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压力最大,如何减压就成为了难题

霖弘看情感 2024-07-10 01:45:05

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的社会”。而在所有的人群中,中年人面临的压力最大,承担的责任最多。“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个顶梁柱”,这就是中年人状况的真实写照。

在单位里,中年人是骨干,承担着最重的任务,在社会上,中年人是栋梁,肩负着最多的责任;在家庭中,中年人是核心,承受着最大的压力。事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经济的压力,像三座大山压在中年人的肩上。而当压力超过能承受的负荷,同时又不能有效地应对时,则给中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有的人未老先衰,疾病缠身,有的人不幸早卒,令人扼腕。如何给自己减压,如何给自己松绑,是摆在中年人面前的一个极其严峻的课题。

要成功,但不要精疲力竭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获得成功,没有人不渴望自己出人头地。从小我们接受的就是成功教育、理想教育,说得堂皇点是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说得俗气点是要扬名立业,“混出个模样来”。爱迪生是我们的榜样,陈景润是我们的模范。尤其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成功欲望更加强烈,更加迫切。这其中又以中年人特别突出。

目前的中年人虽然经过多年的打拼,总算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但面对汹涌而来的年轻后生,他们感到心慌气虚,面对日益临近的退休年龄,他们感到时间紧迫。因此,他们不但渴望成功,而且是渴望迅速成功。当了处长的想当厅长,成了副教授的想成教授……追求、追求、再追求,成功、成功、再成功,现在的中年人个个都像被欲望抽紧的陀螺,在飞速地转动着!

社会的竞争,家庭的责任,都使得中年人深深感到成功的压力。青年人可以高歌:“我用青春赌明天。”而中年人决不敢说:“我拿中年赌明天。”因为中年人赌不起,更输不起。

中年人又与老年人不同,老年人已经退出工作舞台了,他们的任务只是回顾自己的历史;中年人则还在舞台上表演,他们既羡慕青年人可以用青春下赌注的年龄,同时他们又不甘于现状,他们希望自己最后的表演能进入高潮。况且,昔日的邻居、同事、朋友,有的或者成了大款,腰缠万贯,美女如云;有的或者手握重权,颐指气使,前呼后拥。这无疑都刺激着中年人强烈的成功欲望!于是乎,当前的出版界出版了大量的专门引导人们成功的励志类图书,其读者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中年人。

追求成功,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还应该大力提倡与鼓励。因为这于国于己于社会都是一件好事。我们现在的社会如此进步,科技如此发达,生活如此富裕,就是千千万万的人追求成功的结果。更何况雁过还要留声,为人一生岂能不想有所作为,对社会有所贡献呢?但是,我们在这里要阐明的一个观点是,我们要有理想,要追求成功,但绝对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不能以精疲力竭为成本。

本·库鲍谢克是一位成功的青年企业家,但他个人认为,他最成功的是在成功之后选择了健康。

他曾经给自己订立的人生目标是:娶一位漂亮太太,建立一个可爱的家,拥有一辆豪华轿车和一幢建立在农场里的休闲别墅。此后,他便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他21岁时通过自学拿到了电工证,然后凭2000元资本,与兄长一起成立了一个承包工程公司:到后来他拥有3家公司,净资产达到100多万美元。

然而,本·库鲍谢克虽然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但他却丝毫未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由于他工作过分投入,体力严重透支,结果患上了精神抑郁症,造成家庭失和神智恍惚,几乎陷入自残自杀的崩溃边缘。

本·库鲍谢克在经历了铭心刻骨的悲喜交加之后感悟到,事业上的永久成功必须依赖于身心的平衡与健康。他认为,成功和身心的健康与快乐要想兼得,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埋头工作时,随时提醒自己不忘健康。经过几年的努力治疗,本·库鲍谢克终于走出了黑暗,恢复了正常人的工作和生活,并在事业和家庭上再创佳绩,为社会慈善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的确,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节奏快、竞争大的社会里,要想获得成功已属不易,而要想成功与健康兼得就更是不易。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健康,牺牲快乐。一个人倘若失去了健康,没有了快乐,即使官位再高,钱财再多,名声再大,又有什么意义呢?本·库鲍谢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我们要追求成功,但绝对不要精疲力竭,不要忘记健康,忘记了它,成功和快乐都将远离你。

然而,许多中年人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他们看来,要成功,就一定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一定要以健康与快乐作为成本与代价。

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成功并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心的丰富和充实,要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法国思想家拉罗什富科说:“我们幸福,在于我们拥有自己觉得可爱的东西,而不在于我们拥有其他人觉得可爱的东西。”蒙田则说:“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惬意,诸如执政、致富、建造产业之类的事情,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事实上,现在许多中年人对于成功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把成功等同于升官、发财、出名等,但事实上许多人升了官、发了财或者出了名,也并不意味着就是成功的人生,因为他们活得并不开心,过得并不充实。

为了得到提拔,一年到头对着上司陪笑脸,甚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日子过得紧张兮兮的,这算什么成功呢?为了拥有一幢豪华的别墅或者一辆漂亮的小汽车,每日每夜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晚上一回到家就疲惫不堪地在电视机前倒下,这又有什么意思呢?有些明星们平日看着一个个都衣着光鲜,前呼后拥,万人追捧,但他们为了赶档期,不得不连续几周甚至数月连轴转,一天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有的累得吐血,有的累得撒血尿,这值得吗?

另外一个误区,就是过于急功近利。中年人总觉得以前耽误的事情很多,而现在能够打拼的时间又不多了,因此他们急躁,缺乏耐性,什么事都想立竿见影,做官想一步登天,经商想一本万利,出名想一举成名。

为此,他们每天都像打仗一样地紧张忙碌,身心长期处于高度疲劳状态。他们要买车、要供房、要出国、要读EMBA、要打败竞争对手、要事业成功的一切标志。为此,他们熬夜、加班、陪客户吃饭、陪领导暴饮,结果是人还不到40岁,就已经有了将军肚,就开始脱发早秃。他们也知道这种状况很不好,可他们放不下工作,放不下成功的目标,一心想挺过去,想等事业有了一个阶段,再去休假、去旅游、去好好休整一下,然而,那一天却不知何时能够到来。最可怕的是,这一天可能再也无法到来……

其实,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事业有多辉煌,也不表现在其职位有多尊贵,钱财有多丰厚,能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干着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情,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这就是最大的幸福,是最好的成功。因此,我们要合理地设定成功的目标,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切忌由于片面地追求成功而牺牲了我们最为宝贵的健康、最为重要的快乐。

要竞争,但不要心力交瘁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压力的社会,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不进则退、不上则下的境地。因此,无论是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我们都能感受到竞争的气氛。学生考名校,干部要提拔,家庭建设要上档次,无一不需要竞争、不需要努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森林里,每一个人都面色凝重,步履匆匆。“最近忙什么呢?”“瞎忙,忙得晕头转向。”这已经成为现代人打招呼的习惯用语。而忙碌的原因,便是竞争的激烈。

非常容易理解的是,在所有人群中,竞争压力最大的必定是上要养老、下要养小的中年人。有人说,现在40岁左右的中年人,大多数没有受过按部就班的系统教育,或者有足够的教育时间却没有足够的教育质量。他们突然进入了竞争激烈的时代,就像一架装备平平的车子突然被抛入了F-1方程式的赛场。

确实,人到中年,生理机能已开始走下坡路,但他们在家庭里正处在一个顶天立地的特殊阶段,父母要他们赡养,儿女要他们抚育,家庭要靠他们一点一滴地建设;与此同时,他们在事业上正处在一个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职场上受到有更高教育学历、精通外语电脑、更具创新开拓精神的年轻人的追赶、紧逼,因此,许多中年人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学习、工作,以逃避被提前淘汰出局的命运。

在新旧制度更迭的时候,付出代价最大的必定是中年人。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日益加快的工作生活节奏、社会转型带来的新挑战、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爆炸,这些都会让中年人忙得晕头转向。

由于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份完美的生活,希望获得成功,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因此常常被许多身外的东西诱惑着,总是匆匆忙忙、慌里慌张的。而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所面对的生存的压力与岌岌可危的态势决不是努力加苦干就能应付的。因为,每天都会有新的竞争对手在他们身边不断涌现,这些新的竞争对手是他们难以抗衡的年轻人。现在,当年轻的网络CEO的侃侃而谈充斥报纸电视的时候,许多中年人便不难发现,现在,这些昂首阔步的角色已经不需要从上一代手中接过权力。“他们有自己标榜的东西,按照自己的方式走,根本就不理你。”

有一种社会学的理论说:人类正在从前喻社会向后喻社会转变。在前喻社会,宝贵的是经验,老人因而备受尊重。而在后喻社会,有价值的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世界属于年轻人。

这无疑给中年人更加增添了竞争的压力。为此,许多中年人生活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中,他们害怕突如其来的挫折会打破现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生活秩序,害怕事业的失败会使自己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害怕下岗,害怕自己赶不上别人,害怕孩子不争气……为了不在竞争中被淘汰,他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勤奋地学习。固然,这是竞争带来的好处,能促进人们奋发学习,努力工作。但是,过度的竞争,则有可能影响到中年人的身心健康。

对于中年人来说,我们不能拒绝竞争,也没有必要害怕竞争,但我们也不要过于看重竞争,尤其不要被竞争搞得心力交瘁。我们要竞争,但并一定就要同人争个高低,比个上下。别人平步青云,飞黄腾达,是人家的本事和机会;别人腰缠万贯,日进斗金,是人家的运气和能耐。我们没有必要眼红,没有必要嫉妒,更没有必要为了攀比而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

如果我们靠透支完身体资源来参与竞争,那是得不偿失的事情。说这些并不是鼓励人们不图进取,逃避竞争,而是提醒广大的中年人,身体是我们的本钱,我们不能因为竞争而摧毁健康的身体。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英年早逝的警钟在频频响起,未老先衰的悲剧在频频发生。我们呼吁所有的中年人,无论身居要职,还是在一线奋战,都请爱惜我们最可宝贵的生命。“人到中年万事休”显得消极悲观,“人到中年万事忙”亦似有不妥。忙要有个“度”。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社会竞争是无穷尽的。步行赶路的人看见以驴代步是多少逍遥自在,而骑驴的人在骑马的人那里便要自惭形秽了,那么骑马的在汽车面前呢?汽车在火车、在飞机、在飞船面前呢?

如果别人有什么我们就一定要有什么,那日子过得也太累了,况且也是不可能的,无非是自寻烦恼罢了。明智的做法是,我们要对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正确的认识和估计,凡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持一定的弹性,否则超负荷的运作必将导致疲于奔命,结果将会是积劳成疾,甚至壮志未酬身先衰。因此,当我们为记事本上满是红蓝黑笔外加荧光笔注记的一大串待办需办的事项奔忙时,当我们为了职位、职称、住房、车子团团转时,请试着稍稍放缓脚步,想想什么是我们最重要的事,什么是我们最需要的事。其实,成功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身体的健康;竞争固然需要,但最需要的还是快乐的生活。

给自己减压松绑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学生:“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学生有的说20克,有的说500克。

老师则说:“这杯水有多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

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如果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我们所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时间长短,到最后,我们都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

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人认为,面对压力无法选择逃避,其实这些人不明白,许多压力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事实上如果你换个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活出一种轻松的状态来。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有一天,一位居士请求禅宗三祖僧璨给自己指出一条解脱之路。僧璨问:“谁绑住了你?”那人说:“没有谁绑住我啊。”僧璨说:“既然没有谁绑住你,你就是已经解脱了,哪里还用得着去寻求什么解脱呢?”那人听了,恍然大悟。那人就是道信,后来,他成了禅宗的第四代传人。这则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就是:烦恼、痛苦都生自自己的心。如果你有一颗平常心,能超脱一点来看待成败、得失、荣辱、福祸、名利、权利等,你就会拥有一片宁静恬淡的心境。

现在,随着中年人压力的日益加重,不仅使许多中年人产生苦闷、压抑、烦恼和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引发或明或暗的心理疾患,而且给人生蒙上阴影,给中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和隐患。因此,给自己的心灵松绑,给自己的心理降压,给自己的精神减负,非常有必要。

很多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好好工作,要事业有成,要创造更多的财富,要……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如此,评价一个人往往是依据他的事业,他的财产,他的工作能力,而忽视了他生活中健康、快乐的情绪。其实,社会就像一条汹涌的大河,每个人都是河里的鱼,有的匍匐在河底,有的浮在水面,有的在中间游荡。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哪里都能活出精彩来。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

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回答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从这里可以看出,成功的最佳目标并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因为如果你制定的是一个很难实现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这个目标再有价值,对你来说也毫无意义。许多中年人之所以感到压力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树立的人生目标不切实际,或者是难以实现。为此他们拼搏,他们苦干,他们苦恼,他们焦虑。我们说,理想不妨远大一点,目标则要具体一点,现实一点。

即使你的目标是现实的,你也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因为并非所有的目标都会完满实现,并非所有的工作最终都能成功,并非所有的希望都可以满足,并非所有的梦想都会成真。当你达不到目标时,你应该坦然面对,不必自责,不必后悔,就像登山队员虽然没有登上顶峰,但他们在登山的过程中已经享受到了登山的快乐。

(1)透过时间管理,达到压力疏解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作息制度,使生活、学习、工作都能有规律地进行。时间的紧迫,时间的不够用,会使人在面对事件的处理时更觉得压力大。找出浪费时间的原因,规划时间的运用,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程度,列出紧急一重要、紧急一不重要、不紧急一重要、不紧急一不重要的处理顺序,避免过度承诺,学习适时说“不”,这些都是让自己变得有时间、不忙、不赶的技巧。

现代医学还认为,要根据生物钟的规律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例如,晚上11点准时上床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7点半进早餐;9~11点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是工作或学习的好时机;下午1~3点体温下降,荷尔蒙水平趋弱,人需要放松,故最好午睡半小时;下午3~5点是继上午9 ~11点之后的又一个精力与体力的高峰期;晚6点进晚餐,晚7~9点的记忆力最佳,是一天中第三个学习或工作的黄金时间段;而晚10点又到该入睡的时候了。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晚上熬夜,中午不睡午觉,三餐不定时,将会使你整天疲惫不堪。

其次,你可以尝试放慢一下工作速度。如果你被紧张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或者放慢一下,轻松休息一下,这之后可能你会做得更好。工作再忙,也得有个“度”,凡事要量力而行,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才能彻底地放松自己。

再次,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经常运动。坚持每天散步,每次30~45分钟,或每星期进行3~4次户外活动,这些都是必要的。刚开始时,你也许会感到运动后更为疲劳,这正说明你的机体需要调整。坚持一段时间后,体能会逐渐增加,抵抗疲劳的能力会得到强化。

(2)该低头时就低头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一大截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富兰克林从这一准则中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他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

做人不可无骨气,但做事不可总是昂着高贵的头。弯一下腰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伸直腰。古人云:大丈夫能屈能伸,要懂得退让的道理。就像打拳时,退回一步,不是胆怯,而是为了下次出拳时更有力。

攀登人生的高峰就像跳高,如果没有一刹那间的下蹲积聚力量,怎么能纵身上跃呢?做事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来,不能仅凭自己主观意志行事。此路走不通时要换一个方向,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更不能不撞南墙不回头,也不能不见棺材不落泪。一旦闹到事情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没有后悔药可吃了。

明智者,在“退让”中求发展,绝不会拘泥于一事一时。要知道人生不仅需要积极进取,也需要韬光养晦,需要偶然屈服一下。

俗语说:“人到弯腰处,不得不弯腰。”若是强伸头,必然会头破血流。如果一个人从高处走向低谷,仍然不知弯腰,结果就必定会以失败而告终。人生如下棋,有时,不妨先理智地后退一步,结果却能化险为夷,出奇制胜。人生也如航船,聪明机智的舵手,遇弯就弯,遇直快行,遇弯不转舵就会触礁。因此,做人应当有弹性,选择了弹性,就意味着选择了快乐。芦苇能屈能伸,所以能在狂风暴雨中生存下来;榆树却想始终挺直腰杆,结果被狂风吹折。

世事的沧桑、艰难,并不是叹息、愤怒、忧愁就可以解决的,重要的是不应该因一时的失意而堕落颓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新的生机,拨开心中乌云,即见白日青天。

人生征途上常是顺境与逆境交替,失败与成功并存,欢乐与苦恼同在。涓涓细流,历经曲折总会归向大海;粒粒黄沙,不屈不挠终能筑起大漠。它们没有惊喜于点滴功绩,也没有屈服于道路曲折。人们要做到遇事想得开,不钻“牛角尖”,身处逆境时能进行自我安慰、自我解脱,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正确地评价自己,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量力而行,要明白随时调整目标不是弱者的行为,而是智者的聪慧。

总之,时势造英雄,乱世出枭雄。聪明者善于根据时势,需要屈时就屈,需要伸时就伸。屈于当屈之时,是智慧;伸于可伸之机,也是智慧。屈是保存力量,伸是光大力量;屈是隐匿自我,伸是高扬自我;屈是生之低谷,伸是生之峰巅。有低谷,有峰巅,一起一伏,犬牙交错,波浪行进,这才构成完满丰富的人生。

(3)学会自我“减压”

在人的一生中,压力自始至终存在着。人一出生,压力便开始附着在人的周围;长大后,压力越来越大,而到中年时期,压力达到顶峰。这是无法回避的事情。既然人无法摆脱压力,如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无法摆脱地球引力一样,我们就要学着正视它。

当人步人中年后,工作上的压力通常表现为所担负的责任多了也重了,生活上的压力则表现为膝下儿女要操心的事越来越多,家中老人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专家建议,中年人应学会“举重若轻”,自己给自己减压。

对上司赋予自己的工作重任应以乐观的心理去对待,千万不要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人们常说的“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并非没有道理。实际上,时时刻刻都挂念着工作,并非一种理性的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因为从客观上讲,人所能承受的压力毕竟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光敬业还不行,还应讲究如何在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更好地敬业。此外,中年人对儿女的事情也应多放手,不要总是放不下心 管得太多。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儿女成人后,你放手得越早,他们和你也就越能早获益。

学会“诉苦”,减轻心中的郁闷。人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压力是各种各样的,减轻这些压力有一个通用配方,这就是“诉苦”。每当自己感到有压力时,不妨找自己的好朋友倾诉一下。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朋友听自己倾诉,自己对自己倾诉对减轻所遇到的压力也是有帮助的。有不少人认为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处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实际上,倾诉内心的郁闷是一种科学的心理排遣方式,与是否勇敢没有任何联系。

疲劳是会积累的,当你感觉疲劳时,其实你的疲劳已经积累得相当深了,这样很容易造成身体透支。相对被动休息来说,主动休息更具有科学性。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可以通过运动、读小说、听音乐、看电影、找朋友倾诉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中年人要丰富个人业余生活,发展个人爱好。生活情趣往往让人心情舒畅,绘画、书法、下棋、运动、娱乐等都能给人增添快乐,都可以远离“绷紧的工作弦”。我们要学会从工作中挤出时间参加业余活动,尤其要注重那些平常工作中不会接触的活动。即如果你是从事脑力工作的(如律师、科学家、会计师等等),就做一些园艺、制作小物件或者烹饪活动放松自己。

一个英国人说过一句极简单而形象的格言。他说:“当我脱下外套的时候,我的全部重担也就一起卸下来了。”我们要学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善于脱下乏味和疲劳的外套。除了利用休假旅游和娱乐之外,在办公室里自我调节也有不少“脱外套”的方法。你可以望望窗外的景致,也可以体味一下大脑的思维和感受,一切任其自然、不加控制即可。

美国一位铁路局长贾洛威先生的办公室里,总有60只瓷或铜制作的小象散乱地摆在一张台子上。他每天伏案工作感到疲劳和乏味的时候 便起身将这些小象排列合成这样或那样的“象兵大阵”,自得其乐。还有一位大公司的总裁经常在工作紧张的空隙把房门紧闭,在办公室内大跳椅子,美其名日“室内跨栏”。爱迪生在枯燥的千百次实验中,常常用两三句诙谐的笑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前仰后合。而林肯更胜一筹,他能在事态严重、大家精神紧张、面临很大压力的时候,用诙谐的语言或幽默的举动将阴云密布的局面冲破,以使大家心理松弛、思想活跃,寻找出解决难题的最佳方案。

实际上,许多真正懂得成功三昧的人都是忙里偷闲的好手,都是心态健康平和的人。他们或者每天至少抽十几分钟空闲进行沉思或神游,或者不时亲近一下大自然,再不然就躲进洗澡间舒舒服服地泡上半个小时,放飞自己的心灵,舒缓工作的压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