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作者,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广告,观看后可免费阅读全文
序以前的中国人攀比都是:最近在哪发财啊!
现在的中国人攀比:“我花80万买了块墓地”!
从活着发财,到死要面子,足以看出,中国人对“厚葬”的钟爱程度一如往昔。
对此,有人说了,这不就是典型的富人死活都如意,穷人生死不由己吗?
如果人的一生都是为了死后能“厚葬”而奋斗,那还生哪门子的孩子,繁衍哪门子的下一代?
对此,各界网友评价两极分化,那么,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死不起”的社会现状从前,人们认为"死不起"是一个玩笑话,是一种调侃。毕竟,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怎么会"死不起"呢?
可当现实狠狠地给了我们一记耳光时,我们才发现,"死不起"不是笑话,而是一个赤裸裸的事实。
一口体面的棺材,一个像样的骨灰盒,一块风水宝地,动辄就是几万、几十万。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这简直是天文数字。据统计,在一些大城市,一个中等规格的殡葬,费用可以达到20万到50万元。
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收入。面对如此高昂的费用,许多家庭不得不借债,甚至卖房,才能为逝者办一个所谓的"体面葬礼"。
更令人唏嘘的是,即便是北大教授这样的知识分子,也难以承受这样的费用。
一个塑料袋,就是他们为逝者找到的最后归宿。
这样的事实,让人们不得不问:在这个社会,是否只有富人才有资格"体面地死去"?
那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那些平凡而善良的人,难道就不值得一个尊严的告别吗?
这就不得不提殡葬行业的乱象了,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哀思,肆意哄抬价格,推出各种所谓的"高端服务"。
天价骨灰盒、豪华墓地、极尽奢华的殡仪服务......这些,都成为了他们敛财的工具。
他们用花言巧语,用心理威胁,让那些本就承受着丧亲之痛的家庭,不得不掏空腰包,为逝者购买一个所谓的"尊严"。
更有甚者还利用人们的哀思之情,从事非法活动。
可背地里却是行着骨灰盒偷梁换柱、墓地挪作他用、殡葬用品以次充好等一系列有损阴德的事情,
随着越来越多新闻的曝光,人们对殡葬行业的信任度跌至谷底。
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本就脆弱的家庭,不得不面对二次伤害,不得不为逝者的"身后事"焦头烂额。
于是,一些新型殡葬方式迅速破土而出,主打一个“经济实惠、物美价廉”。
就比如近期非常受争议的“快递柜里的骨灰盒”
一个装着逝者骨灰的盒子,静静地躺在快递柜里,一年只要55块钱。
它与周围的包裹毫无区别,安静地等待着被取走
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感到一丝悲凉。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生者甚至来不及送别逝者,只能把骨灰盒寄存在快递柜里,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现实。
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时,快递柜里的骨灰盒,也许并不只是一个悲凉的符号。它也反映了这个时代殡葬观念的变迁,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新理解。
传统的殡葬观念,强调"入土为安",强调逝者的肉体必须完整地埋葬。
然而,在这个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时代,在这个人口高度流动的时代,这样的观念正在发生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骨灰盒,选择更加简洁、更加灵活的安葬方式。
快递柜里的骨灰盒,正是这种变化的一个缩影。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快递柜会成为一种常见的骨灰盒寄存方式。
人们会在快递柜里,寻找自己亲人的骨灰盒,他们会定期去看望这个特殊的"包裹",与逝者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当然,这只是一种设想,一种可能的未来。现实中,快递柜里的骨灰盒,仍然是一个令人唏嘘的场景。
它在提醒着我们,只有这样,我们才的"死不起"
那么,长此以往是否真的会引起一系列“活也活不起,病也病不起,死也死不起”的连锁反应,最终酿成大祸?
高昂殡葬费用对不同群体的影响犹记得电影《疯狂的赛车》里黄渤饰演的耿浩要给师傅买一块墓地,被徐峥出演的一个销售经理给一通忽悠:“上风下水、人生后花园、地下CBD,按均价仅售人民币三万元整”。
尽管黄渤不懂什么叫“上风下水”但他知道这块墓地能让师傅的“死得其所”。
这部电影上映时是2009年,在活人房价还是几千块、一万块的时候,墓地就已经卖到了3万块。
如今15年过去了,“坟地产”也一路飙升,被说CBD了,就是单纯的一块净土,都是十几万的起卖价。
更别提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对此,有人说了,农村肯定便宜。
事实上,农村的殡葬费用相对城市是要低很多,但对于收入有限的农民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更重要的是,许多农村地区仍保留着“厚葬”的习俗。
一些农村家庭为了体面地安葬逝者,不得不借贷,甚至卖掉牲畜或农具,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也可能影响到下一代的教育投入。
可又有人说了,现在是21世纪,对于年轻人来说,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至于“身后事”什么的,一切从简就好了。
是这样没错,可他们却忽略了,你代表的不只是你个人,你还有家庭,
就拿现在"四二一"家庭结构下,许多独生子女不仅要面对自己的生活压力,还要为四位老人的身后事做准备。
有调查显示,不少年轻人因为担心无力承担父母的殡葬费用,不得不提前开始储蓄,甚至放弃了一些生活质量的改善。
甚至还有人因此剑走偏锋,出现了"假死"骗保的案例,犯罪分子利用高额殡葬费用的压力,诱导一些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进行保险诈骗。
还有一些人因为无力承担殡葬费用,选择了非法处理遗体的方式。
面对如此复杂的影响,我们不禁要问:在继生不起、养不起、住不起之后,死不起也将成为人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吗?
事实上,天价殡葬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无解。
相反,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社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契机。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各相关立法机构、企业、社会政治的共同努力。
这些组成部分,除了加强对殡葬行业的监管,制定合理的价格指导政策外,还应考虑将基本殡葬服务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其次,还要树立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利润固然重要,但更应该注重社会责任。
此外,社会组织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推广绿色殡葬理念,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理性的生死观。
而对于个人而言,理性看待生死,合理规划人生,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提前储蓄等方式,为未来的殡葬支出做好准备。
同时也要在传统和现代观念中找到平衡点,梳理适合自身的殡葬方式,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精神满足”。
参考资料:
垄断资本
一、源头整治,以镇为单位,推动集体公益性墓地建设。二、阶梯段收费,十年期,二十年期,三十年期,逐渐增加服务费。三、合理化退役,前期对当地无人认领墓地集中处置,逐步推动现有墓地有序进入公墓,后期强化对公墓长效化管理。
盲目攀比,奢侈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