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之燕国逸闻

天空蓝星 2024-02-27 07:42:00

我们知道,在战国七雄中有一个燕国。但这个燕国有点奇怪,那就是相对于其余六国,燕国在春秋时期基本上属于寂寞无闻,猛不丁的进入到战国后,燕国就俨然以七雄之一的身份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让人有一时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翻看史书,发现这个燕国很是不一般,竟然是没有多少踪迹可寻,整个春秋时期不但事迹难觅,而且就是世系也不完整,只有寥寥两三个君主得以传世。据《史记》所言,其国首封国君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兄弟召公奭。在《燕召公世家》的记载中,周武王灭商后,封召公于北燕,这个北燕就是后来的战国七雄中的燕国。

召公因同周公一起辅佐周成王,因此令其子就封,但一直以来不闻其名。后九世,国君始得闻其名号,为燕惠侯。其间二百余年为空白期,几乎没有留下一点资料。惠侯之后,燕国的记载也是寥寥无几。此外,长期以来考古没有发现带“燕”字铭文的西周早期青铜器,而与燕同时就封的周公旦的鲁国和太公望的齐国,出土的青铜器却是屡见不鲜。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夏商帝王世系表中明确有齐、鲁的记载。周代二者皆属于旧地重封,鲁的故地在今河南鲁山一带,而齐则在山东中南部,甲骨文中明确记有齐、鲁两国。但这个燕国,实在是无迹可寻,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怀疑周初燕国的存在,更有甚者,认为燕国可能是夷狄所建,后为了融入华夏,自认为周的姬姓封国。

但历史的尘封终有被开启的一天,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燕国的历史脉络也逐渐清晰了起来。在上个世纪曾经发现过一个青铜鼎,上面的铭文记载了“匽侯”在镐京受到了周王的赏赐。由于匽、燕同音,就有人猜测这个匽侯可能就是燕侯,为召公奭的后代。到了1975年,在北京琉璃河西周遗址出土了一青铜器名为“堇鼎”,是说一个叫“堇”的家臣,受燕侯的指派将美食送到镐京给太保。接着在上世纪80年代该遗址上又一件文物出土,这个名为“西周克盉”的青铜器上,记载了周王赐给召公奭土地,并命令他的儿子“克”去建立这个国家,而这个国家被称之为“匽国”。

这几次的考古发现,终于使得燕国的来龙去脉大致上被后人所厘清。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证,以及和史书记载的相互印证,燕国毫无疑问地在周初就存在着,并且确实是召公奭的封国,但最初的国名为“匽”。召公奭和周公旦、太公望一起都是周初的重要受封者,如此看来,这个“匽”和“鲁”、“齐”一样,应该都属于旧地重封,那么这个“匽”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

史学家钱穆在他的著作《国史大纲》中认为,燕国的始封地在今河南偃师一带,所以“匽”其实按照现代汉语应该写为“偃”。周初武王灭商后,在今偃师一带封有北匽和南匽,而北匽就是召公奭的封地。此时的周王朝虽然灭掉了商,但势力并未能有太大的扩张,因此在第一次大封诸侯时,大多在原商朝的统治中心地带,以便于消化灭商的成果。所以召公奭、周公旦等人都封在了今河南等地。

后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使得周人势力在原殷商统治中心地区大为巩固,于是不但进行了二次分封,并且将原来的一些封国如鲁、齐等国纷纷向边缘地区迁徙,以继续扩张周人的势力,而召公奭的北匽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北迁至今北京一带。只是召公奭如同周公旦一样,因为辅政不能就封,所以遣其子“克”代为就封。

至于“匽国”何时变为“燕国”的,由于史料的缺乏,已无从考证。有人说是汉代的儒生所改,但上面所说的“堇鼎”已有燕侯一说,所以还是难以确认。据唐时《史记正义》引述南北朝时期的《宗国都城记》(已亡轶)所说:“周武王封召公于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姑且从此说法吧。

燕国的历史脉络几千年来晦暗不明,直到现代才勉强捋清,这里是有着一定的原因的。有人认为是燕国地处边鄙,与中原交通不多,于是留下的历史印记也就不多。这应该是个原因,但或许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战国末期的刺秦事件。燕太子丹遣刺客荆轲刺杀秦王,此举激怒了秦王,因此在灭燕后大肆掳掠以泄愤。秦军尽毁燕宗庙典籍,于六国之中最为惨烈,以至于燕国没能留下太多的历史遗迹,也使得我们忘了它最初的国名——“匽”。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