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服装发布会上,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设计古怪的服装,款式让人无法理解。
这些奇特的服装作品,有的被誉为创意之作,有的却被诟病为“看不懂的艺术”。
其实,艺术往往来自于生活。
一场大雨过后,湖南的一名女子在路上行走时,看到了令她惊讶的一幕。
只见远处一名大叔缓缓走来,身上穿着一件造型奇特的“斗篷”,瞬间成为了整条街上的焦点。
路人们都好奇地打量着他,等大叔慢慢走近之后,大家这才看清,原来,他身上的“斗篷”竟然是一张渔网。
渔网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鱼,估计有七八十条,大叔一路走,鱼不停地往下掉,他却连看都不看一眼。
这有趣的一幕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有网友评论道:“不好意思,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丐帮帮主,哈哈哈。”
“这不得去巴黎红毯走一趟?绝对是全场最亮的焦点。”
“跟在他后面,到家的时候,就有一餐鱼吃了。”
这位大叔或许并非有意成为焦点,但他的出现,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正是生活多元化的体现。
对于这位大叔来说,渔网斗篷上的鱼都是他辛勤劳动的成果。
将捕获的鱼儿挂在渔网上,穿在身上带回家,这样的生活方式,虽然艰辛,但却充满了劳动之美。
大叔捕的这些鱼叫红尾,学名蒙古红鲌,是一种典型的温水鱼类,喜欢生活在清澈、流速较缓的江河、湖泊中。
它们属于杂食性鱼类,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昆虫等为主食,偶尔也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蒙古红鲌的体色非常艳丽,背部呈青绿色,腹部银白色,两侧有一条明显的红色带状条纹,尾鳍呈红色,因此得名“红尾”。
蒙古红鲌的繁殖季节一般在5月至7月,水温在18℃-28℃之间。雌雄红鲌会在河流的沙洲、浅滩等地区产卵,卵粘附在水草上。
蒙古红鲌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作为捕食者,可以控制水体中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的数量,维持水生态平衡。
同时,红鲌的繁殖习性也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促进水体自净。
红鲌的繁殖力较强,一条雌鱼可产卵数万粒。
蒙古红鲌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红尾鱼可红烧、清蒸、炖汤等多种烹饪方式,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湖南街头的渔网斗篷大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
他不被外表所累,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努力生活,这种务实、简单、纯粹的生活态度,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在时尚界,灵感往往源自于生活,而生活中的独特元素又总能激发设计师们的创意火花。
或许有一天,大叔这件独特的“渔网斗篷”,会启发设计师们的灵感,出现在国际T台上,引领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