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空难是鸟击?还是神秘导弹误击?为啥不在里海迫降?

风云圈科学 2024-12-27 17:35:07

突然间,飞机失控,从数百米高空坠向地面。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12月25日阿塞拜疆航空8243次航班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机场的真实遭遇。

当时,这架载有62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的巴航工业E190支线客机,在从巴库飞往格罗茨尼的途中遭遇大雾,无法降落。随后,飞机在跨越里海飞往阿克套机场进行备降时,机组突然宣布遭遇了鸟击,并在迫降过程中失控坠毁。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继续,已确认有38人遇难,29人奇迹生还。

当飞机失事的消息传出时,人们的震惊和悲痛难以言表。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令人困惑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飞机失事的经过。在飞机坠毁前,地面人员拍下了飞机最后时刻的视频,而飞机的ADS-B数据也完整记录下了飞机最后的状态。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飞机在接近阿克套机场时明显出现了异常状态,操控系统处于严重故障,飞机难以操控。

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在飞机坠毁的最后时刻,机组曾尝试将飞机拉起避免坠毁。这一举动虽然未能拯救飞机,但却极大地改善了飞机坠毁时的姿态,使得俯冲的角度变小。

最终,飞机以较小的角度“拍”在地面上并发生横滚,而不是直接俯冲坠毁。这一过程中,飞机的后半机身基本完整,这也使得机身后半部分客舱内的乘客有较大的生存概率。

那这起空难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是鸟击?还是另有隐情?

在事故发生后,有媒体报道称是飞机遭遇鸟击导致发生故障进而失控坠毁。然而,从民航飞行的角度来看,虽然遭遇鸟击并不是罕见的事,但本次空难事故中的情况却与鸟击特征有较大差别。

首先,当飞机发生鸟击时,主要受影响部分是机头、发动机以及机翼的前缘襟翼。然而,在这次事故中,飞机的发动机动力完好,整体情况与鸟击特征不符。更重要的是,在失事现场,飞机的后半部分与尾翼较为完整,而在飞机尾部与水平尾翼上却发现了大量大小不一的高能碎片射入的痕迹。这些孔洞边缘向内,显然是由外向内进入的高能破片所导致的。

这些痕迹让人不禁联想到防空导弹的近炸战斗部毁伤痕迹。事实上,防空导弹击落民航飞机的情况并不罕见。例如,2014年的马航MH17事件就是一起震惊世界的空难。当时,马航MH17在飞越东乌冲突地区时,被“山毛榉”导弹击中直接坠毁。在机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弹片击穿的痕迹。

那么,阿塞拜疆航空的飞机是否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呢?

考虑到近期乌克兰使用长程自杀性无人机对俄罗斯纵深城市开展袭击,而格罗茨尼在近几日刚刚遭受过自杀性无人机的袭击,因此会在重要区域(如机场)附近部署“道尔M1”或“铠甲S1”之类的近程防空系统用于拦截无人机。在事故发生当日,俄军部署在格罗茨尼的“铠甲S1”近程防空系统就有击落乌军自杀性远程无人机的记录。

如果基于阿塞拜疆航空遇到的是导弹误击的假设,那么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当飞行员第三次尝试降落时,尾部突然发生爆炸。由于当时格罗茨尼机场处于浓雾之中能见度较低,飞行员无法看到尾部的情况,因此可能将爆炸误认为遭遇了鸟击。随后,受损的液压系统逐渐丧失效能,机组失去了对升降舵的控制,飞机操控处于失控状态。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事故的真正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但无论结果如何,阿塞拜疆机组全力挽救飞机的努力都是令人非常敬佩的。他们坚持到最后一刻的精神,无疑让人肃然起敬。

此外,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飞机不选择在临近的里海水面迫降呢?

事实上,里海的水面并不具备迫降条件。首先,飞机在失控状态下很难保持正确的姿态进行迫降。其次,即使飞机能够成功迫降在水面上,如果飞机进水沉没,那么乘客的生存概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飞往最近的机场进行迫降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而阿塞拜疆的机组人员正是这样做的,他们的勇敢和决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铭记。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