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鲍鹏山老师的一段短视频,他说“半途而废”原本是个褒义词!这实在是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了。
对不起了鲍老师,我不知道。但我编过《苏批中庸》和《论语重读》,我可以很负责地讲,请你不要读后感说嗨了之后就开始误人子弟了。
你可能熟读了《论语》,不过我严重怀疑你有没有好好读过《中庸》?知不知道第十一章有这么一段:
这段既有“半途而废”这个成语,还有孔子说的“吾弗能已矣”,即“我不能停止”的意思,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半途而废”是个十足的贬义词,而且孔子还特别反对吗?孔子是要坚持到底的,但既能坚持又可以不为人所知,这就是圣人的境界了。
我在写这篇相关文章的时候,把第十二章的第一句“君子之道费而隐”挪到了这一章的末尾,因为这句话才是对上面三段的一个总结:君子之道是既耗费精力又未必为人所知的。
当然在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分析等能力方面,古今学者中能与我叫板的人并不太多。鲍鹏山老师引用的《论语》中的这段,其中的“画”的意思也不是“画地为牢”的意思,这种解读又纯属“读后感”的级别。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说的君子标准,是我能力不够啊。”孔子说:“能力不足者会半途而废,现在你就是这样(刻画了这种人)。”
以上才是这段话最合理也最正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