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了广州巡诊,病人还是和昨天一样的多。
昨天上午接诊时,遇见了一个与去年8月份病情类似的帕金森患者。
去年那患者姓梁,别人都叫他老梁,澳门人士,59岁,在广东做餐饮生意已经4年了,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报社,日常工作便是编辑一些稿件,虽然都是电子版打印,但最让他头疼的还属手写。
2018年初的一个上午,部门在开会做小结,老梁在一旁记手稿,刚开始写着还很流畅,写到一半时,手突然的抖了一下,那几个字写得自己都不认识,但细心的他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寻了个时间去医院。
大夫随意找了一份文件和一张空白纸,让他抄写,本以为可能不会再出现那天上午的情况了,岂料在快要写完的时候,字越写越小了,见如此,大夫也不敢大意,让他做了个脑CT,不查不知道,一查就确诊原发性帕金森。
对于老梁来说,确诊帕金森就如同在事业上宣判了死刑,尽管很舍不得这份工作,左右为难,老梁最终也选择了提前退休。
然而,老梁自从被确诊帕金森之后,一刻也没闲着,锻炼、旅游、爬山、钓鱼、露营,总是想着方儿地让自己的身体恢复健康,但即便这样,老梁的病情还在不断加重,吃了5年药,换过很多药,了解了很多关于帕金森疾病,即便如此,帕金森还是好不了,于是老梁也不再抱很大期望。
像这样的病人为数不多,大部分人对确诊帕金森的态度,大都活一天算一天。
老梁在这些年寻找过很多方法,认识了许多跟他一样的帕金森群友。
有一天 ,在帕友交流中,一位姓仝的山西帕友发言,又让他燃起了希望。
老仝说:手抖和行走迟缓好了,都以为他是做的DBS手术才好的,然而并不是,老仝用的是中药,消息一出,群里吵翻了天,纷纷称:这人肯定是托,中药不可能有这效果!
老仝也没再说话,而老梁则是悄悄私底下找到老仝。为什么要找他?
因为老梁早在几年之前,也有人对他讲过中医效果好,但那时的老梁也不太看好中医,以为不过是碰巧罢了,这次还有人这样说,老梁觉得,一次可能是巧合,两次就不一样了,于是选择先了解看看,聊了许久,老梁心有所疑虑,没有说服性。
于是老梁回到家,电脑上翻找了许多相关的文献和期刊,还的确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中药治疗帕金森效果的独特性,其优势恰巧地弥补了西药的劣势,中西结合恰好可相互弥补不足。
老梁又再次找到老仝,说巧不巧,老梁的这位山西帕友老仝,竟也是我的一个患者,虽然都是帕金森,但他俩的区别还挺大,老梁是只僵不抖,病情进展缓慢,老仝却是又僵又抖,还发展迅速,帕龄也比老梁更久。
老梁通过老仝又找到我,相约首次会诊是在广东深圳的帝尊大厦三楼,当时,那里的条件比现在的地方要好一些,宽敞,隔音好,还属医保定点,但那会儿的病人很少。反观现在,地方小了,隔音不好,医保也用不了,反倒是病人多了起来。
记得老梁当时是坐公交过来的,因为不能开车,后来饭店生意越发地如日中天,并且聘请了一位专职司机,所以,在那之后,都是司机开车专接专送。
每次老梁一讲话就“喋喋不休”,病情的缓解改善让他激动不已,我也很高兴,但我更担心后面的患者催促,所以没能和他聊太久,每次都匆匆地来,又匆匆地离开,哎!没办法,病人多得不敢有所懈怠。
会诊过后导医询问:“这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每天都见那么多病人,您怎么还能记得如此清楚?”
“其实我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记得那么清楚,有些病人治疗时间比较久,来的次数多了,印象也就深刻了,有的患者就来过一次两次,了解病情都联系不上,所以有时也记得不是很清楚。”
今天的分享没有什么医学理念,下次跟大家分享老仝的治疗过程,希望下次广东深圳巡诊之行能有富余时间跟老梁叙叙。
图片来源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