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三位武举人

戈瑞战争 2024-08-26 17:34:45

早在周朝,我国就有了以武取士的传统,但真正将武举纳入科举制度,却是在武则天时期才登上历史舞台。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武举的诞生比文举晚了整整一百年,算是一位“迟到的嘉宾”。

最初的武举考试颇为朴实无华,仅考察武艺技能和身体素质,诸如兵法之类的知识并不在考试范畴之内。然而到了南宋时期,武举考试则变得隆重许多。除了初试的资格考外,还形成了与文举相仿的解试、省试和殿试,甚至增设了兵法内容的考试。自那时起,武状元、武榜眼和武探花这些称谓便在历史长河中流传,直至如今在影视作品中仍屡见不鲜。

武状元苏乞儿

明代初年,朱元璋深信文治方能安定天下,因此武举考试一度被搁置。直至明英宗时期(1464年),武科才重新开设,考试也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与文举并驾齐驱。

明太祖朱元璋

而清代则一直延续着武举考试的传统,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才最终废止。武举考试在历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也涌现出了不少名将。

光绪帝 爱新觉罗·载湉

其中,“再造大唐”的郭子仪便是武举人的佼佼者。他在唐玄宗开元初年以武举高等的身份出任左卫长史,因治军有方,一路升迁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临危受命,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兵部尚书,最终平定叛乱。唐肃宗对他赞誉有加,言道:“虽吾之家园,实由卿再造。”从此,他以“再造唐室”之功被右迁为中书令,进封为汾阳王,世称郭汾阳。

郭子仪

另一位知名的武举人便是戚继光了。他在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二十二岁时中武举人,次年上京会试时恰逢鞑靼侵边,于是被征调参战。嘉靖后期,他调任浙江参将,抗击屡犯东南沿海的倭寇。他所训练的军队成为了当时的抗倭主力,威震南疆,人称“戚家军”。万历年间,他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官归隐。

戚继光

最后一位武举出身的名人便是吴三桂了。他是崇祯年间的武举人,承袭父荫任都督指挥,一路升迁至辽东总兵,驻防山海关,封平西伯。然而,在李自成攻克北京并虏获了他爱妾陈圆圆和父亲时,“冲冠一怒为红颜”,他竟然引清兵入关,受封平西王。后来,他奉命镇守云南为藩王,形成割据势力。康熙打算撤藩时,他与另外两个藩王举兵叛乱,最终被康熙重兵剿灭。

吴三桂与陈圆圆

这三位传奇武举人,郭子仪足智多谋,修为深厚,成功挽救了大唐王朝;戚继光则擅长兵法,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抗倭名将与民族英雄;而吴三桂则从明朝辽东大将叛变成为清朝藩王,最后又自立为王,最终落得全家被杀的下场。

#清武举人武功有多厉害?#

0 阅读:35
评论列表
  • 2024-09-21 22:12

    一个定国一个安境,最后这个三姓家奴来凑数就太恶心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