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40岁成为副省级干部,身兼18个领导职务,49岁被降为副厂级

雅可谈过去 2024-08-01 12:40:36

在江西省西北部,江西、湖北与湖南三省的交界地带,有一座县城,名为修水县。

修水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烈火在这里熊熊燃烧,毛主席在这里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有十余万修水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就是来自修水县,她叫樊孝菊。

有一句话叫“妇女能顶半边天”,可能有人认为首先是由毛主席提出来的,其实不然,首先提出这个说法的是樊孝菊,她在1958年提出“妇女力量大无边,生产能顶半边天”,后经毛主席概括,就有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

樊孝菊身上有什么故事呢?

1933年,樊孝菊出生于江西省修水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当时国民党正在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而修水县正是中央苏区的所辖范围,自从红军来到这里后,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不用再受地主恶霸的欺凌与压榨,为了感激红军,樊孝菊的父亲为红军运输食盐,却因此被国民党残忍地杀害。

父亲去世后,在母亲的抚养与照顾下,樊孝菊艰难地成长起来,最终迎来了人民政权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发起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这预示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被废除,怀着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樊孝菊决定以父亲为榜样,投入到共产主义的怀抱,于1952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年仅20岁的樊孝菊被任命为修水县四都乡副乡长,还兼任妇女主任与团委书记等职务。

此后,国家进行了三大改造与人民人民公社运动,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则使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这接连的运动中,身为乡领导的樊孝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大家报名入社,还带领大家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中。

在此之前,修水县的粮食产量并不高,于是樊孝菊带领大家修建水利设施,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她与张待牡成为江西农业战线上的领军人物,多次当选为省级劳动模范。

此外,樊孝菊还在当地搞了一个“千菊万牡”的活动,这个活动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大家的劳动热情,在此项活动的推动下,当地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涌现出许多先进队伍。

1958年,樊孝菊前往北京参加会议,受到毛主席、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进入到六七十年代,随着名气的增大与时代浪潮的影响,工农中的许多优秀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很多人获得参加党代表大会的资格,甚至还当选为中央委员或中央候补委员,比如说樊孝菊,在1969年的九大与1973年的十大上,连续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当时,全国各地建立起革委会组织,1973年,40岁的樊孝菊被任命为江西省革委会副主任,成为副省级干部,此外,樊孝菊还在江西省与修水县有不少兼职,比如说江西省妇联主任、修水县委常委、修水县革委会副主任、修水县太阳升公社党委书记、三都茶厂党委副书记等等,多达18个兼职。

不过,十年特殊时期结束后,随着中央路线与方针的重大改变,樊孝菊的时代很快结束了,1982年,樊孝菊被免去了在江西省与修水县的相关领导职务,只保留修水县三都茶厂工会副主席一职,后来又担任了修水县三都茶厂退管委员会主任。

此后,樊孝菊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她的那段传奇故事则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