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人对战13万人,并吃掉3万人为代价的睢阳之战,到底有多惨烈

百年战争录 2024-11-26 11:15:3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睢阳之战,唐代安史之乱中的一场惨烈战役,7000人对抗13万敌军,最后以三万唐军伤亡的代价,勉强守住了这座城市,守卫者是张巡。

而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张巡又如何带领这支即将崩溃的队伍,顶住如此巨大的压力?

张巡的英雄背影

那个时代,像张巡这样的普通百姓,能走上仕途,完全依靠的是才干和命运。

张巡的早年生活,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不过是一个在地方官场上,奋斗的小人物,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才使得他站到了历史的舞台上。

原是担任宁陵县的太守,不算什么大将,也有一定的军政经验。

安史之乱爆发,国家动荡,叛军开始肆虐各地,张巡的命运,与这个动乱的时代紧密相连。

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起初是小规模的骚乱,很快蔓延成了席卷整个唐朝的战争。

叛军一度控制了大部分北方领土,势如破竹。

唐朝的朝廷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张巡所在的地区,也是叛军进攻的重点之一。

张巡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战神,也没有过多的兵法书籍作为参考。

在这一场“安史之乱”的乱世中,能凭借的,只有勇气与冷静。

被任命为睢阳的防线守将,负责守卫睢阳城,睢阳,位于今河南商丘,是连接江淮和中原的交通要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当叛军向睢阳进发时,张巡已经没有选择余地。

敌人来势汹汹,睢阳的守军兵力远远不及敌人,张巡明白,睢阳若失守,整个江淮的防线将被突破,可能会引发整个中原的危机。

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张巡带领着仅有的数千兵力,毅然决定坚守这座城市。

起初,张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

睢阳的防线极为脆弱,敌人的进攻也非常凶猛。

张巡将士们紧张的备战,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眼前的敌人并非易与之敌。

这并不足以让他放弃,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叛军的旗帜,心中暗自决定:如果死,就死在这座城墙上。

敌军一步步逼近,张巡没有迷茫,冷静地命令士兵加固城防,布置伏兵。

每一次敌人发起进攻,都会果断指挥,精准打击敌人的破绽。

这场战斗的胜负,关系到国家的存亡,而睢阳若失,必然意味着江淮乃至整个中原的沦陷。

张巡的指挥,不像其他名将那样以兵法见长,但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冷静。

面对压力,从不急躁,也从不抱怨,每一步,都仿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正是这种沉着冷静,才使得他最终在睢阳站稳了脚跟。

孤军奋战,死里逃生

张巡带领的唐军,总兵力仅为6800人,而面对的是叛军13万大军,差距显而易见。

睢阳城被叛军围困后,城内的粮草已经非常紧张。

无论是对士兵的体力,还是对城市的耐力,张巡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那时候的粮食补给,基本靠雍丘等地支援,叛军的封锁,让这些支援变得极其困难。

“眼下,我们已经没有选择。只能拼死一搏!”张巡坚定地对自己的部下说。

为了保卫城市,不断指挥士兵加固城墙,修建护城河,甚至用城内剩余的木材、石块布置了陷阱。

张巡的策略是将城池的防御与兵力结合,消耗敌人的力量。

每次叛军进攻,士兵都在血与火中迎战,死伤惨重。

睢阳城的守卫者们,是在与敌军作战,更是在与时间和资源进行斗争。

战斗持续,粮食越来越紧张,士兵们开始出现疲惫和饥饿。

张巡亲自下令。将粮草的存储严格管理,动员士兵们节约食物,有时候,大家只能吃一些草根、树皮,甚至喝草药泡水来充饥。

每次巡视完防线后,回到指挥部,张巡往往已经瘦弱不堪,脸色苍白,但从未在士兵面前表现出丝毫的疲惫。

“这场战斗,我们不可以退缩。”张巡常常对士兵们说。

在这种艰难的时刻,张巡不仅自己坚守阵地,还时刻鼓舞士兵们的士气。

只有让士兵们保持信念,才能守住这座城市,才能拖延叛军的进攻,争取更多的援军。

除了粮草的问题,敌人不断加大对睢阳的围攻力度,战斗的规模逐步扩大。

叛军每次进攻,都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张巡的士兵们,在城墙上拼命抵挡,连水都只能通过城外传送,补给几乎停止。

每一次,张巡都会带领队伍奋勇抵抗,几乎每次都能打退敌人。

眼见敌人的进攻越来越猛烈,张巡的部队也开始损失惨重。

有一次,叛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夜间进攻,张巡命令士兵们在黑夜中潜伏在城墙后。

冷静地指挥,运用巧妙的阵法,成功击退了敌军的先锋。

那一夜,睢阳城又一次守住了。而张巡的冷静,也使得整个睢阳城的气氛逐渐稳定,士兵们的信心有所恢复。

激烈的围城战与敌军的失误

敌军第十次围攻睢阳时,叛军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那股松散力量。

敌人开始加强指挥系统,调动更多的兵力进行联合作战。

睢阳的防线,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次次的攻势让睢阳的城墙摇摇欲坠,而张巡的指挥也越来越紧张。

每一次进攻,都要亲自督战,及时发现敌人的漏洞并加以反击。

正当局势看似危如累卵时,敌军的一个失误,给了张巡反击的机会。

叛军将领尹子奇派遣,大量的兵力前往攻城,过于依赖兵力,忽视了阵形的严密。

一次突袭中,张巡利用城外的山地,突然发起了夜间反攻。

张巡的部队以极高的机动性,打乱了敌人的阵型,敌军不仅损失了大量兵力,还陷入了极大的混乱。

“敌人并非无懈可击,他们太过自信。”张巡冷静地分析战况。

在这次反攻中,张巡击败了敌军的先锋,减轻了睢阳的压力。

这一战,虽然不是决定性的胜利,却给了守军巨大的士气鼓舞。

生死一线,绝地反击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睢阳城内的战斗依然异常惨烈。

敌军每次发起的进攻,都比上一次更加凶猛,而张巡的冷静指挥,使得每一次敌人的围攻都未能得逞。

连着几次夜战,守军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援军,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贺兰进明和许叔冀终于带着援兵赶到,准备发动反攻。

那一夜,城内传来阵阵鼓声,数百名唐军士兵像猛兽一般冲向敌阵,掀起了新一轮的冲锋。

张巡凭借着过人的指挥才智,和顽强的毅力,成功守住了这座,关乎整个江淮防线的城市。

睢阳城终于成功守住了。

敌军不得不带领叛军撤退,张巡和战士们的英勇表现,也成为了安史之乱中的一段传奇。

历史称他为“睢阳守将”,以彰显他们在这场战斗中的不屈精神。

睢阳之战,也成为了安史之乱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场战斗。

结语:

睢阳之战,是唐代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数万叛军围攻,守军死伤惨重。

正是这种近乎绝望的局面,造就了张巡的英雄传奇。

没有高超的兵法,也没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只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可动摇的忠诚,撑起了这场艰苦卓绝的胜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