜”时,猛然公布了。

你说,是不是猝不及防。

姜萍塌房,其实小区里的二大爷几个月前早就知道了。早上吃面时,二大爷押了口酒,说,这个姜萍,是个中专生,数学好不等于考得过清华北大的那些数学天才,所以全球排名12肯定有猫腻。面客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二大爷的观点。

二大爷还说,这姜萍,是骡子还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不是还有决赛吗,决赛如果姜萍还这么厉害,我请大家吃面。

结果果然,被二大爷言中了。11月3日,阿里达摩院下场声明,说姜萍的老师王某某违反比赛规则,指导学生姜萍完成答卷入围决赛。

同日,王老师和姜萍所在的涟水中专也下场发布通报,称王某某因违反预赛规则,给予诫勉谈话处理,并被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同时下场,措辞雷同,定性相同,这明显是组团为这场空前绝后的闹剧盖棺定论,画上一个不太完美的句号。

姜萍事件发生于今年6月中旬,一个普通的中专生,在数学天才、大咖云集的全球数学竞赛预赛中脱颖而出,取得93分的高分,而且名列全球第12名,力压清北数学高手,这么一个热得发烫的大瓜,连一般热点都不放过的我,居然只字未写姜萍事件,我自己都感到惊讶。

或许,我也有二大爷的想法,想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姜萍事件一出来,舆论立马形成了两派,一派力挺姜萍,另一派质疑姜萍,当时如果发声,无论你是站在哪一方,都要有被喷的准备。

现在尘埃落定了,我可以写写我的看法,而不用担心被骂得狗血喷头。

首先,我旗帜鲜明地认为,姜萍事件是一桩彻彻底底的闹剧,这出闹剧蒙蔽了多少人的眼睛,浪费了多少社会公共资源,造成的恶劣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庆幸的是,这出闹剧最后真相大白,虽迟但到,至少比那些永远没有真相和结论的“烂尾热点”强了不知多少倍。

围绕姜萍事件,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裹挟进来,普通网民就不要说了,连一些大咖、专家、甚至央媒都亲自下场,或煽火,或造谣,或质疑,或添油加醋,或无中生有,就像乡下办席烧羊肉,谁都往灶膛里添一把柴,让火烧得越旺越好。

其次,作为这次事件的主角,数学王老师和他的学生姜萍,为了在这个全球数学竞赛中扬名立万,不惜弄虚作假,这种做法当然是错误的,自然要被唾弃和惩罚。在事情失控的情况下,两人都没有及时站出来澄清真相,这更是错上加错。

说句题外话,王老师的做法其实也无可厚非,他假借姜萍之手参赛,天女散花,无非就是想提高获奖的概率而已。在我们小县城,有一些作家诗人经常这么干,在参加征文比赛时,写了多篇征文稿,署上老婆、儿子、七大姨八大姑的名字,最终获得多个奖项,奖金多多。

但相比于姜萍还是未成年人,王老师作为成年人,所作所为就不值得同情了,明知道自己的行为违反竞赛规则,把一个无辜的学生卷进舆论漩涡,最终受到学校处罚也是咎由自取。

所以,姜萍本人在这个事件中是被动的,无辜的,最应该被谴责的是她的数学老师王某某。

第三,姜萍事件刚出来的时候,涟水官方迫不及待的大加宣传,甚至在街头悬挂姜萍的巨幅画像,显得相当滑稽。推波助澜的还有涟水中专,当初因为出了一个数学天才沾沾自喜,校长还在央媒的镜头前侃侃而谈,几个月后,在发布通报的时候,不知道校方作何感想。

还有那些官媒,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顶级央媒都纷纷下场,自觉不自觉地为姜萍事件推波助澜,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闹剧。说他们是姜萍事件持续发酵、场面一度失控的帮凶,一点不为过。

最后说说阿里达摩院。作为全球数学竞赛的主办方,它在姜萍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当预赛成绩揭晓,姜萍脱颖而出,主办方嗅到了“造星”的味道,找到了赛事推广的捷径,他们乐得为这件事添柴加火,把少女姜萍推上风口浪尖。

在阿里的情况说明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也暴露出竞赛赛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严谨等问题。预赛是线上进行,答题时间长达48小时,虽然规定“允许查阅资料和使用编程软件,但必须是个人独立完成,禁止交流‌”,但也留下了致命的漏洞。

线上答题,谁来监督你是否独立完成,有没有相互交流。正因为存在这样的漏洞,才使得王老师合理利用“漏洞”,帮助姜萍完成答题,从而以高分入围决赛。

达摩院想以此撇清自己的责任,何以服众?

17岁少女姜萍,一个中专生逆袭的美丽传奇,一转眼,就成了一个传说,可悲可叹。

如果把姜萍事件比作一个案件,王老师是案件导火线、始作俑者,姜萍是无辜的受害者,推波助澜的媒体、主办方达摩院是从犯,那么主犯呢?

或许,主犯在逃。

或许,没有主犯。

0 阅读:14
评论列表
  • 2024-11-04 10:18

    要不下次你也去考,看看题目是怎样的,看不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