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茅台被鉴定为真”,最近频繁成为流量焦点的茅台又上热搜了。
一套记者自行拼凑的兔年茅台假酒,先是被茅台官方鉴定为真,而后又官方表示此前鉴定有误,承认管理存在漏洞。这件事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余波仍未平息。
茅台是怎么鉴定假酒的?有怎样的防伪措施?这些年茅台打击造假的积极性究竟高不高?这是留给人们的疑问。
01
一瓶茅台酒的“弄假成真”
先简单梳理一下整个事件的过程。
先是6月20日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官方微博发出一条报道,内容是记者通过网购了一套号称保真的茅台外包装,然后用其他酒水自行拼凑出兔年茅台假酒,来到湖北武汉茅台打假办进行鉴定。经过一分多钟的现场鉴定,这瓶记者手工拼装的“兔茅”被鉴定为真酒。
这一事件迅速登上了热搜。
6月22日晚,茅台集团官网发文回应此事。
茅台官方公告表示,6月21日,公司派出专项服务小组到河南郑州。6月22日上午,由1名资深外观鉴定专家和1名白酒国家评委组成现场鉴定小组,对所涉产品进行外观和酒体鉴定。
此次鉴定结果为,该产品外包装系使用回收和假冒材料制作,酒体与53%vol 500ml贵州茅台酒(癸卯兔年)风格不符,系假冒产品。
之前的鉴定结果,茅台公司方面表示系“鉴定员操作不细致、不严谨”,反映出“公司在产品鉴定流程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
茅台还表示,公司将继续以消费者为中心,持续提升产品鉴定专业能力和数字化水平,加强产品鉴定管理体系建设。针对利用回收包材制作假冒产品等痛点问题,不断优化产品防伪溯源体系,切实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02
官方鉴定体系为什么会失效
“不细致、不严谨”是指什么?综合茅台的两次鉴定来看,是第一次鉴定只是鉴定了包材,而第二次还鉴定了酒体。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了业内人士,得到了这样的说法——目前市面上的高端白酒鉴定,鉴定的主要是外观包材。
这似乎也可以理解。因为利益的原因,茅台、五粮液这些名酒造假者众。名酒企业除了配合公安机关捣毁造假窝点之外,就是在全国各地开展免费的便民鉴定服务,但这种“免费服务”的做不到专业鉴定机构的流程水平,因为成本高。
对企业来说,专业鉴定要增加鉴定人员和设备。
消费者的专业鉴定成本也高,如要纸质鉴定结果,则仍需向购买渠道申请,或向公安机关报案后由其和贵州茅台公对公获取。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造假者都跟河南电视台的记者一样,造假就很容易出现蒙混过关的情形。消费者不具备专业鉴定能力,官方的便民鉴定如果也失效,那么造假问题就显得无解了。
03
不能做还是不想做?
当然,酒企对于防止造假还有其他的手段——防伪技术和体系。
比如茅台,2009年2月下旬,飞天茅台酒开始在瓶盖上使用防伪胶帽,2023年10月上旬,又投入使用了数年时间研发的新防伪胶帽,核心防伪部位瓶口胶帽载入高端防伪识别技术RFID芯片溯源电子标签,同步开展产品溯源查询功能建设。
汾酒、泸州老窖国窖1573等是用防伪二维码。五粮液、国台酒等企业,则是利用NFC防伪溯源技术给酒做了一张芯片“身份证”。消费者只要将下载了识别真伪APP并带有NFC功能的手机靠近产品,就可在手机中看到弹跳出来的产品生产信息等。
不过,茅台的防伪体系也被一些网友诟病。
比如雪球网友“曲线向前”就在雪球发帖称,“茅台是主流白酒中唯一一个采用非破坏性外包装的”,认为这客观上给造假降低了门槛,更有极端的声音称这甚至是一种“默许”和“纵容”。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根据白酒行业观察人士总结,目前假茅台酒造假的伎俩主要有两种:一是真酒的胶帽拔下来套在假酒上,造假者回收真酒瓶灌装假酒将其再封装;二是利用专业设备在瓶身上钻出针孔,将里面的真酒抽出,灌入其他价格便宜的酒等。后者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端倪的,而前者更为隐蔽,所以破坏性包装是有作用的。
客观地说,茅台想要提高防伪层次不是难事。首先,防伪技术并非高精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次,作为最有钱的白酒企业和最高端的白酒品牌,在防伪上的投入也应该是最顶级的。
既然钱和技术都不是问题,茅台不是不能做,那就是想不想做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