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学校组织春游,按惯例禁止孩子们带手机和任何电子产品,不过考虑到孩子们六年级了,班主任决定开放十个可以带手机的名额,从二月份获得优秀作业最多的前10名同学中产生,让孩子们在小学最后一次春游的时候能够尽兴的拍照留念。
晚餐时,我故意问孩子:“听说这次春游,可以带手机?”,小丫头专注的边夹菜边说:“应该没问题吧,我数了数,我应该有24个印章”
晚上收到老师在班级群里面发的中奖名单,小姑娘排名第三,好吧,妥妥的如愿,终于可以在非周末的时间玩手机了。
目前,在小学生当中,孩子在电子屏幕前无法自拔的问题已成了共性的问题,我家姑娘班上的同学喜欢在微信中建个群,聊一些只有小女孩才感兴趣的“小秘密”。尤其是寒暑假,小姑娘有时候也会毫无节制的拿起手机或者IPAD玩一会游戏,和同学聊一会儿天,抢几个红包啥的。
那么,沉溺电子产品有哪些危害呢?
学龄前经常看电子产品的孩子和长期阅读的孩子相比,上学后智力差异明显。因为儿童早期是智力启蒙的最佳机会,而智力发育需要获得不断的信息刺激。电子产品显示的画面是被动的,生活化的内容,孩子被花花绿绿的屏幕所吸引,虽然也能了解一些东西,但和阅读相比,它对儿童的智力刺激作用很小。有些家长喜欢在IPAD上放一些动画片给孩子看,用动画片启蒙而不注意阅读启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长期在电子屏幕前,不仅影响孩子的视力,最重要的是还影响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玩手机上瘾的孩子不喜欢和外界进行交流,从而缺乏了一定的自信心,甚至不知道如何与小朋友进行相处,长时间下去会出现交流上的障碍,甚至自闭症。
但是,家长也不必闻“电子产品”就色变,如何让孩子减少电子屏幕的诱惑,几个步骤要提前做好。
前期准备。约好时间,和孩子一块看手机或IPAD,最多看半个小时。每次选择不同的内容。比如我喜欢的科幻电视剧,孩子喜欢拿IPAD看《奔跑吧兄弟》等,不过不是安稳的看,而把它当作一次为孩子解读屏幕上发生的事情的机会,因此需要做好详细讨论的准备。
一起看。给孩子解释屏幕上出现的文字。解释词语的意思,广告语的含义等内容。比如,手机上经常出现网络新词:蚁族、跑酷、拼客、绿碳、冻容,这些词语都是课本里学不到的,我家大宝经常会让我解释这些在字典中查不到的词的含义。
聊广告。屏幕上经常有广告窗口,孩子从小记广告词就记的特别快,这时候,我就会聊聊广告里在卖什么,告诉孩子,人们创作广告,目的是卖出自己的产品。如果是孩子自己为了卖出产品应该说什么,做什么。
延伸话题。聊一下节目是否真实,明星是在参与活动还是在照剧本演戏,有必要告诉孩子,屏幕上的事情不等于真实生活。
约定时间一过,关掉电子设备。后续活动。聊聊你们一起看过的节目。问问孩子:想再看一遍吗?为什么想看?为什么不想?
这几个步骤有助于孩子理性看待屏幕上的节目。电子产品作为沟通工具,可以带来哪些便利,可以带来哪些影响,和孩子讨论所见所闻,和孩子一起接受新观点、新概念,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这里不鼓励5岁以下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