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认为无药可救的黄土高原,中国死磕70年,如今成效如何?

司空知山海 2024-09-11 04:59:34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专家来到我国考察。

途经黄土高原时,看着光秃秃的山丘,不容置疑的做出结论,这里不适合住人,已经无药可救。

历史上的黄土高原其实是理想的农耕地区,我国始终想恢复这里的生态,还人们一个绿色家园。

但是这个过程异常艰难,进程相当缓慢。

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开始治理黄土高原到现在已经过去70年了,这片被联合国专家看轻的地区,如今变得怎么样了呢?

从沃野千里到水土流失

新中国成立时期,我国经济水平较低,需要尽快发展农业,首先保障人民的温饱问题;

再进一步发展工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但是很多地方可耕种区域并不多,西北地区更是经常受到黄沙侵扰,无法种出足够的粮食。

以黄土高原为例,这里曾是非常适合居住的区域,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已被风沙摧残的几乎见不到树木。

甚至从中经过的黄河,都染成了黄色。

根据资料记载,黄河中90%的泥沙,都来自黄土高原。

持续的水土流失问题,导致土地肥力越来越低,农民的收成遭受毁灭性打击,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无法顺利进行。

有资料显示,每年大概有8吨表土从黄土高原的坡耕地区流失。

这些损失不只是表面上的土地荒化,相应的农耕区土壤肥力也会一起流失。

平均每公顷损失的全氮和全磷各为22.5公斤,而全钾更是达到了300公斤。

其中,被河水冲走的泥沙不仅让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环境更加恶化,还影响了中下游地区的发展。

比如在黄土高原治理成功之前,黄河下游的开封地段就遭受过无妄之灾。

黄河带来了大量泥沙,无形中抬高了河床,大多数地区要高出堤内地面3-5米,在汛期更是高出平均地面16米之多。

如此夸张的数据,意味着一旦黄河决堤,开封地区将遭受黄河水倾泻而下,农田变沧海的悲剧。

那么黄土高原一开始就是寸草不生的景象吗?

在唐以前,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并不低,巅峰时期甚至可以用生机盎然来概括。

《诗经•小雅•吉日》中,描写了黄土高原上漆河、沮河交错纵横,野鹿成群的景象。

同时西周前期的都城,就是在黄土高原上,历史上周天子要定期打猎,以展示自己的威严。

种种迹象表明,至少西周时期附近拥有大量以食草为生的野鹿,而且当地河流纵横,生活环境比现在好很多。

到了汉朝,黄土高原地区也是非常重要的农耕区。

一条蜿蜒的长城将匈奴拒于塞北,长城以北,环境越来越恶劣,土地开始荒漠化,匈奴只能四处劫掠,侵犯汉土。

而长城以南,农田一排排一列列满载丰富的果实,人民安居乐业,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

但是到了汉朝末年,朝政混乱,边境兵力逐渐瓦解,大量外族南下,导致农民不得不离开故土南下谋生。

自此之后,黄土荒漠化隐患初见端倪。

南北朝时期,胡夏开国皇帝赫连勃勃成为西北霸主,并将都城设在黄土高原的统万城。

《魏书》中也记载“河西水草善”。

河西就是统万城所在的毛乌素沙地,由此可以断定,千余年前的毛乌素沙地,其实是一片水草丰饶的地区。

而且胡夏的马场也设在附近,这更印证了毛乌素地区的宜居环境。

几十年后,北魏攻占了统万城,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恰好正在搜集各地的地理资料。

在他的著作《水经注》中,毛乌素已经成了沙陵和沙阜。

这里的沙陵和沙阜并不是沙漠的意思,而是有半固定沙丘的草原。

与赫连勃勃来之前的景象相比,黄土高原上的水土已经开始流失了,可以粗略的认为赫连氏时期是黄土高原沙漠化的重要转折点。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因为到了唐宋时期,这里已经成了一片荒地。

北宋淳化五年,统万城被黄沙覆盖,原本热闹繁华的城市,就此消失在历史风沙中。

除统万城的悲剧,其他地方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这些损失大多不是自然生态的必然趋势,而是人为破坏。

比如《兴县志》就记载了地主强占山林,砍伐树木卖钱的事情。

《临县志》也记载了类似事件。

可见,很多古人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没有节制的。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土高原上的植被越来越少,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甚至有蔓延的趋势。

20世纪50年代,中科院专家来到黄土高原,研究治理黄沙的相关问题。

当时刘东生随考察小组在会兴镇考察,无意中发现了黑夜中亮着光的窑洞。

对于当地人来说,窑洞是非常常见的居所。

但是在他看来,窑洞墙壁上一层层土质所展现的,是不同时期的地标风貌。

通过这些发现,考察小组逐步完成了关于黄土高原的10条大剖面,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坡面建造梯田的想法。

那么这个想法起到了什么作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成功解决了吗?

治理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来自坡面,专家们希望种植作物与树木锁住水分,缓解水土流失这一恶劣现象。

这个想法是好的,坡面的水土流失情况也得到了好转,但是因此而产生的次水土流失情况则越来越明显。

根据连续几年的跟踪调查,人们发现坡面造田的方式,并没有让流入黄河的泥沙有所减少。

到了60年代,人们对坡面造田的怀疑程度已经十分明显,寻找下一种治理方案,成了专家们主要研究的课题。

60年代中期,专家们主张在保留坡面造田的前提下,尝试淤地造田。

当时为了防止特殊天气酿成涝灾,相关部门修建了淤地坝。

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专家们提出了在淤地坝地区造田的想法。

这样既能缓解汛期,又能种植粮食,同时还可以保住土壤品质。

事实证明,淤地坝造田的设想是可行的。

因为从1970年起,黄河泥沙量明显减少,这让中下游城市的压力一下缓解许多。

不过淤地坝的作用终究有限,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在1977年,陕北爆发特大洪水,有27.7万亩农田被洪水吞没,24万人遭受损失。

虽然淤地坝工程有一定存在的意义,但是学术界就这项工程的存续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到头来,大家只能再找更好的办法,试图从根本上缓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后来,我国又引进了小流域治理方案,想通过对黄河支流的保护,来解决各区域水土流失问题。

这个方法在欧洲大获成功,应用于黄土高原上也得到了一定成效。

但小流域的治理原理,决定了它只能解决局部问题,不能通过量变得到整体的质变。

真正应该做的,其实还是要提高植被覆盖率。

所以国家决定退耕还林,将这里重新变成一片绿水青山。

退耕还林是相对艰难而持久的工程。

一批苗木扎根在黄土高原上,有的会不服漫天风沙的环境而干枯,有的会在种种意外中中途倒下。

只有少部分才能真正扎根,一点点改善当地的环境。

这个过程很缓慢,只是一两年,并不能看到成果。

当一批苗木扛住了绝大多数风沙,可能已经是三五年甚至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1949年,毛乌素沙地之中的榆林地区只有1.8%的林草覆盖率。

过去的一百年时间里,有210万亩农田及牧场被黄沙毁灭,而且这一趋势仍然在扩散,尚未成为沙地的地区,也出现了一定的荒漠化。

根据当地老人回忆,榆林地区的荒漠化十分严重。

一般10月份出现的黄沙,能一直持续到第二年3月,真称得上一场风沙刮半年。

在这半年时间里,他们种的庄稼,养的牲畜都受了无妄之灾。

有的人家本就穷苦,又遭风沙侵蚀,不但养不活牲畜,连充饥的粮食都种不出来,简直要把人逼上绝路。

1950年,陕西政府出台防沙政策,一边建设国家林场,一边鼓励当地居民植树造林。

当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植树造林的好处,但是眼看庄稼一年又一年的怎么都养不活,这才铁了心努力种树。

乌审旗与榆林地区类似,也走上了植树造林的道路。

自50年代起,这里陆续成立了7处国营林场、治沙站、苗圃,并下设了40多个村社林场。

在治沙初期,乌审旗植树工作并不成功。

当地人回忆,黄沙经常大规模的滚滚而来,房间暗得都要点灯。

如果有人冒着黄沙出门,根本看不到路,连草场都被沙子埋了半截。

黄沙如此肆虐,足见当地的环境之恶劣。

1957年,乌审旗遭遇了一场大旱,导致大部分植物无法生长,而一种叫做醉马草的植物疯长。

这种植物的质地较硬,而且带有毒性,如果有牲畜误食,很有可能致死。

到了第二年,有40%的牲畜死亡,给乌审旗地区人民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从1958年开始,公社组织人员拔除醉马草,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65年,才铲除了86万亩醉马草。

就在公社大力铲除醉马草的这段时间,另一支队伍也行动了,他们的任务是在毛乌素沙地上,掀起一场持久而坚定的绿色风暴。

也是从这个阶段起,毛乌素沙地上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为了植树造林无私奉献的英雄。

正是他们的付出,让漫天黄沙的黄土高原,成了如今的丰饶原野。

黄沙变绿地

当时,乌审旗的沙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

在后来的回忆中,宝日勒岱表示,刚开始栽树的时候,蒙古包在黄沙里看不真切,简直像是要被吞没了似的。

如果再不栽树,沙子都能赶着人跑了。

从1957年到1964年,宝日勒岱等人用8年时间,建设了2900亩饲料基地。

有了这些饲料,牲畜的口粮问题就解决了,牧业总数量从之前的5万增长到了8.2万。

这样的成功,让其他地区人民大为振奋。

以前不明白种树好处的,也知道了种树能促进经济长期发展,于是纷纷投入到植树造林工作中去。

就在乌审旗的植树工作初见成效时,榆林地区仍然遭受着黄沙之祸。

20世纪70年代,补浪河乡的80%土地被黄沙覆盖,沦为荒地。

有些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找不到继续谋生的出路,只能背井离乡,去其他城市打工。

由此当地政府大力倡导植树造林运动,四处动员村民以保卫家园为首要任务。

此时,有54名女民兵来到这里,与村民们一同扛起了消灭黄沙的重任。

这些女民兵的平均年龄只有18岁,在体力和治沙经验方面,其实是处于弱势的。

即使如此,大家还是硬着头皮每天工作16个小时,住在四面透风的柳笆庵里,吃着沙蒿煮土豆,喝着掺了半拉沙子的浑水。

一开始,女兵们对这里的环境很不适应,陆续出现了不良反应,有的还落下了病根。

为了栽树,她们不停的挥舞锄头,手上磨得起泡出血,依然咬着牙继续工作。

为了给树苗提供生长环境,她们每天推着车子到20里外的地方挖黑土,靠着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垫出了80亩苗地。

几年后,姑娘们共推平了800多座沙丘,成功建造了35条防风固沙林带,修建了35公里水渠,还打了15口井。

更令人惊喜的是,1.44万亩荒漠得到了有效治理,补浪河乡的沙化问题终于有所缓解。

不过即使如此,黄土高原的沙化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80年代,联合国专家来黄土高原考察时曾表示,这里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黄土高原的沙化问题确实积存太久,想靠一二十年的治理,是很难改变现状的。

当地民众当然可以远离沙漠,去更舒适的地方生活,但这只能解一时的困境,保住眼前的利益。

所以在联合国专家唱衰的情况下,还是有越来越多的治沙人出现在黄土高原,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建造了一个个小型绿洲。

与庞大的黄土高原相比,这些绿洲显然十分渺小,但是只要信念不灭,即使星星之火也能燎原。

总结:

1999年,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

当时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了31.6%,现在直接翻倍,到了63%以上。

从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绿化政策已经得到了理想的结果,说明退耕还林的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这件事也侧面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坚定不移的认定正确方向并共同奋进,即使外人特别不看好的事情,也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参考资料:

《绿色,在黄土高原上铺展-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治理记》新华网

《陈怡平:黄土高原沧桑巨变七十年》中国科学报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新华网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植被变化与土壤侵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毛乌素治理:众志缚流沙,塞外展新颜》新华网

1 阅读: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