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还在发展,未来还有10~20倍的增长空间,所以京东还需要招人?
文|刘维
编辑|吴桐
2018年,一条“刘强东要裁员8万员工”的消息从遥远的西班牙传来。
消息一出,让不少电商、物流从业人员觉察到了危机感,京东一线员工更是人心惶惶。
借着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的契机,刘强东就传言直接“辟谣”,称“这完全是耸人听闻,是不准确的。”
他的本意是按当时京东的规模,用软件和硬件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概只需要8万名员工就足够了,而现在是超过16万名员工。
同时他也强调,不会因为技术迭代更新而开除任何一个“兄弟”。
当时在现场他还说过一句颇为乐观的话——京东还在发展,未来还有10~20倍的增长空间,所以京东还需要人。
这句话在今天看来,着实有些打脸。
继京喜业务战略收缩,京喜拼拼出现人员裁减动作之后,京东内部其他业务线也被曝出人员裁减消息。
据一份网上流传的相关文档显示,此次人员裁减所涉及的部门更广,包含京东零售子集团旗下搜索与推荐平台部、京东科技子集团旗下技术与产品创新部等部门,人员裁减比例在10%至30%不等。
对于部分被裁员工而言,此次优化来得十分突然。
据界面新闻报道,大多自3月21日后陆续被部门领导与hr约谈,被要求于3月31日离职。由于未能做到提前30天通知,京东给出了“n+1”的赔偿方案。
也有被裁的人,在抖音上发布自己的状态,称死心塌地的干活,说不要了就给你一个期限,真的很凉。
抛开大环境不说,实际上京东确实有些流年不利。不仅频频踩到反垄断的枪口,在业绩营收方面更是持续亏损。
即便刘强东拥有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但是却留不下这些口口声声称呼兄弟的人。
持续亏钱的京东,拿什么留住兄弟
如今,刘强东手握京东科技、京东工业品、京东产发三大独角兽,并坐拥京东、达达、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四大上市公司。
但说实话,这几个公司没一个赚钱的。
3月10日,京东发布2021年及第四季度财报。虽然营收持续增长,但四季度亏损严重居然高达52亿元。
财报显示,京东2021年全年净收入达到9516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四季度净收入为2759亿元,同比增长23.0%。
但是净利润来看,第四季度,京东单季就亏损52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43亿元。四季度的亏损,也导致了京东2021年全年的净亏损达到36亿元。
其中,新业务方面京东四季度在这方面经营亏损32亿元,同比扩大54.6%,环比扩大52%,而整个2021年在这方面已累亏近106亿元。
长期以来,京东物流都处于亏损状态,在目前上市的快递公司之中,京东物流是唯一一家还在亏损的快递公司。自2007年京东自建物流以来,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有媒体统计,仅京东物流,10年亏损达300亿元。
此外,据最新财报数据披露,2021年达达集团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额达到24.71亿元,与上一年同期20.81亿元的净亏损额相比,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
拉长时间维度来看,近年来,达达集团的盈利状况始终不够理想。数据披露,2018年至2021年,该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额分别为23.90亿元、24.65亿元、20.81亿元和24.71亿元,这短短四年里,达达集团的亏损总额合计已经超过90亿元,且年亏损规模总体有所扩大。
京东健康同样不赚钱。去年3月29日,京东健康发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业绩。业绩显示,京东健康2020年亏损扩大至172亿元,相比2019年的10亿元亏损,惊人剧增。
综上来看,京东裁员不裁员其实和大环境关系并不大,别人家裁员我家也裁员的论断也根本立不住脚。
长期以来,靠烧钱拼规模的京东,在发展模式上本身便存在问题。一家真正健康的企业,哪有一连亏损十几年,还口口声声说要做“时间的朋友”的。
亏损或许是京东当下最该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反垄断这个话题同样存在于京东系的企业当中。
频撞反垄断枪口,处罚接二连三
反垄断大潮下,京东绝对算个另类。一面高喊“国家反垄断看似京东价值观不谋而合”,“反垄断下京东一个又一个IPO的高歌猛进,颇显风景这边独好”,“反垄断大潮中完美避雷,也是一种另类的踩中风口”这些口号,一面却频频撞上反垄断的枪口。
早在2017年,京东便被指责过“垄断”。那一年京东以确保用户和商家物流服务体验,同时还存在部分违反平台规则的行为为由,切断了与天天快递信息接口,断结了和天天快递的合作。
对此事件,天天快递表示强烈谴责京东这种“垄断”行为。
作为天天快递的东家,苏宁加班加点发布了《致京东:别自绝于物流同行》,痛斥京东对整个中国快递行业的“周一大屠杀”行为,多家快递公司也陆续遭到京东的屏蔽、封杀、清场。
虽然最后事情不了了之,但是进入2021年后,在反垄断大潮之下,京东开始频频收到反垄断的罚单。
去年11月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对43起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立案调查。经查,百度、阿里、京东、苏宁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十一条,构成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评估认为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以50万元罚款。
京东被罚源于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合营企业案,以及宿迁京东博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收购跨越速运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案。
其中,2021年3月11日的一笔股权收购。经查,该案构成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但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
相比阿里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罚182亿,50万的处罚款项根本不值一提,但京东公关却已经开始在进行删稿处理。如在百度搜索引擎上,由新浪财经发布的《京东物流收购跨越速运股权案被罚50万元》,目前显示已经被和谐处理。
时隔两个月后,京东再次收到罚单。今年1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公布一批行政处罚案件,涉及腾讯、哔哩哔哩、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
其中,市场监管总局对宁波誉衡健康投资有限公司与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设立合营企业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分别给予宁波誉衡、京东邦能各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而在京东物流以89.5亿买下德邦股份后,也有专家表示这个收购也需过反垄断审查。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互联网平台具有明显的生态化商业系统特点,也就是说平台基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大量并购相关联市场,进一步扩大在核心业务上的市场支配力量,自我优待、链接封禁等行为随之而来。
此外,基于平台的商业生态会进一步放大这些行为的反竞争效果,一旦不被该平台的生态接纳,对于市场其他竞争对手的影响会成倍增加。所以要从源头上,在经营者集中阶段就严格审查。
如果了解京东的人便知道,其实京东可谓是从屠龙少年,逐渐进化成为一条恶龙。五年前,京东曾因为阿里垄断提起过诉讼,主张其利用支配地位对商户实施“二选一”限定交易行为。
如今阿里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只是那个曾经伸张正义的少年,自己也成为反垄断故事中的反面教材,这是何等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