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谈气功学(节选1):建立气功的唯象理论

梦菡评时尚生活 2024-12-31 13:33:42

钱老于1993年12月6日所写信件中说道:“要建立气功的唯象理论,将它与气功的典籍相结合。

“我认为气功的唯象理论有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人类身体外部状态。

二、人体内部状态同外部状态的联系。

三、能量传递,同化改变的能量。

四、产生和消亡的规律。

马先生、刘小姐、邹先生等人可参照前五条内容进行研究,必要时可去博物馆查阅所需资料。”

钱老对气功研究的态度。

钱老曾提出气功研究需要与典籍结合起来,典籍中的内容既与中国古代哲学有关,又与现代科学密切相关。

典籍中的文字有时很抽象,难以理解,但有时也能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

尽管这些文字有些难懂,无法全面和确切地认识事物,但却是我们认知事物的重要线索。

钱老在信中提到要将气功的唯象理论与典籍结合起来,这说明气功作为一门神秘而复杂的学问,与中国古代哲学和现代科学密切相关。

而典籍中的内容则是气功研究的重要参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功的本质和奥秘。

然而,对于古代哲学中的观点和现代科学中的理论,我们需要以开放和求知的态度去认真对待,不能因为它们与我们的认知有差异,就否定或排斥它们。

钱老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及现代科学所体现的严谨态度,对当今科研仍有启示意义,在他看来,中国气功研究需要更为系统化。

同时,开展气功研究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并持有科学态度。

尽管气功目前没有被国家确立为一个正式学科,但它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在1990年,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后,国家将气功的研究课题正式列入全国科研计划。

此外,所有拟进行的科研项目都必须经过批准,这说明国家对待气功研究非常谨慎。

在当今,开展科研工作需要首先获得根据,其后内容更加重要。

而当代气功所涉及的内容众多,具体研究策略尚不清晰。

由于典籍中涉及哲学内容较多且极其丰富,所以气功当代研究可着重于具体研究策略的探讨。

张健提到,在钱老的建议下,要认真研究典籍中记载的人体外部状态以及它们与内部状态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能量传递、同化、改变,以及消亡产生的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周易参同契》的重要性。

在气功研究中,有一个被认为最重要、最经典、不可缺少、最有价值、最能吸引人的书,那就是《周易参同契》。

但实际上,《周易参同契》只是被认为气功经典之一,而不是唯一,因此在考察中国古代气功时,需要参考其他著作。

钱老曾在给门生张健的一封信中提到这本书,于1996年创办,由张健主编的一本书,其中包含中国古代各种知识和信息。

许多学者参与了其中,每位专家都认真负责,努力为中华文化做出贡献,据说这些成果非常丰硕。

在信中,钱老表示希望能够研究一些已有成果,以探讨《周易参同契》和气功之间的关系。

尽管于2004年8月22人的回信中没有看到钱老所喜爱的一组三册书,但他仍然对国之根基充满信心。

周易参同契是一部十分重要的气功典籍,对于其在气功中的地位并不是绝对唯一,而是众多经典之一。

由此看出钱老对于周易参同契的不懈追求,可见他对事物深刻洞察力,也反映出他对中华文化渊博知识的尊重和渴望。

他的观点引发了许多讨论,并激发出不同的见解。

然而,钱老并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他不是盲目的,而是存在理性的探索精神,他相信随处皆科学的道理。

他认为,通过查证、探索和发现,可以找到科学真理并获得力量,这种哲学思想与他的ศาสตร์精神相一致,同时也符合现代科研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关于钱学森与气功之争。

虽然有些人认为钱老对气功表示支持,但其实他并不是迷信,而是坚持有条件地、不断地进行探索。

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要探索气功,现实上我们不应该如此狭隘,在探索世界知识时,我们应该借助宇宙这个广泛参考系。

当然,这一面也可以说是另一面台湾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所无法涵盖和不能并行存在的,因为,真实世界需要真相。

当时,台湾方面也确实反对蒋经国推广气功,但蒋经国却持不同意见,并且还有关于此事的一封长信保存在台湾中正纪念堂气功室中。

另外,从气功界同道泉州陈靖东主编的一本书中所提供的信息来看,不难想象台湾士林学界对这封信会感到震惊,因为在中国士林界,它被视为重要参考资料。

然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拥有无价之宝,这或许也深深影响着他们,因为如此,他们才不会拒绝这真相。

程子所说:“人情世谓有一无二,一体多面”,很符合自然的状态。

要开好天窗,不仅仅是要开一个洞,而是要开一个横竖交错的大面,因为这个大面可以透入光明,而小洞则可能只会令人心慌、害怕黑暗、恐惧未知,并一直面临内忧外患的困扰。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以及人情世态需要不断地打开,再加上蒋经国夫妇夫妇对待因此而产生种种的问题持宽容和开放的态度,所以方能大发现。

然而,在大陆,由于尚不确定这个窗口能否打开,这种不同让人感到担忧。

正如1992年8月17日范豪杰等五位先生所言:“中国大陆允许我们回去吗?

我们不知道,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了!”

当中国大陆这一窗口打开后,陈静玄等18位先生写道:“我们盼望美国人常来,我们也常去”这封信是在1994年6月26日所写,而寄送日期是1995年1月7日,在1996年1月1日接收到陈济寰所寄来的100本《道德经》、

100本《桌子》以及100本《唐诗》等书籍时,不由使人感动落泪。

这不仅关乎政治,也不只关乎经济,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也成为现代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0 阅读:14